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4月19日) |
張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於彭城,是三國時期孫吳的一個重要的大臣。在《三國志》中張昭排列在吳國所有大臣之首。
張昭年輕時就已經以博學而非常有名氣。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召他為士,被張昭拒絕。陶謙認為張昭輕視他,因此將張昭監禁。後來受到朋友援救才被釋放。
東漢末中原動亂,張昭隨其他難民逃到江南,受到孫策的重用,官達長史和撫軍中郎將,孫策的領地上幾乎所有重要的事務都由張昭經手。孫策比張昭為仲父。
孫策死後孫權繼續重任張昭。張昭依然任長史。張昭在孫權面前敢於說出自己的意見,往往指責孫權做得不對的地方,對於孫權有良心的作用。但因此在孫權稱吳王後沒有獲得丞相的職位。張昭因此稱老退位,被封為婁侯,退居為《左傳》寫註解。
232年公孫淵在遼東反魏,向孫吳稱臣以為外應。張昭認為公孫淵必敗,因此反對孫吳對公孫淵的支持,沒有被孫權採納。結果公孫淵出賣東吳,殺了孫權派到遼東去的使者張彌和許晏。張昭因此退居不朝。孫權盛怒下下令用土封張昭的門,來表示他永遠不必出門了。張昭也用土從門內將門堵住,以表示他永遠也不打算出門了。後來孫權後悔他的做法,但又下不來台,因此打算逼張昭出門。他下令用火燒張昭的門。但這個辦法也沒有嚇倒張昭。因此孫權只好下令將火又撲滅了。最後孫權在張昭門前站立良久後張昭才在他的兒子的攙扶下出門與孫權和解。
《三國志》對張昭的評價是「昭容貌矜嚴,有威風……舉邦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