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雄
龐雄 |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
民 族 :漢族 職 業 :革命家 信 仰 :三民主義 出 生 地 :廣東吳川 出生時間 :1891年 去世時間 :1911年 主要成就 :參與籌備廣州起義 |
龐雄(1891—1911),廣東吳川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 早年由族人龐玉輝介紹,投入廣東新軍,隸屬炮兵,秘密從事革命活動。
- 1909年,與倪映典等人策劃廣州新軍起義。
- 1910年春起義失敗,龐雄赴香港,又東渡日本,歷經南洋各島,與革命黨人聯絡,準備再舉。
- 1911年初由日本歸國,參與籌備廣州起義,主管往來文件。4月27日黃花崗起義爆發,龐雄隨攻督署,因寡不敵眾被俘,壯烈犧牲。安葬於廣州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1][2]
目錄
人物話題
人物經歷
1909年(宣統元年)冬,龐雄與倪映典等策劃廣州新軍起義。1910年春起義失敗,赴香港,又東渡日本,歷經南洋各島,與黨人聯絡聲氣,準備再舉。1911年初由日本歸國,參與籌備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主管往來文件。4月27日起義發動後,隨攻督署,搜兩廣總督張鳴歧不得,又復衝出,轉戰達旦,且戰且走。目睹革命黨人死傷過半,誓不獨生。29日被俘,直認革命不諱,遂遇害。葬於廣州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在清吏的審訊中,龐雄神色坦然,承認自己是革命黨,痛斥官場腐敗,講罷,龐雄仰面哈哈大笑,清吏問他是否後悔,龐雄朗聲說:「我視死如歸,立志已久,只恨一死未足以盡責。」就義前,清吏見龐雄年輕英俊,為他惋惜,龐雄聽後,哈哈大笑道:「我行吾天職以救同胞,若夫成敗則天也。誰無一死,何惜有之。」從容就義。
為
更好地紀念龐雄這位革命烈士,吳川市在舉行泥塑節期間,在吳川民間雕塑園裡塑造了龐雄的水泥塑像,讓人們瞻仰和永記龐雄的功勳。
2007年是辛亥革命「3.29」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96周年。3月29日,廣東省、廣州市各界人士在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前隆重舉行了紀念活動。
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為推翻滿清政府,在廣州舉行起義。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中國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着生命危險將散落街頭的72具烈士遺骸收殮,,安葬於廣州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在這七十二烈士當中有一個吳川籍革命黨人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