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形而上學 (哲學的一個門類)

形而上學 (哲學的一個門類)是指對世界本質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現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最早由亞里士多德所構建,稱其為「第一哲學」、「第一科學」。

目錄

爭議

形而上學的命運主題與其內涵性主題一樣古老。康德早就指出,「形而上學如何成為可能」一向是沒有落實的問題,他希望藉助「批判」為形而上學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形而上學的研究包含因果關係 針對休謨對因果關係提出的不可證明的問題,康德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的導論中的 」四。 論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的區別「, 在形而上學的框架中提出並分析解釋數學也時先驗的綜合命題的結論,把形而上學擴展到包括認知論,認知論的研究和形而上學聯繫在一起。 但到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有些觀點認為,形而上學非但沒找到自己的應許之地,反而更加命途多舛。一些開現代風氣的思想家(如尼采或維也納學派中人)從不同方向聚焦在一個與康德取向完全相反的問題,即「形而上學如何成為不可能」——反形而上學成為現代哲學的重要起點,成為20世紀上半葉西方哲學的一種聲音。 西方哲學對形而上學的批判或爭議,當代占主導地位的觀點是,批評實際上仍然與形而上學聯繫在一起,或者甚至最終會返回到形而上學的形式上, 證實了一種典型模式的持久性,即形而上學與其批評之間的循環關係。 康德對早期形而上學的批判和發展 康德表示,我們很容易將自己的主觀構想不自覺地當成絕對的客觀原理來認識的自然傾向與稟賦。這是人所不可克服的自然衝動,它促使我們總是將我們自身受到局限的經驗作為完善的東西、也就是物自身的表象來加以表述。所以,作為非理性的形而上學就在我們普通人的日常思維中。 對「形而上學」批判的前提就是對『知識』的反思」,或者說對知識產生前提的批判。形而上學認為知識來源於先驗而不是經驗,完全是主觀思維的產物。 他不只是上面談到的對形而上學的批判, 他更是發展了形而上學 ,把其擴展到包括認識論。 黑格爾對形而上學的批判和發展 在經過柏拉圖到康德的漫長的哲學思考之後,黑格爾把形式的自在性和自為性用辯證法進行了統一,開展了對當時舊形而上學的批判。黑格爾在康德對知性批判的基礎上,認為知性的形而上學的抽象性方法使之知性成為孤立的、靜止的,因此這是有限的方法。常被引申為形而上學是「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觀察事物的思維方式」這種說法 。 與康德把知性的有限性歸結於主觀思維之必然不同,黑格爾認為其有限性是知性本身的性質所具有的抽象的同一性所形成,黑格爾企圖用絕對理念(絕對精神)內化的具體同一性的辯證發展關係達到本體,在克服西方哲學的存在形式化上有所突破。 黑格爾試圖建立一個新的形而上學體系。黑格爾把形而上學看成一套體現實在的理性推演體系, 是由正題、反題、合題反覆組成的辯證系統, 包含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三大部分。其體系把形而上學看成對超經驗對象的研究。 黑格爾的辯證法, 實際是在批判舊形而上學基礎上提出的, 其本身也是無法用經驗證據來驗證的,也是屬於形而上學的; 比如,吉林大學哲學教授孫正聿在他的文章(「辯證法:黑格爾、馬克思與後形而上學」)中將辯證法稱為「後形而上學「, 並且解釋為黑格爾以辯證法改造形而上學、實了現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合流」。 馬克思對形而上學的批判 以實踐思維方式為基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實現了歷史性、唯物性和辯證性的相互貫穿和內在統一,終結了形而上學的本體論,開啟了後形而上學存在論的新視野。 在哲學通向現實的人的生活世界的途中,馬克思主義哲學終結了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學哲學,把現實的人作為哲學研究的出發點,把現實的人的生存境遇與發展命運作為哲學研究的主題,把人的解放、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作為追尋的價值目標。 海德格爾對形而上學的批判和發展 海德格爾認為,形而上學的問題就在於把動態的存在弄成了靜態的存在者。為了尋找各種存在者的最終根據和原因,形而上學追溯到了存在,但沒有把存在理解為動態的緣起發生過程,而是理解為永恆不變的現成本質。它因此就不但沒有展示存在,反而遮蔽了存在。 