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
德江縣隸屬於貴州省銅仁市,位於貴州高原的東北部,地處武陵山、大婁山匯接處。東與印江相鄰,南與思南接壤,西與鳳岡交界,北接沿河、務川之間。
德江縣,距省城貴陽334公里、銅仁市區220公里,素有「儺戲之鄉、天麻之鄉、奇石之鄉」之稱,境內有隋唐扶陽縣城遺址、楓香溪會議紀念碑等景點。[1]
目錄
概述
德江縣位於貴州高原的東北部,地處武陵山、大婁山匯接處。東與印江相鄰,南與思南接壤,西與鳳岡交界,北插沿河、務川之間。德江氣候宜人,德江地理優越。地處黔北和黔東接合部的縣轄重鎮煎茶,以其交通樞紐的重要位置,成為商品的集散地,東沿303省道出湖廣,北順326國道達巴蜀。被譽為「黃金水道」的烏江,自南而北,流經縣域五個鄉鎮67公里,200噸級的船舶可以直駛長江。
地理位置
位於貴州省東北部,東經108°06′48″-108°07′10″,北緯28°16′56″-28°17′24″。[2]
自然氣候
氣候條件
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滋潤着廣袤的高原土地。這裡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在13℃~17℃之間,無霜期達295天。
日照
境內年均日照時數1045小時,夏半年(4~9月)735小時,冬半年(10月~次年3月)310小時。最多年1292小時,最少年907小時。日照時數隨地勢高低有明顯差異,與年溫度變化基本同步。日照時數的年際變化較大,最多年與最少年極差可達385小時。按季節分布:春季(3~5月)224小時,占全年21%;夏季(6~8月)440小時,占42%;秋季(9~11月)267小時,占26%;冬季(12月~次年2月)114小時,占11%。按月分布:1至2月最小,平均32.1小時;7至8月最大,分別為162.5小時和178.4小時。日平均氣溫≥10℃,是喜溫作物生長的下限溫度(喜溫農作物活躍生長期日平均氣溫≥15℃)。各月日照時數與溫度的升降比較協調,主要作物生長期的光照條件相對較好,烏江以西自東向西日照時數遞增,烏江以東自東向西日照時數遞減,低值區為烏江沿岸的低洼地帶。冬季1至2月日照時數最少,春季溫度回升,盛夏(7~8月)最多,秋季日照時數減少,溫度下降,9至10月,多為秋綿雨天氣,秋末冬初日照有所減少。2005年,平均太陽總輻射80千卡/平方厘米,7至8月分別為11.4和11.5千卡/平方厘米,12月為3.0千卡/平方厘米。
氣溫
境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1℃,1月最冷,平均5.2℃;7月最熱,平均26.2℃。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3.1℃至17.1℃(烏江沿岸的桶井、長堡、潮砥等鄉鎮,年均氣溫最高達17.0℃左右;沙溪、高山等年均氣溫最低達13.0℃左右)。中部與東南部氣溫較高,西北部較低。氣溫的年際變化不大,年均溫變率1.6%。7月最熱,最高值27.4℃,最低值24.5℃;1月最冷,最低值1.5℃,最高值6.6℃。極端最高氣溫35.9℃至41.2℃(最高在桶井鄉出現41.2℃,最低在沙溪鄉出現35.9℃),平均最高氣溫16.8至21.9℃;極端最低氣溫-10.0℃至-5.7℃(最低值出現在沙溪鄉-10.0℃,最高值出現在桶井鄉-5.7℃,平均最低氣溫9.7至13.8℃)。縣城青龍鎮歷年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為39.5℃,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為-6.8℃。氣溫日變化,最高氣溫出現在下午2至3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早晨5至6時。全年10℃以上的活動積溫4967℃。積溫值差異大,海拔500米以下,日平均氣溫≥10℃的平均活動積溫5000.0℃以上,日平均氣溫≥10至20℃,年平均活動積溫在4000.0℃以上,基本能滿足稻、油(麥)等農作物一年兩熟制或三熟制的熱量條件。 地表最熱月的7月平均地溫29.5℃,極端最高值68.3℃;最冷的1月平均地溫5.9℃,極端最低值-9.8℃。春季平均地溫7.5℃,夏季30℃,秋季17.9℃,冬季5.6℃。年均地溫17.3℃,最高值出現在7至8月,分別為28.0和28.1℃。5厘米深的地溫,最低值出現在1月為6.3℃;10厘米深的地溫,最熱月為8月,平均為27.8℃,最冷月為1月,平均6.8℃;20厘米深的地溫,最熱月為8月,平均27.8℃,最冷月為1月,平均7.7℃。夏季晝熱夜涼,冬季日暖晚寒,高溫和低溫的機遇不多,用平均氣溫10-25℃的舒適指標衡量,一年中約有半年(3~6月、9~11月)為舒適溫度時期。盛夏最熱,平均氣溫26.2℃和25.8℃。隆冬1至2月上中旬最冷,平均氣溫5.2℃和6.6℃。年降雪日數平均3至4天,主要出現在11月至次年3月,尤以1月居多,平均每年2天左右。積雪日數平均每年1天,主要集中在1月。以一日內最低氣溫小於0℃的天氣日數作為霜凍標準,平均初日為12月10日,終日為2月14日,年均67天,無霜期達298天。
雨量
年降雨量1230.7毫米,最多年1747.3毫米,最少年824.5毫米。冬半年285.0毫米;夏半年956.6毫米。雨量分配:春季344.0毫米,占全年的28%;夏季540.8毫米,占44%;秋季280.0毫米,占23%;冬季66.1毫米,占5%。因冬夏季風交替,降雨量季節分配不均。年降雨日數累年平均165天,冬半年73天,占年降雨日的44%;夏半年92天,占56%(其中:7至9月平均降雨39天、4至6月降雨53天)。各年降雨日數的年際變化大,平均降雨日數的地區差異相對較小,春雨期(3~5月)有春雷和連續陰雨出現,雨日多,雨量小,多夜雨,以小雨、中雨為主,大雨不多,暴雨少見。秋雨期(9~11月)常有連續性秋綿雨天氣出現,最長可達10天。盛夏少雨期(伏旱)多數年份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年平均雨量不足150毫米,溫度高、蒸發旺盛,雨日少,多陣雨。伏旱期出現早的始於6月中旬,多數年份伏旱期持續20至30天,最長2個月。年均降雨強度(每個降雨日的平均降雨量)3.4毫米/日,夏季最大;月平均降水強度10.7毫米/日左右。夏半年日降雨強度明顯大於冬半年,日降雨量大於50毫米的暴雨天氣,年均4天左右,1989年8月27日,最強降雨量185.0毫米。
濕度與蒸發
絕對濕度(水氣壓)的年變化與氣溫的年變化相一致,7至8月最大,冬季最小;相對濕度6月和10月最大,冬季最小。季風氣候明顯,冬季盛行西北風,空氣乾燥而寒冷,空氣中水氣含量小;夏季盛行東南風,空氣暖和而潮濕,空氣中水氣含量大。2001年,新建鄉鎮雨量觀測站,在觀測場中安置小型蒸發器(口徑20厘米),每天上午8時收集雨量,1月最小,平均蒸發量3.1毫米,8月最大170.2毫米,春季逐月遞增,秋季逐月遞減。[3]
