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公鄉
彭公鎮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長武縣,地處縣境北部。東接相公鎮,南以鴉兒溝為界與昭仁鎮相望,西連地掌鎮,北與甘肅省寧縣相接。總面積62.94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彭公鎮下轄17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彭公鎮戶籍人口24510人。2011年,彭公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05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96萬元。[1]
目錄
歷史沿革
原名彭谷村,為早年彭氏所建。清代魏姓遷此,為追念彭氏建村之功,尊稱其為彭公。
1949年,後歸屬進賢區管轄。
1956年,撤區並鄉後,分屬昭仁、相公鄉。
1958年11月30日,合縣後歸屬長武公社。
1961年,分縣後設彭公公社。
1984年6月,改為彭公鄉。
2011年6月,撤鄉建鎮為彭公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彭公鎮轄彭南、彭北、方莊、孝村、孝席、曹胡、大興、豐頭、鴉兒溝、東大吉、馬坊、高家坡、石家河、楊家河14個行政村;下設5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彭公鎮下轄17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彭南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彭公鎮地處縣境北部。東接相公鎮,南以鴉兒溝為界與昭仁鎮相望,西連地掌鎮,北與甘肅省寧縣相接 。總面積62.9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彭公鎮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涇河中游南側,地勢略呈西高東低。境內地貌複雜,以平原為主,中部塬面平坦開闊,西北部邊緣為山坡溝壑地帶。最高點位於彭北村防雹點,海拔1198米;最低點楊家河村。
氣候特徵
彭公鎮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9.15℃,1月平均氣溫-5℃,極端最低氣溫-24.9℃;7月平均氣溫22.1℃,極端最高氣溫36.9℃。無霜期年平均17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226.5小時,年總輻射11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86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8月最多。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彭公鎮轄區總人口17198人,城鎮常住人口0.96萬人,城鎮化率55.8%。另有流動人口1276人。總人口中,男性8924人,占51.9%;女性8274人,占48.1%;14歲以下2064人,占12%;15-64歲13408人,占78%;65歲以上1726人,占10%。總人口以漢族為主。2011年,彭公鎮人口出生率9.2‰,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長率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4人。
截至2018年,彭公鎮戶籍人口24510人 。[3]
經濟
綜述
2011年,彭公鎮財政總收入14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
第一產業
2011年,彭公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05億元,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1.2%。以種植小麥、玉米、蘋果、核桃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彭公鎮糧食生產0.57萬噸,其中小麥0.238萬噸,玉米0.33萬噸,人均66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蘋果。2011年,彭公鎮蘋果種植面積1.8萬畝,產量2.8方噸。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彭公鎮生豬飼養量18790頭,年末存欄15360頭;羊飼養量7059隻,年末存欄6852隻;家禽飼養量10126羽。2011年,彭公鎮生產肉類85萬噸;畜牧業總產值84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
第二產業
2018年,彭公鎮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上企業3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彭公鎮商業網點72個,從業人員145人。2011年,彭公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96萬元,比上年增長18.2%。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094萬元,比上年增長9.8%;各項貸款餘額4333萬元,比上年增長1.83%。
2018年,彭公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個。[4]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彭公鎮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4個,各類圖書室15個,藏書3萬餘冊。截至2011年末,彭公鎮有線電視用戶125戶,入戶率達3%。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彭公鎮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34人;小學5所,在校生1762人,專任教師2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30人,專任教師4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彭公鎮彭公鎮衛生院1個,村級醫療衛生機構14個,病床34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8張,固定資產總值1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5名,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彭公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755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5]
交通運輸
彭公鎮境內長寧三級公路、福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通村公路全部實現了柏油化、水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