海德格爾「清楚地知道,形而上學以及在其基礎之上發展出來的近現代科學都是命運性的東西,都是人類所不能拒斥的。我們可以反思形而上學和科學的弊端,但無法拒斥形而上學和科學」。 雖然海氏在《什麼是形而上學?》中不言而喻地把自己的東西看作「形而上學」,但這種「形而上學」與傳統形而上學是有着本質區別的。在早期弗萊堡時期,海氏就已經通過「形式指引」方法而清楚地把自己與傳統形而上學區別開來。海德格爾的新形而上學總結在其著作《形而上學導論》中。 可以看出, 海德格爾批判了傳統的本體論為主的形而上學,並用其理論發展了形而上學。 分析哲學對形而上學的批判和反思 二十世紀的邏輯實證論者們反對某些形而上學議題。他們認為絕大多數的形而上學問題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見維特根斯坦前期在其《邏輯哲學論》的觀點。 維特根斯坦是現代分析哲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分析主義反形而上學傳統的肇始者。其前期的哲學代表作《邏輯哲學論》對作為邏輯實證主義中堅力量的維也納學派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在這部著作中,維特根斯坦首次表達了他的反形而上學思想,認為形而上學的根本錯誤在於企圖「說不可說的東西」,其結果卻是提出了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和命題」。維特根斯坦對傳統形而上學的這一批判,建立在他的語言圖像理論的基礎上的,在這個理論中,他首次提出了語言的界限問題並由此而表明傳統哲學的錯誤之所在。 學術界認為,對於無意義的哲學命題,就必須把它們從我們的語言系統中清除出去,而這首先是要為語言劃定一個界限。當把哲學命題從語言中清除出去之後,剩下的就只是自然科學的命題了。維特根斯坦說,除了自然科學的命題之外,我們不要說任何其它的事情,因為「一切真命題的總和就是整個自然科學」。 以上對維特根斯坦批判的介紹,只是他前期在其《邏輯哲學論》的觀點。但他後期的思維從其早期哲學的純粹、樸素的邏輯中,回到了現實生活的模糊性,不再持有上述觀點。 維特根斯坦後期在其《哲學研究》序言 中說明,在弗蘭克·拉姆齊的幫助下,認識到自己前期著作《邏輯哲學論》犯了嚴重的錯誤。然而,他也說過要把前後期著作對比,以前期著作作為背景來理解後期哲學。 以維也納學派為代表的邏輯實證主義,它是分析主義思潮中反對形而上學態度最堅決、言辭也最激烈的一個流派,代表人物卡爾納普斷然地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學」的口號。維也納學派受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的經驗主義、邏輯主義的影響很大,並直接繼承了他的「形而上學是無意義的陳述」這一反形而上學的基本觀點。但在具體論證這個觀點時,他們的理論依據又有所不同。《邏輯哲學論》是從語言圖像理論出發來說明形而上學命題的無意義性的,而維也納學派主要根據可證實性原則提出了他們的「拒斥形而上學」的口號。 所謂可證實性原則,指的是一個命題的首要問題不是它的內容是否真實,而是它是否有意義,這個原則認為命題必須首先是有意義的,其次才談得上它的真假問題。判斷一個分析命題是否有意義是依據邏輯,而要判斷一個綜合命題是否有意義,在根本上就必須看它是否有被經驗證實的可能性,或者說是否可以指出通過經驗來證實它的方法。如果這樣一種經驗證實的方法是存在的,那麼命題就是有意義的,反之,則是無意義的。 無論是根據可證實性原則還是可驗證性原則,形而上學命題都被批判者視為是沒有意義的言說,他們認為,形而上學命題表面上看具有綜合命題的語法形式,實際上是不可能得到任何經驗的證實或驗證的,換言之,它們表面上好像是在陳述一些事實,但實際上並無事實與之相對應,因此它們並不是有意義的綜合命題而只是一些毫無意義的說法而已。 上個世紀70年代,邏輯實證主義運動消亡了(見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 第五章開始, "Logical positivism, then, is dead, or as dead as a philosophical movement ever becomes.」)。奎因的論文 被認為是邏輯實證主義失敗的標識。可證實原則的本身既不是分析命題,又不能被經驗證實;那根據可證實原則,它就是沒有意義的。邏輯實證主義的可證實原則是自我挫敗的。 中文譯名爭議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學」只在中國有,是中國思想和智慧領域的精華。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形而上學」這一翻譯不夠恰當,然而更有一部分人認為作為哲學分支的「形而上學」學科用「形而上」的名稱可以算得上是語言翻譯中信、達、雅的境界。討論世界本源問題等本身就是不可分明的,就像中國道家所言的大道一樣。但道家所言的道比形而上學這一學科的形而上之物要更加的寬泛一些。希望以後會有更好的定義來解釋這一區別。

