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紀清,(別名; 炎黃、黃炎民)1941年6月出生)男性, 江蘇省江陰市祝塘鎮景陽村村民,是一位農民。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他擔任生產隊小五金廠等單位供銷員、企業負責人等職務。

1980年,出生貧苦張紀清憑藉自己掌握的養殖技術勤勞致富,有了積蓄,成為改革開放後鎮上首個萬元戶。蓋起了房子,準備建工廠開公司。但當他了解到周邊一些缺少家庭關愛的孩子無法上學和正常生活,便毅然改變初衷,決定把資金用來資助孩子們求學和生存。他認為炎黃子孫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幫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優良傳統,便身體力行,做了很多善事好事。

1983年擔任祝塘影劇院會計,80年代末在祝塘工業公司工作直至退休。

從1987年起,他二十多年用「炎黃」名義捐款、捐物,累計捐贈近3萬元,直到有一天向災區匯款突發腦梗暈倒,人們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1]


目錄

主要事跡

匿名捐款

1987年6月,張紀清利用出差的機會,把自己養殖地鱉蟲的1000元收入作為捐助款,從無錫市漢昌路「1439號」匯到了祝塘鎮黨委,附言「轉交正在籌建中的祝塘鎮敬老院,以此表示孝敬老人之心。」這是他第一次以「炎黃」的名字彙款。在當時,1000元錢相當於一個普通職工2年的工資收入。張紀清並不富裕,退休後的他月收入不足千元,包括78元退休金及500元失地農民補貼,當教師的老伴還有些退休金,兩口子一直生活儉樸,依舊住着過去的老房子。

此後幾十年,「炎黃」或「黃炎民」多次以虛構地址,從無錫、張家港、上海等地郵局向祝塘鎮敬老院、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革命老區、自然災害地區和中西部貧困地區捐錢捐物。無論是希望小學還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災區都曾收到過署名「炎黃」的捐款。他每年都化名「炎黃」,從不同的地方向敬老院、希望小學、地震災區匯款,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錢捐物、資助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孩子上學,還多次交納特別黨費。數額之巨,因無備考,難以統計。


發現炎黃

2014年11月,張紀清在向雲南魯甸災區匯去1000元善款後,張紀清突發腦梗暈倒在郵政儲蓄銀行,隨後被送到醫院。民警發現老人身上的三張匯款單據上寫着「炎黃」和「黃炎民」。炎黃」和「黃炎民」這兩個名字在公安數據庫里找不到,民警試着在網上搜索卻找到了眾多網上關於化名「炎黃」捐助江陰祝塘幸福院的事跡,以及江陰人尋找「炎黃」、學習「炎黃」的報道。這位老人,會不會就是網上這位「炎黃」呢,當把老人的照片通過手機傳到江陰祝塘鎮,得到證實後,這位讓無數江陰人牽腸掛肚 27年的好心人「炎黃」,這才終於被大家發現了。

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黃」。「炎黃」這個讓江陰人感動了27年、更是牽掛了27年的好心人,終於出現在了大家眼前。雖然清貧,張紀清卻27年(截止2015年)以「炎黃」的名義捐款、捐物,累計捐贈近3萬元,直到有一天向災區匯款突發腦梗暈倒,人們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行善動機

張紀清坦言,署名「炎黃」是不想讓被幫助的人有負擔,他說「我們做一點點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張紀清就是「炎黃」,這個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並一直支持着他。

「炎黃」曾通過公用電話打電話給江陰日報周末副刊部,向世人第一次披露了他多年化名行善的動機——「我們都是炎黃的後代,位卑未敢忘憂國,只有保持和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才躺在病床上的張紀清老人能振興中華。」同時,「炎黃」希望大家不要再費心尋找他了。

躺在病床上的張紀清老人見到來訪的眾人苦笑道:「我辛辛苦苦『潛伏』幾十年,沒想到還是『栽』在了警察手裡」,面對蜂擁而至的記者,張紀清一臉無奈,「我做的都是些小事,無非是堅持的時間長一點而已。」老人至此還是不願意公開身份,掛點滴的病單上寫的也還是「黃炎民」,他說,主要是不想以恩人自居,也不想讓被捐助人有心理負擔。

所獲榮譽

2015年2月27日,張紀清獲頒「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 張紀清獲頒「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 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

2015年,張紀清當選為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

人物評價

「感動中國」組委會給「炎黃」張紀清的頒獎詞: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秘密,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愿,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你為我們點燃。」


人物影響

1995年2月24日至6月30日期間,《江陰日報》周末版每期頭版推出一篇「尋找炎黃、學習炎黃」特別報道尋找「炎黃」。

「炎黃」的精神卻如星火燎原,在江陰紮根壯大,並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炎黃」,「炎黃」成了奉獻者的代名字。

20多年來,江陰市多次組織開展學習「炎黃」主題活動,弘揚「炎黃」無私奉獻精神;

祝塘鎮也為此專門成立了「炎黃陳列館」,表彰在「炎黃」精神影響下,不斷湧現的一批又一批樂善好施不留姓名的江陰「炎黃」。

江陰因10萬青年志願者遍布城鄉而被譽為「志願者之鄉」。

此前,「炎黃」的事跡也曾引起了央視、《工人日報》、《新華日報》、《報刊文摘》等媒體的聚焦,央視四套《走遍中國》欄目曾專程前來江陰拍攝了專題片《誰是炎黃》。


視頻

炎黃張紀清,感動中國人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