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淑芬認真鑽研業務,曾先後向朱家溍尹潤生鄭珉中周紹良張子高等老一輩專家學者求教,進步很快。五年庫房的工作,給張淑芬後來到陳列部搞陳列展覽研究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使張淑芬鑑定鑑賞文物有了實物的依據。[1]

張淑芬
出生 1939年
國籍 中國

目錄

人物成就

幾十年來張淑芬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中華文物精華》、《故宮文物大典》第四卷中的筆、墨、紙、硯概論的條目撰寫工作;發表了故宮收藏名硯的論文《中國名硯鑑賞》。完成中、日文翻譯校對工作;完成《全國出土珍品展》、《全國流散文物展》、《與美國翁萬戈合作「故宮文化」》等展覽圖錄解說的撰寫。出版了赴日展覽時所用的圖像論文集《中國古代文房四寶》、《清朝宮廷文化展》;參加第一、二屆《中華文物精華展》圖像及條目撰寫工作。出版了《古董鑑賞收藏叢書——文房四寶鑑賞及收藏》、《文房四寶鑑定》、《文房四寶鑑識》等專著和論文。2002年將完成故宮博物院收藏《藝術精品》六十卷之《文房四寶卷》三卷本的主編、論文及條目的撰寫工作。2004年將擔任中宣部和出版總署交予的《中國美術全集——文房四寶》五卷的主編、論文及條目的撰寫工作。[2]

張淑芬多次為青年講課,並指導他們調查研究,做好傳、幫、帶工作。為了培養人材,張淑芬盡張淑芬所能地為他們講授文物鑑定、鑑賞的知識,並主動給他們多提供條件和機會,鍛煉他們的工作能力。先後在院內外授課,計有:為上海復旦大學赴京實習生、天津文物公司培訓班、北京大學地質系、中國名硯研究會、北京教育學院文物班及全國各地海關鑑定員培訓班等。

張淑芬作為一名黨外高級知識分子,自1992年起,連續被選為市政協第八、九屆委員。1993年被聘為北京市政府特邀監察員,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陪審員。張淑芬已參加五批首都文明辦和糾風辦的聯合檢查工作。2002年1月,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人物簡介

張淑芬196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美術理論系,經過六年的學習,攻讀了幾十門史論課和專業課,畢業後分配到故宮博物院工作,這個地方使張淑芬所學到的知識有了用武之地。張淑芬在院內先後到過群眾工作部、保管部、陳列部工作直至退休。

工作情況

故宮工藝美術組是一個集多種學科的綜合組,當時組內缺少大學生,於是張淑芬被分配到這個組,從事文房四寶及竹、木、牙、角工藝類的陳列和研究工作。

2012年11月24日上午,張淑芬作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和央視《尋寶》欄目專家評委單國強、李宗揚組成的專家鑑定團陸續抵達金城古玩城和器藝術館,拉開了「金城古玩收藏鑑定大講堂」鑒寶活動的帷幕。

張淑芬熱愛本職工作,能以身作則,聯繫群眾做好各項陳列和科研工作,也勝任本職工作,有堅實的業務理論礎,較高的專業水平,而且成績顯著。張淑芬於1981年至1987年先後被聘為助理館員、館員、副研究館員,1988年任工藝組組長,1996年被聘為研究員。

數年來張淑芬完成了幾十個國內外大、中、小型陳列展覽,並出版了許多文物研究專著。在張淑芬獨立主持的文物陳列中,張淑芬採用各種布局、方式手段,大膽地把文房四寶的使用融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中,設置了「文人房」的陳列方式,真實具體地展現了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筆墨紙硯等文房用具的變化,使人們了解到它們從造型設計到生產製作的一套藝術傳統,進而發展成為獨立的藝術學科。展示文房四寶的作用在於,它能夠充分地讓人們認識到,琴棋書畫在張淑芬國文人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文房四寶則是琴棋書畫的基礎;同時,文房四寶又融合了書法、繪畫、雕刻、裝飾等各種藝術特色為一體,具有綜合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張淑芬提出了陳列展覽中應該體現筆、墨、紙、硯實居一切文化藝術之先,是一切科學文化先驅的論點)。由於陳列內容豐富,方式手段新穎,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得到社會的承認,領導的好評。

張淑芬與院內同志一起完成故宮系列陳列《歷代藝術館》的展出任務,這是張淑芬院長年的展覽,目的是通過展覽,體現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讓更多的人們了解中國源遠流

長的優秀傳統文化。張淑芬獨立完成其中的《文房四寶》的陳列、展覽任務,較出色地體現了陳列研究的成果。此外,張淑芬還與院內同志完成了國家文物局交辦的《第一屆文物精品展》。張淑芬負責展品的接送,布置文房四寶類,竹、木、牙、角類及雜項的陳列內容設計、圖像文字說明,並為大型圖錄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得到了國家文物局和院內的好評,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優秀展覽」,張淑芬也被評為先進個人。

張淑芬在1986年、1989年、1990年、1998年先後赴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完成陳列展覽和考察文化交流活動。赴美國迪斯尼舉辦《中國鐘錶展覽》,張淑芬負責鑑定文物,複製修理文物,場地內容美工設計,撰寫出版圖錄的文字說明。美國及各國觀眾通過展覽實物進一步了解中國,使中美文化交流有了良好開端。

赴日本東京及名古屋等地舉辦了《清朝宮廷文化展》,此展覽是以中國獨具特色的文房用具為主,綜合系統地展現中國文化內涵。通過展出「三希堂」的複製品,使國外觀眾看到中國皇帝的御用品,了解清代滿族帝王為了學習漢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尋求君臣之禮和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孜孜不倦好學成功的情形,從而了解了清代乾隆盛世的景況。展覽通過宣傳中國的優秀民族文化,為中日友好及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