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修(五斗米道)


張修(五斗米道)

張修,五斗米道傳播者。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駱矅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就是說,在張角傳播太平道的同時,張修也在傳播五斗米道。   

目錄

生平

張修,號損之,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家金陵(今南京)。性狷介,自辟三徑於鵞峯寺側,常獨坐鐘樓,閉戶不聞聲息。遐想雲外,肅然吮筆,作畫不凡。工山水、花草、蟲鳥,更好圖繪藕花。嘗戲畫春燈謎,別有風趣。《櫟園讀畫錄、畫傳編韻、圖繪寶鑑續纂》

主要貢獻

《三國志·魏書·張魯傳》注引《典略》說:熹平中,妖賊大起,三輔有駱矅。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駱矅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就是說,在張角傳播太平道的同時,張修也在傳播五斗米道。[1]

張修,巴郡人,五斗米道一支。張衡死後,他利用身為巴人的有利條件,活動於巴郡漢中一帶,發展自己的力量,史家特地將他與張角並列在同一地位。張修五斗米道所持的道法與張角基本相同。《後漢書·劉焉傳》注引《典略》說: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太平道師持九節仗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病或自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雲不信道。

修法略與角同,加施靜室,使病人處其中思過。又使人為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號』奸令』.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字,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故號』五斗米師』也。實無益於療病,但為淫妄,小人昏愚,競共事之。后角被誅,修亦亡。

及魯在漢中,因其民信其修業,遂增飾之。《後漢書·靈帝紀》注引《漢靈、獻二帝紀》也說:巴郡巫人張修療病,愈者雇以五斗米,號為五斗米師。從以上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五斗米道在張修時的組織管理比張陵完善得多了。在張修的五斗米道組織中,已有一套初步的教階系統,除了信徒外,已有神職人員和簡單的教制,分管不同的教務。神職人員中有奸令、祭酒、鬼吏。入道較久者稱奸令和祭酒,管理一般的鬼吏。祭酒主講《老子五千文》,鬼吏施行符水療病的法術。張修在符水治病方面,是將病人的姓名和服罪的意思一式三份寫成文書,祈禱於三官.所謂三官,即指來源於古代神話的天官(天帝)、地官(地只)、水官(水神)三神。

古代有的神話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這實際上是種原始留傳下來的巫術,張修承襲此說為人治病。此外,張修還首設靜室,使病人處其中思過.關於靜室,也叫靖室,陸修靜在《道門科略》說:奉道之家,靖室是致誠之所。其外別絕,不連他屋。其中清虛,不雜余物。開閉門戶,不妄觸突。灑掃精肅,常若神居。唯置香爐香燈章案書刀四物而已。

必其素淨,政可堪百餘錢耳;比雜俗之家,床座形象幡蓋眾飾,不亦有繁簡之殊,華素之異耶。設立靜室這個制度,始於張修。

張修對五斗米道組織的完善,使五斗米道有了很大的發展,為張魯在巴蜀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組織準備了條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