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葉榕
異葉榕 |
中文名稱:異葉榕 拉丁學名:Ficus heteromorpha Hemsl. 科:桑科 屬:榕屬 |
異葉榕,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8~15米(灌木高2~6米)。樹皮紅褐或灰褐色;小枝光滑,或具銹色硬毛;嫩枝有白色乳汁。單葉互生;具柄,紅色;葉片形狀變化較大,琴形,闊披針形、長圓形、倒卵形或琴形等,有時疏生短剛毛;葉脈紫色,有基生三出脈。隱頭花序腋生,無梗,球形,徑6~8毫米;花極小,生花托內。隱花果球形或卵形,紅色,光滑,頂端凸起,紫色或紫黑色。其果實可入藥。[1]
目錄
信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組:無花果組
系:蔓榕系
族:榕族
目:蕁麻目
亞 系:蔓榕亞系
亞 屬:無花果亞屬
亞 科:波羅蜜亞科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亞 組:無花果亞組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紅褐色,節短。
葉多形,琴形、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2-7厘米,先端漸尖或為尾狀,基部圓形或淺心形,表面略粗糙,背面有細小鍾乳體,全緣或微波狀,基生側脈較短,側脈6-15對,紅色;葉柄長1.5-6厘米,紅色;托葉披針形,長約1厘米。榕果成對生短枝葉腋,稀單生,無總梗,球形或圓錐狀球形,光滑,直徑6-10毫米,成熟時紫黑色,頂生苞片臍狀,基生苞片3枚,卵圓形,雄花和癭花同生於一榕果中;雄花散生內壁,花被片4-5,匙形,雄蕊2-3;癭花花被片5-6,子房光滑,花柱短;雌花花被片4-5,包圍子房,花柱側生,柱頭畫筆狀,被柔毛。瘦果光滑。花期4-5月,果期5-7月。[2]
產地分布
分布西南、華南、華東及湖北、湖南、河南等地。[3]
生長習性
生於低山區林下半陰處。分布西南、華南、華東及湖北、湖南、河南等地。[4]
主要價值
莖皮纖維供造紙;榕果成熟可食或作果醬;葉可作豬飼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