自然資源
德江資源富饒,是一個開發前景良好,發展潛力巨大的「陽光地帶」。縣內礦產資源種類多、品位高、儲量大,主要有煤、鐵、硫鐵、螢石、大理石、高嶺土、土陶泥、石膏和特級石灰石等。已探明儲量的有:煤9724萬噸,鐵礦石4426萬噸,硫鐵礦19180萬噸,土陶泥540萬立方米,螢石礦770萬立方米。其中,德江仁發煤礦和沙溪煤廠是全區規模最大的產煤基地;優質石灰石、重晶石集中分布在烏江沿岸,為開發建材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大理石分布集中,品種繁多,品位上乘,極具開發價值。全縣河網密布,水能資源豐富,除烏江外,尚有天然落差較大的大小河流78條,全長489.6公里,河網密度每100平方公里23.6公里,徑流量14.8億立方米,水力理論蘊藏量82450千瓦,土質優良,氣候環境好,具有典型農業發展優勢。全縣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洋芋和烤煙、油菜、柑桔、魔芋、梨、桃等,烤煙生產被列為全國優質煙商品生產基地,產品遠銷美國。1999年又被省列為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油菜和水稻、玉米制種基地。牧草地域廣闊,飼料資源充足,發展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草場植被和種類有20科70屬200多種,總面積近200萬畝,其中200畝以上的成片草場103片,面積達27.6萬畝,共可載畜13.5萬頭。現已建成波爾山羊及南江黃羊品種繁育場20個,為了進一步培植優勢產業,全縣實施了2萬畝人工種草和3萬畝天然草場保護項目工程,為壯大畜牧支柱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滿山無閒草,遍地皆靈藥。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合適的氣候,德江境內大部分地區適宜於天麻的生長,且品質優於其它地區,1993年在曼谷舉辦的「中國優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設備展覽會」上德江天麻就曾以其天麻素含量高達0.23%獲得銀獎。德江的天麻栽培,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清朝時期,德江就以「明麻」馳名省內外。上世紀八十年代,縣科技局將天麻的人工栽培作為一項科研項目,於九十年代初攻克了「有性繁殖」這一難關,獲得了科技進步獎,更是將天麻的規模栽培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為此,德江被列為全省天麻基地縣,中央電視台《神州風采》欄目還專程來德江拍攝了「《天麻之鄉》專題片。新世紀初,德江縣委、縣政府將發展天麻生產作為一項支柱產業提到了新的高度,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發展天麻,決心做大做強「天麻」這一品牌文章。目前,全縣天麻生產已形成規模性生產的發展格局,常年栽種天麻10萬平方米,可實現產值1600萬元。與此同時,根據市場的需求,還加大了對天麻進行深加工的力度,已開發的系列產品如天麻乾片、天麻粉、天麻銀杏速溶茶、天麻玉米糊等,市場前景看好,產品供不應求。除天麻外,德江的野生藥材如金銀花、太子參、紅丹參、百合、玉竹等名貴中藥材有600餘種,已建成基地2000畝。[4]
旅遊指南
有着中國天麻之鄉美稱的德江縣由於地貌多樣,高低懸殊,立體氣候明顯,適宜多種作物生長,特別適宜中藥材種植,境內生長有天麻、銀杏等40多種名貴中藥材,其中野生天麻在全縣20多個鄉鎮中的16個鄉鎮均有分布。德江天麻生產位於縣境西北部,地處中山峽谷,地形呈孤形條狀,海拔最高1534米、最低670米,大部分地區在725-1025米,土質主要是砂頁岩和紫砂岩等風化物,土壤有機持2.07—2.65%,速效磷8.59—11.53ppm,速效鉀70—96ppm,PH值5.6—6.2,這一區域非常適宜天麻的生長。
德江名優特產薈萃。天麻酒曾與1993年在美國洛杉機獲得「國際皇后金杯獎」。新款老酒頤年春全國知名。油桐、烏柏遍及全縣。高山魔芋、關林茶葉、大連山生漆、穩坪糖梨、錢家柑桔名聞遐邇。沙田柚、五星枇杷、組荷爾、巨蜂葡萄等名優水果新品種正在全縣普及推廣、漸成燎原之勢。
德江縣是中國煙草公司在全國的18個優質煙基地縣之一,系銅仁地區的主產煙區,年常種植面積7萬畝。常年產煙葉14萬擔左右。成為德江的主要繹濟支柱。產品主銷浙江,部分出口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德江縣的名優企業有山東黃河集團貴州酒聖酒業公司和烏江水泥廠等。
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禹貢時屬荊梁二州南徼外地鬼方地域,荒裔。《遵義府志》載:思南府,禹貢荊梁二州之裔,皆黔中地。明·嘉靖《思南府志》載:本府《禹貢》荊州之屬。民國《德江縣誌》載:德江原為水德江司,明改安化。禹貢為荊梁二州南繳外地。又載:縣境山川不志禹貢,而審察地勢在荊梁二州之南,當為荊梁南繳外地。
春秋屬楚為西南巴國南境地。民國《德江縣誌》載:《國策》蘇秦曰:楚天下之強國也,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涇塞郇陽,地方五千里,北霸王之資也。淮南子曰:楚地南卷沆湘,北達求頁泗,西包巴蜀,東裹郯桂。以此四至推之,縣地適在其中。
戰國時,屬黔中枳縣地。《嘉靖·思南府志》載:春秋戰國屬楚,為黔中地。《貴州古代史考》載:楚宣王九年(公元前361年),以前屬巴國南境地,以後巴國南境為大夜郎國控制,又屬大夜郎國地。《兩思研究輯覽》載:辛已,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秦司馬錯伐楚,撥黔中。《通鑑》載:秦司馬錯發隴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撥之。《史記》載: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使司馬錯因蜀攻楚撥之。《華陽國志·涪陵郡》載:涪水本輿楚商於之地接,秦將司馬錯由之取楚商於地為黔中郡。民國《德江縣誌》載:涪水在縣境名德江,上流為烏江,即漢之延江也。《寰宇記》載:涪陵、巴之南鄙,從枳縣入(枳,宋之賓化縣),秦將司馬錯由之取楚黔中地。《兩思研究輯覽》載:周赧王三十九(公元前276年),楚復取黔中,楚王收東地兵,得十餘萬,復西取秦所撥江南十五邑為郡,以拒秦。
秦立郡縣制,屬黔中郡。《兩思研究輯覽》載:辛巳,秦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置黔中郡(德江地屬之)。
