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敏 (京剧演员)
张慧敏[1],京剧演员,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
现为河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荀派”艺术研究室成员。
1981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京剧表演专业。主工花旦、闺门旦。同年分配到河北省京剧院工作。
曾师从李艳秋、齐兰秋、刘淑文、周长云、王德新等名师。
1985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为师,宗“荀派”艺术。
现为河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荀派”艺术研究室成员。
先后在多出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从艺以来,致力于京剧表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她扮相俊美、身段洒脱、表演灵活、善于用眼神和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善于以声情并茂刻画人物性格。以其鲜明的艺术特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省内“花旦”行业中的佼佼者。
目录
艺术经历
张慧敏的妈妈是一位评剧演员,这让她从小就对艺术有一种特别的灵性和感悟。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的她,还经常在爸爸的要求下,当众表现自己的艺术天分。正是张慧敏的天分让她最终走上了艺术之路,成为一个优秀的京剧演员。
1975年6月的一天,正上高中的张慧敏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河北省艺术学校的招生简章时,并没有意识到她的人生也许就会因为这份招生简章发生巨大的变化。张慧敏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当时以为是美术之类的招生,并没有仔细看。几天后,我的同学孙艳芳跑来告诉我,河北艺校来招生,她替我报了名。我当时就很惊讶地问她,不是搞美术的吗?她告诉我不光是美术,还有京剧呢。我当时心里就一震,始终埋在心底,不敢奢望的演员梦,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
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几乎被八个样板戏占据,对于其中的唱段,时常在做饭的时候,边拉着风箱边学唱。由于不会用小嗓,常被妈妈调侃“像踩了鸡脖子”。可小慧敏并不觉得难堪,只管自顾自一边拉风箱一边唱,并乐在其中。现在,张慧敏的才艺终于有了充分展示的机会。艺校招生的考场就设在承德市评剧团。初试和复试时,老师出的题目张慧敏都顺利完成了。连从没接触过的钢琴试唱、练耳、拍节奏、模仿动作,她都一一顺利完成。从招生老师脸上的微笑,张慧敏看到了希望。果然,她顺利通过了考试,进入了体检。和她参加体检的还有一名男生,由于男生体检未过,张慧敏成了承德地区八百名考生中唯一获胜者。被省艺校录取,张慧敏离实现自己的梦越来越近了,她暗自下决心要在艺术之路上干出个样儿来。
正是这个决心,支撑着张慧敏以后的艺术发展。她们这一批学生都是变声后招进艺校的,所以年龄偏大,虽然个个都有副好嗓子,可是练起功来却很吃力(张慧敏入校时已经十六岁了)。张慧敏是个不甘落后的人,每天练功非常刻苦,常常晚上偷偷跑到排练场练功。不到半年,她的基本功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张慧敏先后学了现代戏《红灯记》、《平原作战》,传统戏《打焦赞》、《打渔杀家》、《断桥》、《卖水》、《拾玉镯》、《贵妃醉酒》、《龙凤呈祥》、《红鬃烈马》等剧目,并先后师从李艳秋、齐兰秋、刘淑文、金雪芹、何郡英等。在五年(三年毕业,进修两年)的艺校生活中,张慧敏学习了不同行当的人物角色,得到了全面培养,奠定了较宽的戏路。除了自己的本工之外,也兼演一些相邻的行当,为她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通过这些传统剧目,张慧敏得天独厚的表演天赋得到了全面的展示:杨玉环的雍容华贵,白素贞的坚贞执著,孙玉娇的娇羞善良,杨排风的英武顽皮,红娘的机智正义等,无不经过张慧敏的表演灵动飞扬起来。
1981年,张慧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了河北省京剧院,开始了艺术人生的重要里程。一进团,张慧敏就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重视,排演了新编戏《东陵盗宝》、《赶女婿》,并进京演出。这对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她珍惜每一次的演出实践,并且每天刻苦练功,在唱念做等方面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工夫。每一段唱腔,既保证字正腔圆、韵律韵味的纯正,又注重状物达情;每一段念白,都力求声韵准确、善于变化;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符合人物、生动传神。同时,她还认真分析剧本、研究人物,不断突破自我,艺术水平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几年的时间里,她先后主演了《血溅乌纱》、《吕布之死》、《人鬼鉴》、《三喜图》、《金玉奴》等多出大戏,并且每走一个台口都能担起主要演员之责。1985年,为了能使自己的表演艺术更上一层楼,她又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为师,学习荀派艺术,专工花旦花衫,并学习了荀派名剧《红娘》、《红楼二尤》、《花田错》、《勘玉钏》等,在表演艺术上有了更大的进步。
为了追求艺术,张慧敏迟迟未要孩子。直到1987年,张慧敏终于决定做妈妈了。可没想到,生产后她的嗓子出了问题,一唱高音就炸,检查声带却并没问题。有一次演出《红鬃烈马》中的代战公主,台下竟然响起了倒好,张慧敏觉得无地自容。直到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慧敏仍然能感觉到阵阵冷意:“那会儿我的心理负担特别重,自信心也没了,仿佛从顶峰一下跌入了谷底。我开始惧怕登台,甚至萌生出改行的念头。但是要脱离那个曾寄予我无限希望和梦想的舞台,我又怎么舍得?我眼前耳畔又不时萦绕着领导、师父期盼的目光和关怀的话语。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不能辜负师父对我的希望,更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培养。既然声带本身没什么问题,那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开始不知疲倦地找老师,寻求科学的发声方法,每天坚持调吊嗓、找发音位置,不管团里大活小活,只要能上台,我都不会放过,以此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张慧敏终于找到了在舞台上能够运用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嗓子不但恢复了,甚至比原来还好。随后张慧敏的人生之路步入了正规,先后夺得第四、第五届河北省戏剧节演员一、二等奖,全国电视星光二等奖,河北省广播电视一等奖。参加了三十多次河北电视台戏曲栏目的录制。2000年参加荀慧生百年诞辰纪念演出,受到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受到朱镕基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但她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向着心中那个更高的目标跃进。
张慧敏心中那个更高的目标是中国戏剧梅花奖。为此她想了很久,决定排演《珍妃》。没想到中间经历了很多曲折,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出戏才排演成功。张慧敏回忆说:“创作这出《珍妃》是我多年的梦想,我早就想排这出戏,也想以这出戏申报中国戏剧梅花奖。所以,我拿出为儿子上大学积攒的学费,准备排演这出戏。但是没想到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在排演的过程中一直困难重重。最后在省文化厅各级领导和省京剧院裴艳玲院长等人的支持下,这出戏总算排演成功了,并且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2004年11月13日,《珍妃》一剧在石家庄人民会堂演出,由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向全国现场直播。张慧敏又于12月底进京角逐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出了《珍妃》,折子戏《红娘》、《断桥》、《小上坟》。精彩的演出,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多年梦想,如愿以偿。她荣获了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年,《珍妃》一剧荣获第六届河北省戏剧节一等奖。
主演的剧目
《红灯记》《打焦赞》《卖水》《拾玉镯》《断桥》《贵妃醉酒》《龙凤呈祥》《秦英征西》《红娘》《红楼二尤》《金玉奴》《勘玉钏》及大型新编清代故事剧《珍妃》等。
荣誉
曾荣获河北省第五、第七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
河北省第七届戏剧“百花奖”戏剧理论一等奖
河北省广播电视一等奖
全国“星光”电视一等奖
中国戏剧“梅花奖”
参考文献
- ↑ 张慧敏:为京剧不惜一切新浪网,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