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徐申锡
图片来自名人简历网

徐申锡(1827年-?),字叔成,号勉如,浙江平湖县人。清朝官员,道光年间户部侍郎徐士芬三子。

目录

基本信息

本 名: 徐申锡

字: 叔成

号: 勉如

所处时代: 清朝

出生地: 浙江平湖县

出生日期:1827年

身份:道光年间户部侍郎徐士芬

职位:清朝官员

个人经历介

徐申锡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张之万榜二甲第十六名进士。

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九年(1859年)充己未科顺天乡试同考官。

同治二年(1863年),充教习庶吉士。同治五年(1866年),大考二等,擢为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转左赞善。

因成史馆考评保举,开缺以知府任用,于是南下居于上海。

因“怔忡”之疾病卒。

光绪《平湖县志》有传。

他的父亲

徐申锡的父亲是徐士芬(1791—1848),字诵清,号辛庵,一号惺葊,平湖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乡试第一。二十四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一等,授编修。道光二年(1822),任江南副考官。次年为会试同考官,旋升广东学政。十六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十九年累官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不久任顺天副考官。二十四年为会试副总裁,同年秋,充江南正考官。旋调户部右侍郎。后因病告归。 

徐士芬入直内廷任官期间,有“方正严毅,弊绝风清”美誉。在工部任职最久,对整饬钱法、兴修京畿水利颇有政绩。

返里后,曾为嘉兴冯登府刊行《金石综例》一书。著有《漱芳阁诗文集》等。

徐姓起源

有一种说法是:

徐氏的姓姓起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

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

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

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也有另种说法的是:

相传夏禹封伯益的儿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泗县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有徐君偃,他聪明仁爱,颇得百姓拥护,国力日强。

当时周穆王喜欢巡游四海,往往一出就是几年,国政无人管理,诸侯多有怨言。

后来徐君偃在挖河时挖出一副红色的弓箭,他以为这是天赐祥瑞,顿时产生代周为天子的野心。周围的诸侯听说他得了神弓神箭,纷纷前来归附,于是他自称徐偃王,率领36国联军向周都进攻。

周穆王此时正在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那里作客,得到消息后连夜动身,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回到周都,点起大军前去镇压。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回来得这么快,眼见一场血战就要发生,他审时度势,不忍心让生灵涂炭,激流勇退,言即收兵,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

由于他很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

周穆王见徐偃王在当地很得人心,便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公元前512年,徐国为吴国所灭,徐子的后代称徐氏,这便是徐姓的由来。[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