漢先屬武陵郡酉陽縣地,後屬武陵郡永寧縣地。《貴州古代史考》載:漢初,西南各國(部族或部族聯盟)不服於漢(含巴郡),稱為西南夷,與漢隔絕七十餘年。《前漢書·地理志》載:乙亥,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屬酉陽縣地。《乾隆·州縣誌》(洪稚存)曰:思南、安化、務川為漢酉陽縣地。《貴州古代史》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析巴、蜀二郡地置廣漢郡。巴郡領縣十一,郡治江州(今四川巴縣西),其中涪陵縣,新莽時改名巴亭,東漢復稱涪陵,縣治為今重慶彭水,郡屬西南,包有今道真、務川、沿河、德江。武帝時改梁曰益州,益州凡八郡。廣漢郡又分割,德江西北地劃入巴郡,東南地劃入牂柯郡。《宋史·列傳第二百五十五·蠻夷四》載:西南諸夷,漢牂柯郡地。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定西南夷,置牂柯郡。東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謝本以涪陵廣大,益州牧劉璋分涪陵縣地置巴東屬國,治涪陵縣,南境地新置丹興、漢葭、永寧(德江地屬永寧) 三縣,屬武陵郡。《後漢·郡國志·涪陵》載:獻帝分涪陵地立永寧。《華陽國志·涪陵》載:涪陵為巴之南鄙,有涪水,與楚商於之地接。其境東接巴東,西接牂柯,南接武陵,北接巴郡,其地山險水灘,人多憨勇。
三國先屬涪陵郡萬寧縣地,後屬武陵郡黔陽縣地。《貴州古代史》載:蜀漢昭烈帝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改巴東屬國,分置涪陵郡。改永寧縣曰萬寧縣(轄今德江、務川、沿河等縣),屬涪陵郡,水道九百里(原費州地),漢夷雜居,直隸於蜀漢中央政府。《嘉靖·思南府志》載:為蜀南中地。《太平寰宇記》載:三國時,蜀先主於五溪置黔安郡,改永寧為萬寧。《晉·地記》載:萬寧在涪陵南九百里即今費州(德江縣潮砥鎮官宅村)。《元和郡縣誌》載:思州自漢至吳,並為武陵郡酉陽縣地,吳分置黔陽縣,梁陳不改。《晉紀》載:庚子,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詔益州刺史王濬伐吳,遣參軍李毅由涪陵入,取武陵,吳平。《嘉慶志》載:思州、思南,秦為黔中郡,漢為武陵郡酉陽縣地。三國時,吳以思州分置黔陽縣,思南為黔陽縣地,與酉陽又有隸屬。
西晉仍屬涪陵郡萬寧縣地,隸梁州。《貴州省志·地理志》載:西晉初年設十九州,後增至二十一州,州之下仍設郡、縣。《晉書·地理志》載:晉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分益州地置梁州,領漢中、梓潼、廣漢、新都、涪陵、巴、巴東、巴西八郡。又載:涪陵郡統縣五,曰漢復、曰涪陵、曰漢平、曰漢葭、曰萬寧(萬寧即費州,今德江)。自李雄據蜀,而後涪陵等縣未幾沒於符堅,又沒於譙,縱主者無常,則邊鄙之雄傑者當亦各據一方,視國家之威力以為歸附耳。東晉時屬武陵郡地。《元和郡縣誌》載:晉永嘉後(公元307年),涪陵郡地沒蠻夷,桓溫定蜀,以涪郡理枳城(郡治從彭水移枳縣)。《蜀志》載:先主於五溪立黔安郡,領縣五。永嘉後(公元307年),地沒蠻夷,經二百五十六年。《元和郡縣誌》載:安帝義熙中(公元405年至418年),省萬寧縣,併入舞陽縣,改屬武陵郡,隸荊州。《宋書·州郡志》載:武陵太守領臨沅男相、龍陽候相、漢壽伯相、沅南令、遷陵侯相、辰陽男相、舞陽令、酉陽長、黑甘陽長、沅陵令。
南朝劉宋時,屬武陵郡地。《南齊書·州郡志》載: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惡荊州強大,甲兵盡聚,分荊州之江夏、竟陵、隨、武陵、天門,湘州之巴陵,江州之武昌,豫州之西陽共八郡置郢州,治江夏汝南縣。武陵郡改隸郢州,領縣不變。
北周時,先屬奉州地、費州地,後屬黔州地。《貴州古代史》載:梁簡文帝大寶元年(公元550年),武陵王蕭紀於巴郡置楚州,領巴郡、涪陵郡、東岩岩渠都。不服梁、陳,政令不能達。《貴州新通志·前事志》載,周武帝保定四年、陳天嘉五年(公元564年),涪陵豪長(蠻帥)田思鶴以地附周,周以涪陵地置奉州,不帶郡領縣(德江屬奉州地)。周武帝建德三年、陳宣帝太建六年(公元574年),改奉州曰黔州,又於故枳城立涪陵鎮,北周未派官治。周宣帝宣政元年、陳太建十年(公元578年),信州總管龍門公裕王宇文述、招慰生僚王元殊多質等,以其地遙置費州(德江屬費州地),治在涪川(今縣境潮砥官宅壩),亦曰涪川郡。《通考·費州》載:古蠻夷之國,山川險阻,為狸獠所居。後廢費州,併入黔州。《環宇記》載:戊戌,陳太建十年、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周於費水地置費州。信州總管龍門公禮裕王述、招慰生僚歸國,遂肇立為費州,因州界費水為名。《輿地廣記》載:費州,古蠻夷地,二漢、晉、宋屬牂柯郡,山川險阻,為俚僖所居,多不賓附。後周始置為費州。
隋先屬黔州涪川縣地,後屬巴東郡扶陽縣地。《貴州省志·地理志》載:隋文帝將地方行政區劃統一為州、縣兩級,隋煬帝改州為郡,仍為兩級制。初承北周費州,不帶郡領縣,後廢(併入牂州)。《嘉慶志》
載:貴州隋初庸、牂、費三州。《方輿紀要》載:牂柯郡,開皇初(公元581年)置牂州,統縣二,牂柯、賓化縣(今德江、思南縣地))。《隋志》載:煬帝改牂州為牂柯郡,領牂柯、賓化兩縣。《貴州通志·古蹟志》載:廢賓化縣,即今安化縣治,隋置,屬牂柯郡。二年(公元582年)田宗顯授黔中太守,知黔州事。《方輿紀要》載: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於廢費州地置涪川縣(今德江、思南之間地),屬黔州。《唐志》載:費州,隋黔安之涪川縣地。《環宇記》載:費州涪川郡,今涪川縣。春秋時屬楚,漢元鼎六年建牂柯群,其地屬焉。江山阻遠,久不巨附。《隋志》載: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置務川縣(今沿河)屬庸州之巴東郡(德江屬之)。《環宇記》、《舊唐志》載:甲子,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庸州刺史奏置於扶水之北,置扶陽縣(今德江地)。《嘉靖·思南府志》載:在府西北八十五里,隋於扶水之北置縣,屬庸州。《田氏宗譜》載:隋黔中刺史田宗顯征金頭和尚,追及小漆地(後坪金竹山下),建牙訪賊,至石馬(今境內泉口鄉馬納村)問住民何所?答以「石馬故庸州也」,宗顯以土地肥饒(沃),城郭宛然,遂家焉。《方輿紀要》載: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州設郡,庸州廢,扶陽縣撥屬巴東郡。《嘉靖·思南府志》載:尋廢,以地置務川縣,隸庸州。後廢庸州,以縣屬巴東郡。《貴州古代志》載: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廢庸州,以原所領三縣屬巴東郡,巴東郡原領縣十二(不在貴州),至此領縣十五。《環宇記》載: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廢庸州,以務川縣屬巴東郡。《貴州省志·地理志》載:巴東郡治人復,領十五縣,其中務川、扶陽二縣轄及今務川、德江、沿河等地。《貴州古代史》載:務川縣在今沿河北部,扶陽縣在今沿河、德江之間。
