恩平站
恩平站是深湛鐵路的一座車站,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東成鎮東新村委會新陂頭自然村,距恩平中心城區約6.8公里[1],2018年7月1日隨深湛線江湛段一同啟用,成為恩平市第一座鐵路客運站。
目錄
車站結構
站房
恩平站站房為線側平式站房,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採用下進下出式旅客流線。站房外觀的設計以馮如設計的第一架飛機為靈感,外立面形似早期飛機的機翼結構[2]。
江門市
江門市(官方音譯:Jiangmen,傳統外文:Kongmoon、Kongmun[3]、Kiangmoon),又稱四邑、五邑,簡稱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南部,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之一。市境東鄰珠海市、中山市,北界佛山市,西北臨雲浮市,西接陽江市,南濱南海。地處珠江三角洲西部潭江谷地和低山丘陵區,粵港澳大灣區西岸,屬於珠中江都市圈,天露山綿亘西北部。潭江橫貫市境,往東流入崖門水道出海,西江縱貫市境東緣,沿海有川山群島等島嶼。全市總面積9,504平方公里,人口479.80萬,市人民政府駐蓬江區。江門是著名僑鄉,旅外僑胞達280多萬人,分佈在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
名稱
歷史
秦漢時期
秦、漢時江門為番禺縣地。( 《 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地區韶關地區沿革地理》壹書認為屬四會縣地,姑且抄錄於此)
三國時期至民國前
三國後至民國前為新會縣地。明、清時期,新會縣屬下的江門鎮逐漸興起,逐漸成為珠江三角洲的一個貿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帶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9月5日,根據《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開放為通商口岸。1904年,江門設立海關,成為中國沿海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
中華民國時期
1925年,江門定為省轄市。1931年撤銷市建制,復歸新會縣轄。民國時與南海縣佛山鎮,增城縣新塘鎮,東莞縣石龍鎮並稱為廣東四大鎮。當時的江門商業極為發達,在現在市區長堤,倉後路,太平路附近存有超過三公里的騎樓街。其時富商在市區以及附近白沙鄉的東海里,江右里,迦南里等建有大量富有西洋風格的住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至今
1951年1月12日從新會縣析置江門市並改為省轄市,之後先後由粵中行署、肇慶專區、佛山專區管轄,此時為新會縣轄江門市。1983年市管縣新體制實行,江門被定為省轄地級市,下轄新會,台山,鶴山,恩平,開平,陽江,陽春共七個縣。1988年,陽江和陽春獨立建市,其餘縣亦相繼升為縣級市。當時,江門市行政上指代江門市蓬江區、江海區以及下屬的五個縣級市。建國後政府在江門投資建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著名的企業有曾經是亞洲第二大糖廠的江門甘蔗化工廠(現稱江門甘化集團),江門柴油機廠,江門造紙廠,江門船廠,江門電池廠等等,此時江門的工業產值躍居廣東第三位。
2002年9月,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江門市新會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區人民政府駐會城鎮,將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如今當地人觀念上的江門狹義上僅僅是指蓬江區、江海區,廣義上則是指包含新會區,台山,鶴山,恩平,開平在內的江門市。
2013年7月,該地曾爆發反核事件。
參考文獻
- ↑ 譚錦波; 葉雋毅. 恩平將進入「鐵路時代」. 中國江門網. 2018-06-26 [2018-07-03].
- ↑ 深茂鐵路恩平客運站主體工程完工,5月前交付. 南方日報. 2018-03-16 [2018-07-03].
- ↑ Ball, J. Dyer. The Shun Tak Dialect (PDF).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 queries on the Far East. 1900, 25 (2): 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