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寮 (南投縣)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後寮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後藔莊」,隸屬於南投堡。該莊北與二重溪莊、中藔莊、鄉親藔莊、八杞仙莊為鄰,東與鄉親藔莊為鄰,南邊為柴橋頭莊、集集街、隘藔莊,西邊為番仔藔莊。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莊隸屬於南投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莊編入「八杞仙區」,隸屬於南投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八杞仙區仍隸屬於南投廳。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莊改制並雅化為「後寮」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南投郡中寮莊。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崩埤、崁仔頂、後藔坑、挑米坑、內湖、番仔吧、番仔吧頂城(頂城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此外,本地區尚有中湖、內湖(西)、凍鐵、六股、食蛇坑、挑米坑口、竹湖、下崙龍、崙龍、廣興、茄苳頂、湖桶、下城、半路寮等聚落。
交通
縣道139號(永平路、中集路)是彰化至鹿谷初鄉的道路,大致以北北西—南南東走向由本地區北部邊界中央地帶入境後蜿蜒而行,過羽衣橋後轉西南蜿蜒而行,其後再轉南蜿蜒以至出境。由該道路向北北西轉西北西可前往中寮市區(位於鄉親寮)、南投、芬園與員林/大村/花壇交界地帶、花壇與彰化交界地帶、彰化市區並止於省道台1線路口;向南可前往集集、鹿谷並止於縣道151號路口。
鄉道投27線(永平路、頂城巷、廣集路)是後寮至集集的道路,其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北部崁仔頂聚落南側的縣道139號路口。由此向東繞大彎轉東南再轉東蜿蜒而行,過頂城仔聚落後轉東北東再轉東南再轉西南再轉南,出境後可前往柴橋頭並止於省道台16線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