唐初屬巴東之扶陽縣地、改屬務州、思州地,後屬費州之扶陽縣地。《環宇記》載: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牂柯、夜郎要路,請置郡以撫之,復以隋巴東的務川縣置務州,州治務川縣地。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隋巴東郡地務川、扶陽、涪川合置務州,又招慰生僚置城樂縣(今鳳崗),屬務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二月,分天下為十五道,以務州隸屬江南道,縣有增省。四年(公元630年),改務州曰思州,以界內思邛水為名,逐年縣有所減。《舊唐書》、《康志》曰:分思州之涪川、扶陽(在府西八十五里)二縣南蠻地置費州。《遵義府志》載:思費二州,今思州、思南二府。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開南蠻夷置夷州,又置費州,改務州為思州。《唐志》載:其年(公元630年),割黔州之萬資、相永二縣隸屬費州;八年(公元634年),省感化縣,以多田、城樂二縣割入費州。《新舊唐書》載: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省思州之伏遠縣,廢費州之相永、萬資二縣。《通鑑》、《乾隆志》載:癸酉,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天下為十五道,設黔中道,置採訪使,治黔州,費州屬江南西道黔中道,扶陽縣(今德江)省入務川縣,屬思州。《新唐書》載:壬午,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州設郡,改刺史為太守。改思州曰寧夷郡、費州改曰涪川郡(今德江縣地)。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復以黔中郡為黔州都督府,復置轄涪川(今德江)郡。《貴州省志·地理志》、《新唐書》載:戊戌,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以黔中郡為黔州都督府,同復費州名,治涪川縣,領涪川、扶陽、多田、城樂四縣。《貴州古代史》載:復置扶陽縣治在今德江縣西南煎茶溪。《廣輿記》載:肅宗時出嚴郢為費州刺史。《通志》載:費州在府城東北百里,以費水而名,為當時最小的州。領涪川(今思南縣地)、扶陽(今德江縣地)、多田、城樂四縣,玄宗開元間統計總戶數為4029戶。《南蠻傳·牂柯國》載:其北百五十里有別部充州蠻,故費州在安化城北百里。《元和郡縣誌》(孫星衍校刊本)曰:費州,東到獎州,水陸相兼四百里;正南微西至牂柯充州一百九十里;西南至播州四百里;北到思州水路四百里。《黔州注》載:今夷、費、思、播及黔府等五州,悉是涪陵故地。《寰宇記》載:黔州理彭水縣,費州理涪川縣,思州理務川縣。《晉·太康地記》載:費州,彼時則為萬寧縣。《嘉靖·思南府志》載:廢費州,後周宣和初置,隋開皇中於州理置涪川縣,唐武德間移理蒙籠山。《方鎮志》載:丁己,唐代宗大曆十二年(公元778年)置黔州經略招討觀察使,領黔、施、夷、辰、費、敘、播、南、溱、珍、錦十二州,治黔州。《乾志》載:昭宗乾寧三年(公元896年)夏四月,黔南觀察使王肇以其地降於王建,牂柯諸州不通中國,蠻酋分據其地,自置為刺史。《宋史·列傳第二百五十五·蠻夷四》載:唐置費、珍、莊、琰、播、郎、牂、夷、思等州,無城廓,散居村落。土墊(熟),多霖西,稻粟皆再熟,將戰征乃屯寨,刻木為契。其法,劫盜者,償其主三倍;殺人者,出牛馬三十頭與其家以贖死。病疾無醫藥,但擊銅鼓、銅沙鑼以祀神。《舊唐書》載:廢費州,以涪川、扶陽二縣屬思州。
五代屬費州地。《五代史·楚世家》載:後晉高祖石敬瑭天福五年(公元940年),牂柯張萬睿率思州、費州等七州皆附於楚王馬希蕪。蠻夷長據其地,先附楚後附蜀。
宋初屬黔州領內羈縻州地,後屬思州務川縣地。《貴州省志·地理志》載:宋初全國分為十三道,乾德以後改道為路。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劃分全國為二十一路。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調整為十五路。元豐間,又改為二十路,路下設府、州、軍、監。《康志》載:思南府,宋初為羈縻州。《職方典》載:徽宗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土族首領藩部長田佑恭入朝內附(願為王民),分黔州復建思州,屬夔州路,較唐時思州為大,州治今地俟地(之前,德江、沿河、印江、思南、務川等地為土族所據,未達王化)。《康志》載:大觀元年,番部長田佑恭內附,始建思州治。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移思州治於故都濡之地,沿舊治名務川縣(德江屬務川縣)。《宋志》載: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置思州領務川、邛水、安夷三縣。《職方典》載: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思州及領縣廢,併入彭水縣,務川縣降為務川城,邛水縣、安夷縣各降為堡,仍屬黔州。《宋地誌》載: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復思州三縣,思州領縣四:務川、安夷、邛水、思邛。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重立思州軍,為羈糜州,仍治務川縣,領安夷縣(今鳳崗東南)、邛水縣(今鎮遠)、思邛(今印江)、務川縣(德江屬之)。《方輿勝覽》載:高宗紹興,復以務川城為思州,以田佑恭為守令,領縣四。
