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三下鍋(巴陵)
作品欣賞
張家界三下鍋
張家界,在世人眼裡,都流連在山水風光中,很少有遊客來詢問它的飲食,等享受完山色後,才有人想到在張家界吃點什麼來安慰自己的胃。 張家界按飲食習慣劃分,與湖南的辣椒飲食有些區別,更偏向大武陵山脈的山居飲食,與渝黔鄂邊陲相似。張家界有濃厚的土家族特色,又融入湘菜的辣和土家的臘酸醃諸味,風味獨特。
土家人好辣,用辣椒開胃健脾助消化,喜歡煎辣椒、油炸辣椒、干炒辣椒、酸辣椒、醬辣椒等食物,常在菜里加入花椒、山胡椒等香料,增加菜的辛辣。 到張家界旅遊,看到滿大街都掛着三下鍋的牌子,卻不知是什麼東西,更沒有人把它與吃聯繫起來。作為食客和遊客的旅遊者,遊玩的目的是增長見識,看完張家界的山水,不吃三下鍋,那將只享受了張家界的一半文化,也會終生遺憾。 張家界三下鍋是張家界土家族文化的縮影,代表土家族人的風土人情,代表土家族人的家族家庭觀念,代表土家族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態度,想了解張家界、熟悉張家界,首先要熟悉土家族和三下鍋及三下鍋的深厚文化內涵。在張家界吃土家八大碗、土家十大腕,很多遊客覺得吃到了土家族菜餚的精華,這絕對沒錯。有些遊客還慶幸沒有去吃底層人民吃的三下鍋,其實土家八大碗、土家十大腕的主菜就是三下鍋,只是把它的名字改為和菜,說得非常的文雅。 在張家界,問三下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說和菜,那是文化人的專利。 三下鍋是種方便的乾鍋,最有張家界本土特色。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在我國東南沿海大肆襲擾,朝廷多次派兵抗倭,都慘敗告終。尚書張經上奏朝廷,請征湘鄂西土家族士兵平倭,明世宗准奏,派經略使胡宗憲督辦此事。永定衛茅崗土司覃堯之與兒子覃承坤及桑植司向鶴峰、永順司彭翼南、容美司田世爵等奉旨率兵出征,恰好趕上年關,覃堯之深知一去難返,決定與親人過最後一個年,下令提前一天過年,用蒸甑子飯、切砣子肉、斟大碗酒做過年食物,因為時間緊促,來不及準備許多菜蔬,土司家廚把臘肉、豆腐、蘿蔔一鍋煮,做成土家族的第一碗「合菜」,後來慢慢演變成現在的三下鍋。士兵上前線後,很快打敗倭寇,收復失地,世宗親賜匾額。 現在的三下鍋選材更加廣泛,增加了張家界特有的酸蘿蔔、霉豆腐、酸菜做開胃菜,把肥腸、豬肚、牛肚、豬腳、豬頭肉等多種食材做為備選。張家界現在的三下鍋,菜品根據客人的喜好搭配,人數多,食材也多,種類不斷增加,吃起來味道非常不錯。 正宗的三下鍋在正規的酒店吃不到,只能在小店吃,才能吃出它的風味。
張家界最有名的三下鍋有鳳灣橋頭的胡師傅三下鍋、鳳灣路口的軍哥腸子館、永順酸菜羊肉館、紫舞路紅旗賓館附近的李師傅脆肚店四家,天天爆滿,座無虛席。[1]
作者簡介
巴陵,男,原名:方八另,職業書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