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樹
張江樹,男,漢族,(1898-1989),是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1]。畢生致力於物理化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是我國早期物理化學學科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2],與黃子卿齊名,因而素有"南張北黃"之稱,為我國化學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培育了中國幾代科學技術人才。尤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始終如一地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為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傾注了畢生精力。
兩度出任華東化工學院院長[3] .
張江樹 |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原華東化工學院院長
別名 ---- 雪帆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中國江蘇省常熟縣
出生日期----1898年6月15日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物理化學教育、高等化學教育, 兩度出任華東化工學院院長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加州大學、哈佛大學
代表作品----《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
逝世日期----1989年10月8日
目錄
1人物生平 2簡歷 3考察我國化學技術發展的狀況 4任教 南京大學教務長 華東化工學院院長 5中國民主同盟 6潛心化學研究和編寫教材 7畢生從事教育 8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張江樹,又名雪帆。1898年6月15日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童年時代家境清寒,深感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因而克勤克儉、發奮求學。1910年,他考入上海龍門師範學校(上海中學的前身)。讀書時,更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從不放過學問上的任何難點和疑點,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高材生。191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南京大學的前身),1918年畢業後留校任化學助教,從此與化學結下了不解之緣。[1]
簡歷
1898年6月15日 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
1914年 畢業於上海龍門師範學校。
1918年 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1918-1923年 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化學助教。
1926年 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
1927年 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
1927-1949年 任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
1932-1943年 參與創建中國化學會,並於1941年-1943年當選為該會第八至十屆理事會理事。
1949-1950年 任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理學院院長兼化學系主任。
1950-1951年 任南京大學教務長兼理學院院長。
1952年 任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籌備委員會主任。
1952-1989年 任華東化工學院院長;1981年至1989年任該院名譽院長。
1989年10月8日 病逝於上海。
考察我國化學技術發展的狀況
20世紀初葉,我國的化學工業剛剛起步,道路艱難,張江樹十分關注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狀況。他利用受聘到廈門集美師範學校、上海松江縣第三中學等擔任化學教員的機會,考察我國化學技術發展的狀況。我國當時的化學工業多限於製造漆、鹼和一些無機鹽產品,不僅未能和我國歷史悠久的造紙術、製造火藥、發酵術等化學工藝技術相稱,和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則差距更大。張江樹深感我國化學技術太落後,化學技術人才太缺乏,逐步萌生了"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的思想。1923年,他考取公費赴美國留學,先在美國加州大學(插班四年級)讀化學,1924年又成為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生,兩年後獲得了哈佛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26年,張江樹懷着滿腔熱情回國,立志在化學領域中為祖國富強而努力。
任教
張江樹回國後,先後在光華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等校任教授。他治學嚴謹,講課概念清晰,實驗技術精湛,深受學生們的敬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他擔任中央大學化學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當時國民黨政府欲把學校遷往台灣,遭到張江樹等的斷然拒絕。為了護校,他參加了由進步教師組織的"校務維持委員會",積極支持進步的學生運動。置國民黨反動政府的迫害和要挾於不顧,表現了一名愛國知識分子的氣節。
南京大學教務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張江樹先後擔任了南京大學教務長、理學院院長,南京工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等職。當時他曾收到過國民黨特務寄來的裝有子彈的恐嚇匿名信,但他對黨、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堅定信念卻從未動搖過。
張江樹 |
華東化工學院院長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委任張江樹為華東化工學院院長,並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從此,他又為創建我國第一所高等化工院校付出了艱苦的勞動和心血。在教育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他帶領華東化工學院的全體師生艱苦奮鬥,勤儉辦學。從簡陋的教室、宿舍和實驗室開始,邊教學、邊建設,這一傳統使華東化工學院在上海高等院校中被視為勤儉辦學的標兵。他從學科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工作、學生教育直到行政管理,事無巨細都一一過問。在他的辛勤努力下,使華東化工學院在較短的時間內已初具規模,並於1960年10月被列為全國重點院校。"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然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和迫害,仍然盡力工作,設法減輕學校遭受破壞的程度。1978年張江樹恢復院長職務後,立即進行恢復整頓工作,使學校得到迅速發展。1981年起,因年邁多病他退出第一線,擔任華東化工學院名譽院長,但仍始終關注學校的改革和建設的進程。華東化工學院從一個單科性的學校發展成為今天這樣一所理工文並舉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凝聚着張江樹的半生心血。[1]
中國民主同盟