元屬思州水特姜長官司地。《嘉靖圖經》及《志》載: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思州田氏降,置沿江安撫司,隸思州軍民宣撫司,尋自龍泉坪徒宣撫司治於清江郡,改稱故思州治為思南,隸湖廣行省。《職官志》載: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思州土族首領夷長田景賢以地降元,置新軍萬戶府。《元史·地理志》載: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為思州軍民安撫司,轄地又大於宋之思州地,領鎮遠一府、十四州、婺(務字所改)川一縣、長官司五十二、市鎮十二(其中置水特姜、安化上中下蠻、洪安等處長官司,今德江縣地屬之)。《舊紀》載:十七年(公元1280年)秋七月辛丑,敕思州安撫司還舊治(思州舊治龍泉坪,今德江縣龍泉鄉龍泉坪,遺址尚存)。《德輝傳》載: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九月丁卯,西南夷羅施鬼國即降又叛,詔雲南、湖廣、四川全兵三萬人討之,乃改鬼國為順元路。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閏八月,思州升為宣慰司,兼管內安撫司。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閏五月,撤思州宣慰司,以思州與播州屬順元路宣慰司,隨復置思州宣慰司。《地誌》載: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省宣慰司,以思、播二州隸順元路宣慰司,後復置。《續通考察語》載: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392年)夏五月丁未,改思州安撫司為軍民宣撫司,隸湖廣。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起兵取太平,知思州軍民事田仁厚(田佑恭十世孫)遣都司林憲、萬戶張思泉首先納款,授思州軍民宣慰使。《通鑑》載: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思南降於明,六月已丑(6月21日),置思南宣慰使司,田仁智為思南宣慰使,隸湖廣布政司。《地誌》載:至正二十五年六月初二日,朱元璋兵威遠播,思南宣慰使田仁智聞風歸附,遣其都事楊琛納元所授宣慰告身,仍置思南宣慰使司。《嘉靖·思南府志》載:至正間,其族屬鎮遠州知州田茂安始分擬其地以獻偽夏明玉珍,創設思南道都元帥府,徒今治。宣慰田琛徒治都坪,而思州分為二矣。水特姜長官司隸屬思南道都元帥府。《貴州省志·地理志》載:德江縣元為安化上中下蠻、洪安等處,先後屬思州軍民安撫司和新添葛蠻安撫司。 明屬思南府水德江長官司地。《明地誌》載: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六月十三日,思南宣慰司地改隸四川行省,領縣三(安化、務川、印江)、長官司(蠻夷、沿河佑溪、朗溪)。《明志》載:五年(公元1372年)八月,水特姜改曰水德江,從思州撥屬思南宣慰司,仍置蠻夷長官司十四。《嘉靖·思南府志》水德江長官司載:隋為賓化縣地,唐因之,五代、宋皆省入務川縣,元置水特江長官司,隸屬於思州軍民宣撫司,尋改水德江長官司,國朝(明朝)隸思南宣慰使司,永樂十一年改府治,今隸屬附廓。六年(公元1373年)十二月十九日,思州分出思南升為思南道宣慰使司,隸湖廣。《貴州通志》載:十年(公元1377年),以沿邊溪洞軍民萬戶總管安輝內附,分水德江長官司地置蠻夷司長官司,改偏刀水長官司(今鳳崗)為土巡檢司。民國《德江縣誌》載:蠻夷司輿土巡檢司皆德江所屬,巡檢署在今縣西一百三十里,地名巡檢司,西有花水,為沃饒地。二十年(公元1387年)十二月,思南宣慰使司移鎮遠州,仍隸湖廣布政司。二十二年徙治水德江(今思南縣城南)。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重置水德江水長官司,屬思南宣慰司。《貴州省志·地理志》載: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省洪安、化劑二長官司入水德江長官司。《貴陽志》載: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春二月,始置貴州布政司,以蔣廷瓚為布政使。因思南宣慰使田宗鼎與思州宣慰使田琛相怨仇殺,不聽調處逮辦,廢思南宣慰司,分置思南府、銅仁府、烏羅府,隸貴州布政司;廢思州宣慰司,分置思州府(今岑鞏)、黎平府、石阡府均隸屬貴州布政司。思南府領長官四、縣一。十二年(公元1414年)三月,以原思南宣慰司所屬水德江、思邛江、沿河佑溪三長官司及蠻夷長官司,並婺川縣及板場、木悠、岩前、任辦四坑水銀局隸思南,府治水德江長官司;務川縣、印江長官司、沿河佑溪長官司由思州宣慰司改隸思南府。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九月二十一日,從貴州巡撫郭子章、巡按金忠士請,水德江長官司改置為安化縣,屬思南府附郭。《貴州省志·地理志》載:德江縣明洪初置水德江長官司和洪安化劑長官司,屬思南宣慰司。二十六年省洪安、化劑長官司。永樂十二年以水德江長官司屬思南府。萬曆三十三年改水德江長官司為安化縣,府屬附廓。
清屬貴州布政司思南府安化縣地。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八月二十六日,貴州巡撫岑毓英奏移銅仁縣於江口、安化縣於大堡(今德江縣城),八年正式遷移安化縣於今德江縣城。
民國時期,德江縣疆域基本確定。二年(1913年)安化縣改隸貴州鎮遠道。二月二十三日,呈請改制方案經內務部核准,從九月開始施行,三年(公元1914年)一月十二日公布,撤思南府,改安化縣曰德江縣(因查湖南省有安化縣,乃以烏江在縣境一段俗稱德江而改德江縣),屬黔東道。十二月二十七日,德江、鳳崗、印江、沿河、務川等縣按省定方案互撥插花地,各縣疆域初步確定。《貴州省志·地理志》載:六年(公元1917年),德江縣南二區(寬坪)劃撥思南管轄。十二年(公元1923年),廢鎮遠道,德江縣直隸省轄。二十年(公元1931年)二月二十八日,德江、思南、印江、鳳崗、石阡五縣勘查邊境插花地段。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六月,德江劃隸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思南。三十年(公元1941年)九月十六日,德江、思南、印江、鳳崗、石阡互撥插花地;十二月二十五日,德江、沿河勘劃邊界。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五月二十八日,德江、務川兩縣勘定邊界。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德江縣改隸銅仁督察區。 解放後,公元1955年9月29日,思南七八山、三合場兩鄉劃歸德江縣管轄。至此,德江縣界完全定界至今。[5]
風土鄉情
一座座土家山寨,似粒粒珍珠,鑲嵌在武陵山脈、烏江兩岸。這些村寨選址,或依山傍水,安臥在秀麗的溪河谷地;或雄踞高山,錯落於蔥翠的茂林修竹。壩區村寨,多四合庭院,石板小巷,連成鄉鎮街區。
土家人有兩種民族飲食,風味獨特,聲名遠播。一種是熬熬茶,另一種是麻糖水。
