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當官要學曾國藩,可為何有些人越學越貪?原來,貪官都有兩種心態

當官要學曾國藩,可為何有些人越學越貪?原來,貪官都有兩種心態

當官要學曾國藩,可為何有些人越學越貪?原來,貪官都有兩種心態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這句話不知從何時起,流傳至今,一時成為從政和經商信奉的圭臬。

目錄

曾國藩---為官會鑒人

曾國藩認為,「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他在求才、選才、育才、用才、馭才方面有一套獨特的方法,並將其思想全部聚集在了《冰鑒》一書。

曾在識人鑒人方面有一個長處,「識人之鑑,超越古今,或邂逅於風塵之中,一見以為偉器,或物色於行跡之表,確然許為異才」。能夠在初次見面時判斷出來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確實厲害。 曾國藩鑒人最有眼力的例子就是對江忠源。1844年江忠源中舉後去京師,由友人郭嵩燾引見了曾國藩。江其人頗有俠義之氣,為人灑脫隨性,不拘小節。與曾國藩暢談市井瑣事,兩相暢快。江出門後,曾目送之良久。

然後對郭嵩燾說,「京師求如此人才不可得」,繼而又說,「是人必立功名於天下,然當以節義死。」後來江忠源在太平天國起義時組織團練,英勇作戰,頗為悍勇。兵敗廬州後,投水自殺。

竟與曾國藩在初見之時所說的不差甚多,足可觀曾的超常識人之能。

曾國藩的幕府幾乎聚集了當時天下的英傑才子。為了留住他們,他不顧老臉,屢屢上書舉薦部下,為部下爭謀職位。他一生推薦過的下屬有千人之多,既有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等政治軍事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蘭、華蘅芳、徐壽等頂尖的科學家、學者。

胡雪岩--- 經商須懷仁,濟世惠民

紅項商人胡雪岩在杭州創辦「胡慶余堂國藥號」,是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中醫藥中的一朵奇葩。眾所周知的是,中醫藥業自古秘方為上,一旦製成藥品,一般人是很難辨認真假優劣的,故有「藥糊塗」之說。然而,胡慶余堂創辦之初,胡雪岩便親自立下了「戒欺」匾。

「凡百貿易均着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餘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願諸君心餘之心,採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

這就體現了胡雪岩創辦胡慶余堂的理念,以「仁」為本,以「濟」為任,以「誠」為基,精心調製慶余丸、散、膏、丹,濟世惠民。

那時,紅極一時的二品文官胡雪岩已經年過半百,擁有土地萬畝,白銀三千萬兩,為國內首富,產業遍及錢莊、當鋪、船務、絲綢、茶葉、軍火各業。而他對一個小小的藥號的經營竟然有着如此的仁義惠民的要求,不禁讓今人汗顏欽佩。

曾、胡二人成功的經驗,是在歷經官場、商場多重磨難之後提煉總結的,是中國千年傳統智慧的綜合運用,指出了每個人為人處世的應該學習的原則。

這句話已經成為官場和商場上的口頭禪了。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總會發現,很多官員也喜歡看曾國藩的各種書籍,可為何有些人卻越學越貪呢?

如果曾國藩還活着,肯定會嘲笑這幫烏龜王八蛋:這哪裡是在學我呀,分明是為自己貪污找藉口嘛!

曾國藩 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於講「道德」說「仁義」,對程朱理學推崇備至。太平天國進軍湖南時,被任命為幫辦團練大臣,在湖南舉辦團練。後來組建起一支具有正規軍規模的地主武裝團練——湘軍。咸豐四年發布《討粵匪檄》。 率湘軍出省作戰,為清政府收復失地。為了強化鎮壓力量,他主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立安慶內軍械所,製造新式槍炮。咸豐十年(1860年)任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