張江樹於1949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歷任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參議員、民盟上海市委委員和顧問。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他多年的宿願。張江樹曾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屆人民代表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第一至七屆人民代表。他十分關注高等院校的教材建設,曾長期擔任全國高等工科院校化學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和《辭海》化學分科的主編。
張江樹為發展祖國的教育事業和推進我國的化學科學,傾注了畢生的精力,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潛心化學研究和編寫教材
早在30~40年代,張江樹就在化學科學研究方面,取得過不少成果,曾發表"銅與鹽酸之化學作用"、"氯化亞銅在濃鹽酸中的濃度"、"陽起石的分析"、"用共鳴法測定電解常數及電矩"、"中國三電化學研究"等論文共10餘篇。但他清楚地認識到,要振興祖國的化學技術,關鍵是要培養出大批的化工人才。但是,當時的中國化工高等教育受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經濟和政治的嚴重影響,大學教學中幾乎全部採用外國教材。針對這一情況,張江樹在從事教學與科學研究的同時,開始致力於編寫中文教材。1945年,他編寫的《理論化學實驗》一書問世了,這是我國化學家編寫並出版的第一本物理化學教材。在此期間,他先後撰寫了《電池》、《化學教學法》、《高中化學》等數本教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江樹先後擔任許多行政職務,占去了他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他仍然關心着教材建設。他綜合分析了國家建設和各部門的科學發展中帶關鍵性和普遍性的問題,認為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一些重點研究項目,如原子能和平利用、抗生素、高聚物、石油等都和物理化學有着密切的關係,他認為物理化學對於充分運用自然財富、選擇最佳工藝過程及最有效地控制工藝過程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編寫一本能結合中國國情的物理化學教材。於是,他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資料,組織並領導了物理化學教材的編寫工作,並以"簡潔、精煉、清晰、明了"為新教材的特色。1959年,由他主編的《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一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成為我國第一部供工科大學使用的物理化學統編教材,它為以後高等院校化工教材的編寫奠定了基礎。
長期以來,張江樹還主持了教育部高等工科院校化學教材編寫委員會的工作,在普通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等化學課程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60年代,我國第一次系統地出版了工科化學的整套教材,這和張江樹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張江樹是中國化學會的創辦人之一。1986年,中國化學會在祝賀他從事化學工作50年時贈與的榮譽證書上寫道:"建會元勛,一代師表",正是張江樹一生業績的很好寫照。
畢生從事教育
畢生從事教育,培育了中國幾代科學技術人才
張江樹在從事高等化工教育的幾十年間,素以嚴以律己、治學嚴謹著稱。無論是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還是身受"四人幫"的殘酷迫害,他都能大義凜然、愛憎分明、堅持真理。"文化大革命"期間,張江樹雖然受到衝擊和迫害,但他堅信這只是一片烏雲,遮不住和煦的陽光。粉碎"四人幫"後,他曾賦詩一首以表達他的心情和志趣:"黍谷陽生幫會催,軍民同慶喜聯懷。揭開鬼臉窮千態,重換桃符第一回。團結最能除反側,啟先還得靠寒梅。百年大計須科技,老九中間培異材。"
無論對青年教師、研究生,還是大學生,在業務上張江樹都嚴格要求,他既強調理論教學,又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並親自為青年教師講解物理化學課程中的一些不易闡明的概念和為學生講授"熵"等一些較難的章節。張江樹對於物理化學中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有精闢的見解,他提出的"不可逆度"的概念,一直為華東化工學院物理化學教學所沿用。近年來,由於能量有效利用問題日益受到工程技術界的重視,"不可逆度"的概念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十分強調教學實驗,注重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訓練,要求青年教師、研究生和大學生自己動手,並不斷更新實驗內容及設備。他對學生要求很嚴格,他認為只有嚴格要求,才能培養出理論聯繫實際並具有工作責任心的人。
張江樹講課時,教室里總是座無虛席,甚至連走道上都坐滿了旁聽者。學生們都說:"張先生講課循循善誘、由淺入深、條理清楚、語言生動,聽他的課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華東化工學院曾經編寫過一本《物理化學》教材。當時已80歲高齡的張江樹,在審閱初稿時,逐字逐句地閱讀和推敲書中每一條原理和每一個公式的敘述和推導過程,初稿上留下了密密麻麻工整而準確的修改意見。他也十分注重高等院校的科學研究工作,不僅親自參加"重水"的研究項目,而且還倡議每逢校慶日舉行科學研究報告會,熱情鼓勵在研究工作中有成績的人員。
張江樹擔任華東化工學院院長的幾十年間,在各項工作中講究實效,反對誇誇其談;推行精兵簡政,反對機構重疊和人浮於事;講究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講究效率,反對公文旅行、相互扯皮及拖拉作風。張江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關心同志,但又剛正不阿,對不良風氣和行為敢於進行批評,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他題詞的"勤奮求實"的校訓,已成為華東化工學院全體師生的座右銘。他所創導的這種品質和他所培育的成千上萬名優秀化學化工人才,已經遍布在我國的化工生產和教育戰線上,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主要論著
1 張江樹.氯化鉈在鹽液中之濃度.美國化學會志,1925.
2 張江樹.銅與鹽酸之化學作用.中國科學會雜誌,1933,17(2).
3 張江樹.用共鳴法測定電解常數及電矩.中國化學會志,1933,1:107.
4 張江樹.氯化亞銅在濃鹽酸中的濃度.中國化學會志,1934,2:298.
5 張江樹.氯化亞銅在氯化氫乙醇溶液內之溶度(淡).中國化學會志,1934,2:307.
6 張江樹.電池.南京:鐘山書局,1934.
7 張江樹.氯化亞銅在氯化氫乙醇溶液內之溶度(濃).中央大學科學研究錄,1935,甲組2(2).
8 張江樹.陽起石的分析.中央大學科學研究錄,1936.
9 張江樹.化學教學法.1943.
10 張江樹.中國三電化學研究.中國化學會志,1944,(8):83.
11 張江樹.理論化學實驗.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
12 張江樹.高中化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2.
13 張江樹.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參考來源
- ↑ 中國化學家(33)|張江樹 ,動感化學, 2022-08-20
- ↑ 常熟鄉賢丨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首任校長、中國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奠基人 張江樹 ,梅塘, 2024-03-18
- ↑ 不知道他的都是假華理人,華理奠基人了解一下 ,小花梨,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