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圖片來自搜狐網

是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直抒胸臆,以「事與時違不自由」總領全詩,用「如燒如刺」的強烈比喻,描繪出內心苦悶之深切;頷聯借項羽烏江自刎和李陵投降匈奴的典故,表達英雄末路的悲壯與無奈;頸聯通過「燕國飛霜」預示夏日將盡和「漢宮紈扇」難擋秋涼的意象,象徵美好事物易逝與人事無常;尾聯總結,指出這種愁苦深刻入骨,難以消解,遠非一般人間煩惱可比。

目錄

原文

徐夤〔唐代〕

事與時違不自由,如燒如刺寸心頭。

烏江項籍忍歸去,雁塞李陵長系留。

燕國飛霜將破夏,漢宮紈扇豈禁秋。

須知入骨難銷處,莫比人間取次愁。

譯文

因為事情的現實與所料想的相違背,就如同一團烈火燒在心頭,一根尖刺刺入心尖,難以使人自由。

項羽於烏江狠心自刎而去,李陵被逼長留塞外一去難回。

鄒衍被誣陷之時六月飛霜,班婕妤就像秋天被藏的扇子一樣相離棄。

這種入骨銷魂的愁恨,人間再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了!

簡析

  《恨》是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直抒胸臆,以「事與時違不自由」總領全詩,用「如燒如刺」的強烈比喻,描繪出內心苦悶之深切;頷聯借項羽烏江自刎和李陵投降匈奴的典故,表達英雄末路的悲壯與無奈;頸聯通過「燕國飛霜」預示夏日將盡和「漢宮紈扇」難擋秋涼的意象,象徵美好事物易逝與人事無常;尾聯總結,指出這種愁苦深刻入骨,難以消解,遠非一般人間煩惱可比。全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傳達出人生無奈與時運不濟的哀愁,富有哲理意味。

徐夤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現留於綬溪公園,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龍》、《釣磯》二集,詩二百六十五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