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印
張連印 |
張連印(1945年1月-),男,漢族,山西左雲縣人,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少將。
1964年入伍,在黨的培養下,經過部隊的淬鍊,從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放牛娃,成長為軍隊高級幹部。2003年退休後,選擇回到家鄉左雲縣張家場村植樹,至2021年已經18年,期間帶領團隊共植樹1.8萬餘畝、200多萬株[1],被人們譽為「當代愚公」「綠化將軍」。曾先後被表彰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全軍先進退休幹部」。2021年10月,中宣部授予張連印「時代楷模」稱號。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張連印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主要榮譽:時代楷模
人物經歷
張連印4歲時父親病故,6歲時母親改嫁,他是吃着百家飯、穿着百家衣長大成人的。
1964年3月,張連印入伍的那天,鄉親們把他扶上高頭大馬,一遍遍地叮嚀,把炒好的瓜子、煮熟的雞蛋塞滿了他的口袋,當兵幾十年來,張連印在每一個崗位上都成績斐然。他38歲就擔任了副師長,後來又當上師長、副軍長、省軍區副司令員,被授予少將軍銜。「沒有當年鄉親們的關照,就沒有我張連印的今天。當年在部隊報效國家,如今退休了總算有機會報答家鄉父老了。」
2003年10月,張連印帶着妻子離開石家莊,義無反顧地回到老家,開始了他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新戰鬥。他先後20多次到縣、市、省林業部門,諮詢專家,學習生態環境建設的有關知識和植樹造林防風治沙的辦法,並請省林業勘測設計院的有關專家,現地勘查設計,制定出了《張家場生態園林村建設總體規劃》。
從2004年春季開始,他就着手修路、通電、打井、修渠、平整土地、育苗,為大規模植樹做準備。啟動資金,很快就花光了張連印多年來的30多萬元積蓄。他只好向兒女們求援:大女兒一家將剛買的一套新房作抵押,貸款20萬元送到父親手中;兒子一家拿出10萬元支持爸爸;小女兒將3萬元轉業費和訂婚時公婆給的2萬元,一起拿給了父母。張連印又不辭辛勞,走訪部隊的老戰友,跑有關單位和金融部門,多方面尋求支持幫助,總算解決了資金問題。4年多的風餐露宿,4年多的含辛茹苦,4年多的甜酸苦辣,永吹衝鋒號的張連印終於獲得了碩果,荒山綠化面積達到3000餘畝。黃鸝鳥來了,杜鵑來了,狼和黃羊也出現在山裡。
人物事跡
張連印除率先垂範外,還幹了三件有口皆碑的事:
第一件事,從2003年至今,張連印先後籌措資金數十萬元,在家鄉的荒山、荒嶺上打了8眼機井,修了3500多米的水泥路,挖了3400多米長的灌溉渠,為村里綠化荒山打下了基礎。
第二件事,在荒廢的河灘上建成了300多畝的苗木繁育基地,將自己摸索出的適合家鄉自然環境的20多個樹種,育成樹苗近200萬株,提供給全村、全縣綠化荒山。「一個人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張連印當初回鄉造林,就是為了帶動大家共同來綠化荒山。
第三件事,將自己綠化荒山的經驗進行系統總結,使張家場村形成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種苗繁育基地、農業科技苑、村莊改造」的經驗在全縣進行了推廣。2007年7月,這個村被確定為山西省生態園林示範村。張家場村植樹經驗的推廣,使荒山綠化隊伍形成了百萬之眾,縣綠化工程、鄉綠化工程、村綠化工程、集體綠化工程、個人綠化工程,在塞外高原星羅棋布,方興未艾。
榮譽記錄
曾先後被表彰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全軍先進退休幹部」。
2021年3月,入選山西省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擬推薦對象。
2021年6月,被授予山西省「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中宣部授予張連印「時代楷模」稱號。
人物語錄
「植樹造林、防風治沙,是咱們國家的一項戰略工程,作為一個退休的老兵,[1]我想把植樹造林作為自己退休後的最後一個戰場。我一不要林權,二不要地權,30年後無償交還集體。」
參考文獻
- ↑ 「綠化將軍」張連印:青山寫忠誠,澎湃在線,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