熬熬茶又被稱為油茶,是土家人喜愛的飲食之一。其製作十分講究,主要以茶葉、食油、芝麻、花生米、臘肉、核桃、花椒、食鹽為原料,經炒制後加水煮熟而成。熬熬茶不僅清香可口,風味誘人,還能充飢解渴,醒腦提神。逢年過節,每當貴賓到來,土家人就製作熬熬茶,拿出精製的大米花、芝麻餅,泡果等盛情款待,圍坐火堂,邊吃邊拉家常,談古論今,別有一番風味。
麻糖水是土家人用大米、玉米或薯類等蒸煮發酵裝壇精心製作而成,酒精度一般在15度左右,糖度在35度以上,土家人在農忙時署熱天喝兩碗麻糖水,既生津止渴,又提神充飢,土家人稱麻糖水為「土茅台」。麻糖水的營養價值不低於任何廠家生產的啤酒、飲料,在土家人眼裡它既是飲料,又是瓊漿,是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
德江土家族有着技藝精湛的傳統工藝,土家的能工巧匠創造了吊腳樓閣,那栩栩如生的木雕、石刻等充分體現了土家人的聰明才智。土家人的刺繡工藝,更是獨樹一幟,那一件件、一塊塊手帕、圍腰、枕套、被面,在土家婦女手裡,繡花針上下翻飛,五彩絲線左右牽連,於是,河流山川、飛禽走獸、草木花卉,春秋人物,便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你的眼前,成了一件件精湛的工藝品,你不能不由衷地讚嘆土家婦女的巧奪天工。
德江土家民族習俗種類繁多,不一而足。既有熱鬧風趣的「打鬧歌」,又有獨具民族特點的「趕年」,體現崇拜祖先的「祭祀」,亦歌亦泣的「哭嫁」,神秘原始的「祭風神」,歡樂祥和的「建房禮詞」等。在德江豐富多彩的土家民族風情中,最具影響的要算遠近聞名的「儺堂戲」。
炸龍燈
舞龍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活動,但是在德江卻依然保留着幾百年的來的「炸龍燈」活動。
據當地老人介紹,「炸龍燈」本為德江土家族過年的求雨祭祀活動,後來逐漸轉變為過年的娛樂活動。每年的農曆的正月初一過後人們就開始準備「龍頭」「龍身」,「龍頭」是以竹條編制為骨架纏繞在一根木棍上,然後以宣紙用米熬製的漿糊敷在骨架上,再用顏料彩繪做好的「龍頭」;「龍身」同樣是以竹條編製成圓柱體纏繞在一根木棍上,再用宣紙敷上,一般「龍身」有十個以上,在附上一個工藝的「龍尾」。製作完畢以後在正月初十左右就可以「出燈」,「出燈」時用特製的長布把「龍頭」和「龍身」還有「龍尾」連接起來,在這幾天晚上「龍燈」會帶着祝福來到每家每戶,主人一般會給神龍祭品。到了土家族的「過大年」正月十五當天,從中午到夜晚就正式開始「炸龍燈」。龍隊成員一般是16-25歲的中青年,在「出燈」前他們一般會喝一點白酒,然後會戴上安全帽(在十年前是不會戴的,近兩年來出於安全考慮大家都戴上了安全帽),用濕毛巾把脖子和露出來的頭髮遮上,戴上手套,脫掉上衣露出上身,然後就可以「出燈」了,龍隊經過的地方人們會用準備好的竹竿掉上爆竹對着龍開始轟炸,一般重點是龍頭(注意這些爆竹一般是火藥土製的),進入晚上後人們不僅用爆竹轟炸龍,還有用特製的煙火對着龍隊成員點火,總之場面非常壯觀。到了第二天一早龍隊就會把龍放到「玉溪河」邊,點上火把龍燒掉,預祝這久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已到來。
德江儺戲
德江是「中國儺戲之鄉」。儺堂戲又稱儺戲和「槓神」。它是一種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戲劇,也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民間風俗文化活動,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德江儺戲起源於先秦時期,發展於秦朝軍儺與民間大儺,盛行於唐宋明時期,融會於清代民間文化。表演主要以酬神娛人為目的,它濫觴於遠古儺儀,脫胎於儺舞演變為戲劇雛形。保存有茅山教和師娘教兩派儺堂戲131壇,遍及全縣,表演形式上有「儺祭」、「儺儀」、「儺戲」、「儺技」,道具有儺面具、法器、儺服飾,儺壇上有編扎、剪紙、染印、繪畫、書法、建築等藝術為一體。儺技絕活開紅山、上刀(梯)山、下油鍋、剎紅鏵、口含紅鐵;儺戲表演《關公斬蔡陽》、《安安送米》、《甘生趕考》、《八仙慶壽》和儺戲面具堪稱中國一絕。戲劇大師曹禺把德江儺戲及面具與萬里長城相媲美,發出了「中國戲劇史應當重新改寫」的讚嘆;著名戲劇理論家曲六乙說:「德江儺堂戲太好了,給我們民族保留了一份珍貴的遺產,整個演出幽默、風趣、詼諧,語言美極了,反映了土家族人民豐富多彩的文化」。美國、英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外國友人參觀考察後,無不交口稱讚。德江儺戲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2003年被納入亞洲太平洋民族民間文化數據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德江儺戲之鄉」。使德江儺戲蜚聲海內外。
德江儺堂戲由面具、畫案、法器、儺堂以及儺藝師們的唱跳戲等幾個方面綜合組成,不僅具有十分古樸的戲劇風格,保存了戲劇最古老的傳統,而且儺戲面具藝術在中國戲劇史上獨樹一幟,充分表現了戲劇的歷史痕跡,德江保存了完整的儺戲原貌。1987年,德江在北京舉辦了儺面具展出,對民族、民俗、文化、藝術、宗教等學科提供了珍貴的研究資料。[6]
政治經濟
行政區劃
德江縣轄5個鎮、15個民族鄉:青龍鎮、煎茶鎮、潮砥鎮、泉口土家族鄉、楓香溪鎮、穩坪鎮、共和土家族鄉、堰塘土家族鄉、龍泉土家族鄉、錢家土家族鄉、沙溪土家族鄉、楠杆土家族鄉、平原土家族鄉、復興土家族苗族鄉、合興土家族鄉、長堡土家族鄉、桶井土家族鄉、荊角土家族鄉、長豐土家族鄉、高山土家族鄉。行政中心坐落於青龍鎮(青龍鎮改革開放前一直沿用姜司鎮)。
經濟收入
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9.80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為6.82億元、1.14億元和1.84億元,增長5.48%、32.72%和15.37%。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86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農、林、牧、漁業產值分別為6.60億元、3474萬元、2.82億元和861萬元。鄉鎮企業持續發展 。全縣鄉鎮企業發展到9691個,實現產值5.57億元,營業收入5.18億元,實現利潤2802萬元。主要農牧產品產量:糧食15.47萬噸,比上年增長7.0%;油菜籽8532噸,增長3.6%;烤煙8215噸,增長2.8%;肉類2.21萬噸,增長4.5%。年末大牲畜存欄9.4萬頭,增長7.47%。工業穩步增長。工業總產值2.02億元,其中規模 以上工業企業產值7409萬元,比上年增長12.5%。銷售收入、實現利潤和上交稅金分別為635 5萬元、119萬元和313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全縣公路里程1157千米,其中當年新增改造公路里程61千米。年客 運 量494萬人,貨運量194.1萬噸。郵政業務總量186.6萬元,電信業務總量810.25萬元,移動 通信業務總量881.37萬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45萬戶,其中農村5303戶;移動電話用戶1.30萬戶。
