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厦门岛

厦门 / 五缘湾 /
图片来自福建海峡旅游网
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
      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

面积    157.76平方公里

人口    115.2万人(西元2018年)

语言    闽南语

族群    汉族闽南系

海岸线   234公里

最高点   云顶岩(海拔339.6公尺)

厦门岛又称“鹭岛”,原名“嘉禾屿”。位于福建南部的海湾。明朝依据“厦门城”命名厦门岛,隶属泉州府。

因填海造地使面积扩展到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屿),岛上仅有的两个最大的内海湾分别是五缘湾筼筜港(因围海造地现称筼筜湖)。厦门岛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岛上有厦门较早的商业和政治中心,辖区湖里思明是厦门市六区中唯独没有连接大陆的市辖区。

岛上最高的山峰是云顶岩,海拔339.6米。

厦门本岛与海沧半岛之间的海域称为厦门西港,是进出厦门的贸易船只停泊的最早港口。

厦门岛的西南部由于周边土地稀缺,所以周边道路不少是劈山穿洞和填海造地建成的。岛上东北部著名的环岛路、五缘湾,是厦门主要的旅游区之一和中央商务区。

厦门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万吨级船舶不受潮汐影响可自由进出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

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是大陆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也是大陆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是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

思明区是厦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于厦门市南部(含鼓浪屿全岛)。

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厦门海港、空港,厦门岛陆上通道高集海堤、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海沧海底隧道及翔安大桥均在湖里区。

厦门岛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地方上通行闽南语之厦门话。

目录

历史

自古以来,厦门为中国东南沿海的海防要地,原属同安县。元、明时期为防日本倭寇侵扰,在此设立防哨。

  • 晋太康三年(西元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泉州、厦门、漳州、莆田四市地,县治在今日的泉州市南安丰州镇。
  • 后晋天福四年(西元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属泉州府。
  • 五代十国闽国龙启元年(西元933年)正式置县。
  • 明洪武二十七年(西元1394年)始筑“厦门城”。
  • 清顺治七年(西元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清顺治十二年(西元1655年)在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置思明州。
  • 清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废。清代开始,隶属福建兴泉永道。
  • 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从兴泉道管辖下设台厦兵备道。
  • 康熙二十五年(西元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
  • 清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起属于兴泉永道,兴泉永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永春州、大田县,道台自泉州移驻厦门。
  • 清光绪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
  • 民国元年(西元1912年),撤府,兴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国3年(西元1914年)改名厦门道,管辖厦门、莆田、泉州和大田县。 民国元年(西元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4月28日,思明县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福建军政府,9月升思明府,旋废,西元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西元1914年改名厦门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大田县)。
  • 西元1933年设厦门市,同安县和厦门市隶属兴泉省,兴泉省辖今泉州、莆田、旋改厦门特别市。
  • 西元1973年9月,归隶厦门市[1] 至今。

交通

岛上主要交通有南北通向的成功大道环岛干岛环岛路、嘉禾路及东西走向的仙岳路、湖里大道等。还有从第一码头到同安集美公车捷运系统。铁路起点厦门站、海上航点五通码头、东渡码头与空中航点高崎国际机场也都坐落于本岛。

参考文献

  1. 厦门Xiaman,福建海峡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