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朴桥天主堂

来自 千图网 的图片

张朴桥天主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著名教堂。座落于上海的根———松江古城区佘山镇。南临松江大学城,北靠风景优美的佘山。张朴桥是一个古老的大堂口,堂屋全为砖木结构,即房梁和圆柱都用优质木头做成的。堂体为中西混合型,像中国的皇宫,又像西方的十字形建筑,可容纳一千人左右。至于“江南第一堂”这个美称是怎么来的,已无从考证,但上海教区几件重大的事情,都起源于张朴桥。

目录

教堂简介

1773年耶稣会遭禁,到这时为止,这个修会在华传教,几乎已经二个世纪之久,在利玛窦神父立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教会,会士达到472人。由于礼仪之争,对传教事业产生不利影响。教宗克莱孟十四世(Clement XIV)命令取缔耶稣会,他们所辖的教会也渐渐衰落了。1814年教宗比约七世(Pius VII)又下令恢复耶稣会。大家都看到中国教会的需要,在天主圣神的推动下,1839年,南京教区(上海教区的前身)98名骨干教友聚会于松江张朴桥会口,由神父王若望、张西满带头,用白绢向教宗写请愿书,要求派遣主教和传教士来中国协助传教。次年,教宗额我略十六世派遣意大利人罗伯济(Louis de Besi)来华署理江南教务。1841年,耶稣会又派遣法籍南格禄(Got-teland Claude)、艾方济(Esteve Francois)、李秀芳(Brueyre Ben-jamin)神父乘“埃里戈纳”号来华,于1841年7月2日到达上海,由几名教友驾着一条小船把两位神父接到浦东金家巷。后来谣传集中在浦东的地痞流氓准备向收留外国传教士的金家巷,发动一次洗劫。于是艾方济神父先悄悄地转移到张朴桥,接着南格禄神父也于7月24日到达张朴桥。罗伯济主教于月底来到张朴与他们一起欢度圣依纳爵瞻礼。

1841年10月22日,罗主教把一直留在定海的法籍李秀芳神父召至上海,叫他在江南创办一所修道院,李神父随后就到了张朴与两位同会修士汇聚共商传教事宜: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信仰,首先要培养中国的传教士。中国教会是需要由中国人来传教。在天主圣神的光照下,他们经商讨决定,于1843年2 月,由李秀芳神父在张朴桥创办修道院,五月命名“圣母无玷圣心修道院”,招收第一批修生22人,他们从13岁到18岁,其中17名属江南教区,5名属山东教区。因当时此地有学校,而修院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于是修院就于是年七月迁址横塘(今上海教区骨灰堂所在地)。

耶稣会历来重视文化传教,看到当地的孩子都没钱读书,神父开始在张朴桥办学校,由于学生很多,神父忙不过来,就请村中热心女青年帮忙,有的教书、有的种菜。有很多从这学校毕业的女教友都终身献给教会,组成一束童贞花,奉献给天主,奉献给圣母。后来又有献堂会的修女(当时俗称“献堂会先生”)来帮忙,她们修女住一座平房,另一座平房是学校。后来因学生众多,又在前方盖了三层楼房,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烧光了。现在只剩一座大教堂和一座神父楼。

1844年,法籍耶稣会会长南格禄神父来到佘山勘测地形,看到这里九峰起伏,佘山环境幽静别致,是休养祈祷的好地方。万万没有想到南会长于 1856年积劳成疾,离开人世,安息主怀。1863年鄂尔璧会长继承南格禄神父的遗愿,在西佘山购置了整个山顶和山的南坡。在山腰建造了五间平房,供神父疗养祈祷之用。中间一间为小堂,设有祭台和圣龛,供有圣母像,专为到这里休养的传教士过宗教生活所用。那时,在佘山附近地区的张朴桥教友也纷纷来到这所小堂里来参与弥撒;继而在山顶造六角亭一座,供圣母像并建有祭台,所供圣母像为中国修士刘必振(字德斋)摹仿巴黎“胜利母后像”绘制的,改称“进教之佑圣母”奉为佘山主保,以每年5月24日为佘山进教之佑瞻礼日。随着参与弥撒的教友人数不断增加,教堂的建筑和宗教设施也逐渐扩大。才成为今日的佘山朝圣地。今天的山顶圣母大堂是于1925年开始兴建,逾十年落成,号称远东第一圣殿。

1955年以后,神父集中学习,张朴桥教堂停止了宗教活动,教堂和附属用房被移作他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教堂房产归还给教会,并由教会修缮一新。经修复于1993年12月8日开堂,由金鲁贤主教主持开堂弥撒,佘山本堂龚秋生神父参礼。这一天是张朴桥的本堂瞻礼,同时还有二位圣母献堂会的修女在此宣发初愿,张朴桥是奉圣母无染原罪为主保,自开堂以来,每个星期六下午2:00有佘山的神父来做弥撒,目前有二位修女在这里服务。今年是圣体年,教友每天来堂里拜圣体、拜苦路、念玫瑰经、学唱歌,平日也有不少教友来堂里拜圣体、念玫瑰经。有时其他堂区的神父带教友来拜圣堂。

现任本堂:李方圆神父

弥撒时间:每周六下午两点

联系方式:地址:上海松江区佘山镇张朴桥天主堂 邮编:201602 电话:57651502

交通路线:上佘、南佘、松青、松重线到张朴桥下车

基督教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一些奴隶和贫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于1~2世纪开始流传。罗马帝国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后,教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罗马一地就有30余座。5 至 10 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建筑,主要的类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罗马建筑作为礼拜仪式之用,没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将罗马的巴西利卡改为教堂。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

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彼得教堂。

参考文献

  1. 早期基督教美术,豆丁网,2012-08-06
  2. 教堂建筑风格简简史,搜狐,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