簡述

形而上學,是原始哲學的一個門類,指對在無法用經驗證據證明的情況下,對世界本質的猜測。 它最初是研究"存在"的本體論體系,其理論原則是柏拉圖的"世界二重化"。 13世紀起被作為哲學名詞,用以指研究超經驗的東西(靈魂、意志自由等)的學問。 在現代科學發軔之前,科學問題被當做哲學的一部分來研究,被稱為自然哲學。術語「science」(科學,拉丁語為scientia)原本只有「knowledge」(知識)的意思。然而,隨着科學方法的廣泛運用,自然哲學逐漸轉變為了一種源於實驗和數學的可靠方法體系,與哲學的其他領域分道揚鑣。到了十八世紀末,它開始被稱為「科學」以示其與哲學的區別。 從認識論基礎上來看,形而上學類似於基礎數學,也是非經驗性的,對於不能直接透過感知所得到答案的問題, 它在先驗條件假設(類似於數學公理)下, 通過理性的分析和縝密的邏輯思維來推演出答案, 並且不能有矛盾。 所以,基礎數學常被認為是形而上學應用於數字存在情況下的特例。 形而上學歷史上為神學服務的只是其中一個應用。 關於形而上學與神學的關係,哲學家薩特說:儘管萊布尼茲肯定上帝的存在,而我否定其存在, 但他並不比我更能稱得上是形而上學哲學家。

定義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形而上學條目的第二章解釋,古希臘時期的舊形而上學主要包含本體論。 指對世界本質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現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其目的在於確定事物的真實本質,也就是確定存在物的意義、結構和原理。 形而上學的主要問題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麼,靈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因果關係等。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形而上學條目一開始就提到,「很難定義清楚什麼是形而上學」,並且進一步解釋,由於兩個原因,不再可能用古代和中世紀的方式定義形而上學。 首先,一個哲學家否認那些曾經被視為構成形而上學主題的事物的存在(「首要原因」或「不變的事物」),現在被認為是由此形成了形而上學的斷言。 其次,現在有許多哲學問題被認為是形而上學的問題(或至少部分是形而上學的問題),與」首要原因「或」不變的事物「毫無關係,例如,自由意志問題,或道德問題。新的問題不斷進入形而上學的研究範圍,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是否存在將當代形而上學的問題統一起來的共同特徵? 目前國際哲學界很知名的內容都經過同行審議過的《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 ,都沒有夠列出形而上學的問題統一起來的共同特徵來定義「形而上學」,只是列出當代被認為是形而上學的哲學問題。

詞源

「形而上學」一詞翻譯自英文metaphysics,古希臘文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拉丁文metaphysica。 該詞原為亞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稱,該著作是亞里士多德死後200多年由安德羅尼柯把他專講事物本質、靈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經驗以外對象的著作編集成冊,排在研究事物具體形態變化的《物理學》(physica)一書之後,併名之為《物理學之後諸卷》,古希臘文是,去掉冠詞就成了拉丁文,meta這個前綴有之後、超越、基礎的意思。這個用語被拉丁語註解家理解為「超物理科學」,亞里士多德在書中討論的問題成為了形而上學的很多基本問題。 「形而上學」一詞在亞里士多德時代並未出現,它是在公元前60年安德羅尼柯編撰亞氏遺著時,把所謂《形而上學》的各篇章放在《物理學》之後,並集合在一部書內,取名為Meta physika,即《形而上學》。 「metaphysics」的中文譯名「形而上學」是根據《易經·繫辭》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由日本明治時期著名哲學家井上哲次郎翻譯。 [8] 晚清學者嚴復則採用了玄學這一翻譯,後經清末留日學生將大批日制漢語(日本稱和製漢語)帶回國後,玄學這一譯法漸漸被形而上學取代。嚴復拒絕使用井上哲次郎的翻譯,根據老子《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把「metaphysical」一詞譯為玄學,但由於日本翻譯的一些詞彙雖然不甚貼切,卻往往更為簡單易懂,更容易被當時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的中國民眾所接受,因此「形而上學」一詞紮根在了漢語之中。