城鄉居民生活穩步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79元,均有程度不同增長。
2009年
全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25.5億元、增長12.6%,增速比年初目標高出1.6個百分點、高於全區0.5個百分點。一是工業經濟不斷壯大。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組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題,從6月份開始工業企業扭轉負增長局面,實現止跌回升,工業總產值完成8.61億元,同比增長23.1%,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實現5.84億元,同比增長30.4%。完成了3.5平方公里的煎茶工業聚集區規劃,新開發的醬香型「頤年春」已經上市,烏江水泥廠年產120萬噸技改順利投產,億源公司畜產品加工企業即將運行。二是農業經濟平穩增長。
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11.64億元、增長6.1%。糧食總產量達17.1萬噸;新建茶園2.84萬畝,茶園總面積近7萬畝;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步伐加快,實現煙葉收購14.51萬擔、產值1.08億元、稅收3061萬元,煙葉產量、產值、稅收三項指標連續7年居全區前列;實施人工種草5.7萬畝,新改擴建羊舍2.3萬平米,新建養殖小區18個,新增養殖大戶220戶,實現畜牧漁業產值6.3億元。
第三產業較快發展。在擴內需和促消費政策的刺激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3億元、增長19.4%;完成商品銷售總額9.13億元、增長17%;新建或改建鄉鎮連鎖經營超市27個、村級便民放心店463個;房地產新開工5.48萬平米,竣工9000平米,銷售1.76萬平米,實現銷售收入2097萬元。旅遊、電信、郵政、交通運輸產業穩步發展。四是財稅金融良好運行。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繼續快速增長,分別完成1.71億元、1.12億元,分別增長22.3%、18.2%;財政支出9.15億元,增長16.2%;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17.88億元、9.8億元,分別增長24.1%、38.5%。五是非公經濟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3.3億元,增長15.5%;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完成招商引資項目21個,到位資金3.85億元,同比增長11.3%。
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43億元,增長17%。[7]
農業發展
深入實施「強農穩縣」戰略,以糧食生產為重點,以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線,以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狠抓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農業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逐步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粗放型農業向節約型農業、封閉半封閉型農業向開放型農業轉變。糧食生產穩定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收,在連續兩年遭受較重旱災的情況下,2007年糧食總產達17.53萬噸以上,油菜籽總產量達12032噸;農業總產值達15.13億元,其中農業產值8.7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808元。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糧經飼比例由2000年的66.3:27.55:5.52調整到65.2:29.1:5.7,確立了優質稻、優質油菜、烤煙、天麻、蔬菜(含辣椒)等優勢農產品作為農業發展的重點產業和主攻方向。全縣共有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50家(其中地級重點
龍頭企業4家,縣級重點龍頭企業10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總收入達4.02億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0.1%。農業科技含量明顯提高,「三雜」良種普及率達90%以上,重點農業適用技術推廣普及率達85%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提高到42.2% 。建設農村沼氣池1.83萬餘口,改善了農民家居環境,有效地保護了生態,2006年被地區行署評為先進單位。農業行政綜合執法走上法制化軌道,2003年度被農業部「全國農業綜合執法先進單位」,2004年和2005年分別被農業部列為「全國農業綜合執法試點縣」、「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工作試點縣」。
工業發展
