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东接宿迁,西连萧县,南接宿州,北靠枣庄,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 ,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1]。
徐州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辖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楚王陵、戏马台、潘安湖等旅游景点,有彭祖、刘邦、孙权、李煜等历史名人。
徐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徐州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
目录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徐州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
地形
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徐州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丘陵海拔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徐州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水文
徐州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徐州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气候
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地质
徐州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
从地壳结构来看,徐州地壳厚度变化较小。莫氏面平均深36公里左右,康氏面平均深20公里,一般是西部较深。再看构造运动。徐州属于苏北平原的大面积沉降区。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在断裂构造上,徐州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和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北、东向的断裂分布较广。徐州主要断裂带有:郯城-庐江断裂带,丰县-邳州断裂带,故黄河断裂带。
自然资源
徐州是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岩盐21亿吨;井盐储量为220亿吨;钾矿探明储量22亿吨,约占国内探明储量的1/5;石膏44.4亿吨,年开采能力500万吨,为华东地区之首。境内有国有大型企业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徐州发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
人口
截至2018年底,徐州常住人口880.2万人。截至2018年4月,徐州有48个少数民族,人口2万余人,少数民族聚居村、组12个,民族中小学(班)4个。
经济概况
2016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GDP)5808.52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2.89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513.85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2751.78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为9.3:43.3:47.4。人均GDP达66845元,增长7.7%。
2016年,徐州固定资产投资4797.33亿元,增长12.5%,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809.6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投资169.59亿元;民间投资3335.78亿元。
2016年,徐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6.06亿元,增长6.1%。
2016年,徐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77.46亿元,增长16.7%。
2016年,徐州县域地区生产总值2933.80亿元,增长8.8%,占全市比重达56.9%。成功申报省级美丽村庄建设示范项目16个、省级康居村庄10个、省级村庄村落保护项目6个。
截至2015年10月,徐州有2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
2016年底,徐州市作为江苏省唯一城市正式列入国家 “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农业
2016年,徐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6.76亿元,粮食总产量469.16万吨。共有2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8个示范镇。徐州农副产品品种众多、特色鲜明,银杏、富士苹果、牛蒡等20多种农副产品享誉海内外。
工业
2016年,徐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4113.93亿元,同比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10.33亿元。
建筑业
2016年,徐州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到455家,新增25家,建筑业总产值1387.79亿元
商业
2016年,徐州工商新登记企业3.69万家,同比增长46.5%,注册资金1814.48亿元,增长68.8%。
金融业
2015年,徐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47.01亿元,比年初增加450.92亿元,增长10.5%,其中住户存款2780.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69.9亿元,比年初增加345.11亿元,增长12.7%。
对外贸易
2014年,徐州实际到账外资16.58亿美元,增长15%,增速快于江苏省29.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2015年,徐州进出口总额54.13亿美元,其中,进口10.23亿美元,出口43.89亿美元。 出口总量继续保持苏北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徐州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266.12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763.97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投资130.25亿元;民间投资2951.81亿元。
县域经济
2015年,徐州五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5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占全市比重达37.6%。
体育事业
徐州在1986年曾承办过江苏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的非省会城市。 2014年9月19日在徐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办了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 。徐州在每年的5、6月份都会同时举办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全国农民武术比赛两项国内赛事。
2015年,徐州体育健儿在14个项次国际比赛中获得9金、1银、4铜;在19个项次全国比赛中获得12金、5银、2铜。2人被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11人被授予“运动健将”称号。全市共有47名国家一级运动员、112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参加省级注册运动员2042名。
科技事业
2015年,徐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15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达36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2家,在孵企业达1500家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53家。申请授权量859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304件,比上年增长92.9%,发明专利拥有量3259件,比上年增长55.4%。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全市获国家、省级科技计划立项支持493项。
2015年,徐州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
历史文化
综况
“楚韵汉风、南秀北雄”是徐州最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千年帝都”,“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徐州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徐文化的集大成者。徐州古称彭城,建城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帝尧时建立的大彭氏国,以彭城之名的见诸文字是春秋时即公元前573年,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是世界彭氏宗亲公认的发源地。作为中华饮食文化及养生文化的鼻祖栖息地,徐州市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彭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等遗产,相传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彭祖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养生文化的精髓是“药食同源,以食养生”。此外,还有按摩养生养颜术。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两汉看徐州,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徐州的两汉文化遗存,如狮子山楚王陵、龟山汉墓、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羊鬼山展亭、汉兵马俑等。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建立了大汉王朝,汉王朝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遥相响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我们的汉族、汉字、汉语,都与这个王朝有着关联。
戏曲艺术
徐州为“曲艺之乡”。流行于徐州的剧种有柳琴戏、江苏梆子、徽剧、京剧、柳子戏、花鼓戏、四平调、丁丁腔、皮影戏、评剧、话剧等。其中,柳琴戏约有200年的历史,江苏梆子戏已有300年的历史。徐州的地方戏曲、民间舞蹈,既有北方的高亢、刚烈、粗犷、朴实的风格,又有南方的委婉、抒情、细腻、优美的特点。 民间工艺 徐州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兴盛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姿的彩陶、精致的骨雕、栩栩如生的汉代陶塑、深沉雄浑的汉画像石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流传至今的农民画、剪纸、泥玩、布玩、面人、风筝、彩灯、玩具、糖人、木雕、石刻、刺绣、木板年画、草编、柳编、刺绣织锦等,异彩纷呈,各具特色。邳州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沛县敬安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贾汪大吴镇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农民书画之乡,睢宁被命名为儿童画之乡。
武术之乡
徐州沛县自古尚武,长期以来形成八大门派12个拳种,沛县120万人中习武者有38万人,是中国首批武术之乡。沛县积极扶持武术这一中华国粹,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武术产业。2013年,沛县共建成武馆、武校150余家,民间习武场116个,12名世界武术冠军从这走出。
徐州方言
古徐州地域辽 阔,上古时代此地建有徐国,历史上称之为“徐方”。徐州地处淮北,历史上南北朝廷往往以淮河为界,因此,徐州方言多受中原与齐鲁方言冲击。大约南宋以后,徐州方言已与中原汉语较为相近了。徐州方言现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与山东、河南方言较接近。 总体来说,徐州方言的语音系统与普通话较为接近,普通话差异较大的是词汇。徐州方言中存留着许多古词语,这些词语仍然保存着古代汉语或早期白话的面貌。
风景名胜
徐州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 为夺目。 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厚繁的历史古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化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徐州拥有徐州云龙湖旅游集聚区、徐州贾汪旅游集聚区两大集聚区。
截至2014年8月,徐州星级饭店总数达到134家,列江苏省第二。 截至2016年1月,徐州共有国家A级景区73家,其中4A级景区19家,3A级景区28家,A级景区总量和3A级景区数量均居江苏省第一,4A级景区数量居江苏省第三。
2015年,徐州接待国内外游客4008.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1.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