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文名: 府

拼 音: fǔ

部 首: 廣

倉 頡: iodi

鄭 碼: tgnd

筆 順: 41332124

字 級: 一級字、常用字

平水韻: 七麌 上聲

注 音: ㄈㄨˇ

總筆畫: 8

部外筆畫: 5

四角碼: 0024₀

98五筆: owfi

86五筆: ywfi

統一碼: 基本區 U+5E9C

結 構: 半包圍結構

,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讀作fǔ,最早見於金文。其本義為收藏文書、財貨的處所;「府」由文書可引申為官署、政府;儲藏有聚集的意思,從這個意義引申,其他一些有聚集意義的處所也可以稱做「府」;「府」還有達官貴人的住宅、對別人住宅的敬稱等義。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1]

目錄

文字源流

府,形聲字。從廣,付聲。「府」在金文中上面像一座房屋的屋脊,下面是一個寶貝的「貝」字,本義為收藏文書、財貨的處所。戰國文字中或追加「貝(繁體)」為形符,表明府為收藏財貨之處。又戰國文字作偏旁之「貝(繁體)」字往往省作「目」,故又寫作圖A、圖B等形;或又省去形旁「廣」,寫作圖C形;作偏旁之「廣」往往與「宀」字互作,故又上部又可寫作「宀」。篆文、隸書、楷書承戰國文字形而來。

說文解字

文書藏也。從廣,付聲。方矩切。 註:臣鉉等曰:「今藏腑字俗書從肉,非是。」  

說文解字注

府,文書臧也。 文書所藏之處曰府。引伸之爲府史、胥徒之府。《周禮》:「府六人,史十有二人。」注云:「府治藏、史掌書者。」又大宰,以八法治官府。注云:「百官所居曰府。」 從廣。付聲。 方矩切。古音在四部。    

康熙字典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𠀤音甫。《說文》:文書藏也。《周禮·天官》:府六人。註:治藏,史掌書者。又: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註:治藏,藏文書,若今起文書草也。 又《玉篇》:府,聚也。藏,貨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谷為六府。《禮·曲禮》:在府言府,在庫言庫。註:府謂寶藏財賄之處也。 又掌財幣之官皆曰府。《周禮·天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 又《地官》:泉府。 又《春官》:天府。《前漢·食貨志》: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註: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 又《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澤之稅,以給共養。 又《廣韻》: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前漢·趙禹傳》:文深不可居大府。《蜀志·諸葛亮傳》:開府治事。 又《韻會》:唐制,為大州曰府。《唐書·地理志》:州府三百五十八。 又《韻會》:州名。漢屬太原,魏置嵐州,後唐立府州。《前漢·禮樂志》: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 又姓。《風俗通》:漢有司徒掾府悝。 又與腑通。《周禮·天官·疾醫疏》:六府,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以其受盛,故謂之為府。 又《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飮食所聚,謂之六府。 又與俯通。《列子·周穆王篇》:王府而視之。  

韻書集成

參考來源

  1. [1],智房 ,

[[Category: 000 總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