地位

形而上學是古代的思辨哲學,是唯心主義的基礎所在。在以黑格爾作為起點的現代哲學開始之後,西方開始普遍質疑形而上學,開始重新開闢道路,開展對傳統的革命,加上科學哲學的大體完善,形而上學在19世紀的西方漸成衰落之勢。 20世紀80年代,台灣出版的《現代形上學的祭酒:懷德海》一書對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台灣譯為「懷德海」)其人及其哲學進行了導論性的介紹。該書指出,「形而上學」在20世紀的西方已漸成衰落之勢。晚近英語世界中的許多相關研究也進一步表明,雖然不能說「metaphysics」已乏人問津,但總體來說,較之以往其在西方哲學傳統中的重要性,說它處在相對衰落的狀況中,應該是不為過的。 文獻 在引言部分介紹, 「對當代關於所有形而上學及其批判的辯論的考察得出的結論是,存在着捍衛它們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的總體趨勢」, 並進一步分析, 在這些辯論中,絕大多數辯論參與者認為,對形而上學的任何反應,無論多麼強大或激進,都必定會陷於形而上學的傳統之中。當代占主導地位的觀點是,批評實際上仍然與形而上學聯繫在一起,或者甚至最終會返回到形而上學的形式上。 這種觀點證實了一種典型模式的持久性,即形而上學與其批評之間的循環關係。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形而上學條目引言部分就提到,比如,現在有許多哲學問題被認為是形而上學的問題(或至少部分是形而上學的問題),與」首要原因「或」不變的事物「毫無關係,"例如,自由意志問題,或道德問題" , 新的問題不斷進入形而上學的研究範圍。 從哲學刊物上出現的形而上學論文可看到,形而上學的研究是令人感興趣的話題。這也可從 哈佛大學哲學系23名教授(2020年7月。網上可查到)研究方向中看出, 有5人的研究包括形而上學(metaphysics), 有8人的研究包括形而上學中認識論(Epistemology), 但只有5人的研究包含語言哲學/分析哲學(批評形而上學的學派)。

分支

本體論——探究客觀存在以外的、一切現象之外的所謂終極實在。比如,本體論可以研究一個任意物體在任意世界的性質會怎麼樣。 認識論—— 探討知識的本質、起源和範圍的一個哲學分支。 古代宇宙論——探究宇宙的生成、變化,時空結構等問題。古代宇宙論早已經被現代宇宙論取代。 玄學——用非科學手段來臆測生命的起源、進化和本質,以及生命與宇宙、終極實在之間的關係。比如,常說的「天人合一」就屬於這種探討的範疇。[1]

關注的問題

形而上學探究宇宙萬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它關注的問題有:世界的本原是什麼,宇宙萬物的生成和演化,時間和空間的本質,自然界的規律法則,靈魂是否存在,人與宇宙自然的關係,自由意志等。總之,存在,虛無,宇宙,靈魂,自由意志,都屬於古老的形而上學話題之一。 現代的形而上學包含下面話題: ● 本體論問題, 存有是什麼?物質物體是什麼?物體的基本屬性是什麼?它的核心觀點是:一切現象之外有一個終極的本體,支配着自然界的一切,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這個永恆、終極的本體派生出來的產物。 ● 因果關係, 是不是凡事有因果關係?是不是因已經決定了果? ● 自由意志, 人有沒有自由意志?第一因是什麼? 新的問題不斷進入形而上學的研究範圍,目前還沒有夠列出形而上學的問題統一起來的共同特徵來定義「形而上學」,只是列出當代被認為是形而上學的哲學問題。

與科學的關係

形而上學的核心是本體論(ontology)。後者所針對的是「being」(「是論」)的問題。「Ontology」在中國大陸被長期譯為「本體論」,港台通常譯為「存有論」。根據西方哲學傳統的主流,尤其巴門尼德、柏拉圖以來的理解,由於「being」超越於變動不居且虛幻不實的感官經驗世界,不在具體的時空之中,因此也不是具體的而是抽象的,不是「多」而是「一」。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being」是靜止的。 當哲學在古希臘成為知識形式以後,由於所形成的對存在之為存在的形式化的研究不斷深入,儘管柏拉圖曾告誡應注意理念的作用,亞里士多德還是主觀地把存在歸結於形式。 亞里士多德把物理學和哲學分開的方法,導致了形而上學與物理學脫離,也使形而上學不斷接受來自於物理學的批判。 當文藝復興產生了實證哲學以後,形而上學作為區別科學的哲學形式開始使用。從此,哲學從古希臘的百科全書式的哲學中分離出來而為形而上學,物理學也從這一百科全書式的哲學中分離出來而為自然科學。 由於自然科學的不斷進步,以致於當自然科學以牛頓物理學體系的成功並在之後把物理實驗的技術手段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時,科學理性的思想被激發。[2]

與神學的關係

神學(英語:Theology) 其研究對象包括,上帝,神靈,道德標準,和宗教經典等, 見百度百科基督教神學和文獻。神學往往不深入研究信仰的本身的合理性, 神學的信仰假設常同科學實踐相矛盾。 形而上學的分析方法廣泛用於神學研究 ,但是神學對信仰假設和科學實踐是否相矛盾不深究。形而上學。形而上學的哲學框架中,其假設也是研究和辯論的對象。 雖然其假設可能無法被科學實踐證實, 但一定不能同科學實踐相矛盾, 這點與宗教神學的哲學框架是不同的。 形而上學這種理性的分析和縝密的邏輯思維,對神學產生了衝擊,使得信仰世俗宗教神靈的人越來越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