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御(拼音:yù)是汉语常用字 。御和它的繁体字﹝以下作"御(繁体)"﹞本是两个字。"御"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像持策于道中,会驾驭之意。御在典籍中多指驾驭车马。引申指驾驭车马的人。御也泛指驾驭一切。

此外,由本义还引申有治理、统治之义,因帝王是离不开车马的领导者,所以扩充意义至与帝有关的事务。御也是古代六艺之一,指驾车的技术。"御(繁体)"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是指御除灾殃的一种祭祀,还有防御、抵抗之义。"御"和"御(繁体)"在古籍中时有通用,"御(繁体)"后来简化作"御"。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御

拼音; yù

注音; ㄩˋ

平水韵部; 御-去声六御;御-上声六语

字级; 一级(2704)

GBK; D3F9

统一码; 基本区-5FA1

郑码; OIIY

五笔; TRHB

部首; 彳

笔画数; 3+9

造字法; 御-会意或形声;御-形声

结构; 合体字;左中右结构

繁体; 御

异体; 衘、䘘、䢩、(其余见扩展图册)

四角码; 27220

字源解说; "御"字的意思,有两个大类:一是和驾驭车马有关,二是与抵御有关的。其实原来自不同的两个字。

简体的"御"是会意字。甲组图1、3、4都是甲骨文的"御"。有人认为构件A、B像马策,右部(构件C)像人形,构件D像道路,合起来表示人拿着鞭子在路上驾驭马和马车。或认为构件B为"午"的初文,作声符,构件C像人跪而迎接之形,构件D为道路,迎迓于道中。御字构形尚无定说。甲组图4的甲骨文,金文下部又或增止(甲组图5、6),构件B渐变为构件E的形状。战国文字(甲组图8)及《说文解字》小篆(甲组图9)基本承袭金文的这个形体。隶变后,"午"与下面的"止"合并,字形写作"御"(甲组图10-12)。"御"在典籍中多指驾驭车马。

"御(繁体)"是形声字。从示,御声。本义是指御除灾殃的一种祭祀。 "御(繁体)"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大多也是当御祭讲,也用作抵御、防御。卜辞中简体"御"有时也用作"御祭"。御祭的内容十分广泛,或乞雨、或御水、或御疾,等等,均为御祭于先祖以求佑护。甲骨文中的"御(繁体)"字作乙组图1、2,字形从"卩(jié)","卩"像人跪拜祭祷之形,从"午"为声符(御、午上古音均为疑纽鱼部字)。之后增加"示"旁为义符(乙组图3),使"御(繁体)"变为形声字。西周时代,由于"午"字演变为构件F的字形,所以"御"字也写作字符G的字形。秦代文字中"御"字又改从"御"声。 "御"字是在"⿰午卩"字上追加"辵"旁,是从辵、"⿰午卩"声的形声字,所以"御"字所从的基本声符并未改变。汉代文字中将秦代文字(乙组图5)所从的(构件H)部分讹变为构件I形。现代文字基本沿袭秦代文字的写法。[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