1978年,全縣工業經濟基礎差,底子薄,只有簡單工業門類和鄉(鎮)辦、社辦企業。1987年,推行國營和集體工商企業經營承包(租賃)責任制,至1989年初,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13戶。1992年,改革工業企業經營體制,提高資源利用能力,工業總產值達到4068萬元。1997年,盤活國有企業流動資產,改善企業經營形式,對部分虧損企業「關、停、並、轉」,扭虧為盈。1998年,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落實「鼓勵兼併、規範破產、下崗分流、減負增效」等改革舉措,縣國有企業改革面達到80%。2001年,通過兼併、出讓、轉讓、引資嫁接、股份制等產權制度改革,把原54戶國有企業改組改制成規模工業企業15戶、商業企業11戶,部分企業經營體制從計劃經濟中解脫出來。2003年,擬定「興工富縣、開放活縣、科教強縣、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思路。2005年,全縣國有工業企業轉讓3戶、兼併10戶,演變成縣水泥廠、烏江水泥廠、酒聖酒業公司、桂強公司、富民公司、白水泉公司6個民營企業和編織袋廠、電力公司、電力實業公司、星星油脂化工廠、穗精大米公司、供水公司、小水電公司7個國有工業企業,並實現質量和效益同步增長:全部工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787萬元增至2005年的32060萬元,年均遞增11.44%。
商業發展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是由商務部選擇有條件的縣市作為試點,下撥補貼資金,在試點區域內建設「農家店」,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連鎖經營網絡,旨在建設新型農村市場流通網絡,改善農村消費環境,保障農民方便消費、放心消費,是一項難得的政策性扶持民心工程。為了爭取並承辦好該項工程,我中心高度重視,積極工作,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德江縣「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於2007年開始實施建設,在建設農家店的過程中,我中心嚴格按照上級要求的標準,對選定網點實行「五統一」建設與改造,即:一是統一組織,整個工程由我中心組織實施。二是統一標準,統一按照商務部制定的「農家店建設與改造規範」建設與改造。三是統一配置,對店內普遍需添置的硬件設施,如滅火器、貨架、計量器等,由商務中心購買,按需配置。四是統一施工,對需要重建或店內改造的項目,由商務中心聘請專業施工隊按標準統一建設改造。五是統一標識,「農家店」統一懸掛商務部授予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標識牌,實行規範化管理。目前我縣共建設60家標準「農家店」,輻射20個鄉(鎮)50個行政村。自「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以來,為德江縣的經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不但解決了部分人的就業問題,還為德江縣的經濟及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交通建設
道路交通網絡逐步建立:改革開放前,全縣公路里程僅201千米,多為泥土路面,物資運輸離不開肩挑馬馱。改革開放後,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至2005年,有14個鄉鎮通油路,累計建成國道73.3千米、省道130.85千米、縣道129.87千米、鄉道244.12千米、村道1100千米,通車裡程是1978年的8.35倍。以國道、省道為主動脈、農村公路為網絡、客貨運輸場(站)為結合點的城鄉一體化交通運輸格局基本形成。
衛生教育
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均呈發展態勢。全縣有各類學校390所,其中普通中學29所,在校學生9.11萬人,有專任教師315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42%。電視覆蓋率92.5%,廣播覆蓋率68%。有衛生機構31個,衛生技術人員705人。民族文化 在德江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世居着土家、苗、仡佬等少數民族,他們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在不斷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別具特色的以土家風俗為代表的民族風情。
開發機遇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德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為抓住機遇,加快資源開發,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為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熱情好客,誠實守信的德江各族人民熱忱歡迎中外朋友,有識之士前來考察、觀光、旅遊、投資開發這塊富饒的土地,攜手合作,共創新世紀的輝煌。德江儺堂戲是一種典型的民間文化,1981年貴州省文化廳在思南舉辦民間戲劇調演時,德江儺堂戲被引起重視,後經專家和文藝工作者,民族工作者數年的發掘整理、宣傳介紹,德江儺堂戲展出了其古老深邃的原始面貌。1986年儺堂戲赴京展出,轟動文化藝術界,受到了曹禺、馮其庸、華君武、黃永玉、曲六乙等專家的高度讚賞,被譽稱為「戲劇活化石」,從而成為有一定國際影響的世界文化遺產。自1987年以來,先後有日本、美國、法國、新加坡、韓國和台灣、香港等國內外數十位專家學者來德江考察,調研。
省委明確把德江培育成黔東北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2010年 9月11日,省委辦公廳印發了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第五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承辦地銅仁地區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黔黨發[2010]9號)。該文件明確提出,依託我省東北部重要交通幹線和樞紐建設,把德江培育成為貴州東北部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主要依託「三高四鐵一港口」:3條高速公路:杭州過德江到瑞麗國家高速公路、榕江過德江到酉陽省道高速公路、德江到習水省道高速公路;4條鐵路是:昭通過德江到吉首快速鐵路、鄭州經德江到河口高速鐵路、重慶經德江到廣州快速鐵路、都勻經凱里到德江快速鐵路;1港口:烏江共和80萬噸級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