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縣
廣水市湖北省東北部,隨州市代管。位於桐柏山脈東南麓,大別山脈西端。東部與大悟毗連,南部與安陸市、孝昌縣相鄰,西部與隨州曾都區交界,北部與河南省信陽市接壤,自古為南北交通要衝,"鄂北門戶"。東西57.5公里,南北長78.75公里,總面積為2675平方公里,人口93萬。轄20個鄉、鎮、辦事處,以及1個省管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駐地應山街道。
因有中國八大名關之一的武勝關而名揚四海。自南北朝置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境內有徐家河、三潭兩大4A級景區及中華山、大貴寺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是鄂豫物資重要聚散地,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1]
目錄
建制沿革
春秋時期為貳國,後為楚所滅,即屬楚地。
秦屬南陽郡隨縣地。
西漢屬江夏郡黽縣地,東漢分屬江夏郡黽縣、平春縣地。
三國屬魏義陽郡平春縣、黽縣地。
西晉分屬江夏郡黽縣、義陽群平春縣、隨郡平林縣,東晉改平春為平陽縣。
南北朝時期,劉宋析隨縣置永陽縣,隸司州隨陽郡。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在應濃山(今印台山)置應州,又置平靖郡領永陽縣。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省平靖郡,應州領平靖、永陽二縣。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永陽為應山縣。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廢應州,省平靖縣入應山縣,隸安陸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置應州,領應山、禮山二縣。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廢應州,省禮山縣入應山縣,屬淮南道安州。
北宋屬荊湖北路德安府,開寶年間(公元968-975年)廢吉陽縣,吉陽山以北併入應山縣,至此應山疆域基本固定。
元隸隨州,並屬荊湖北路德安府。
明仍隸隨州,並屬湖廣行省德安府。
清初屬湖北布政司漢黃德道德安府,仍隸隨州,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直屬德安府,不再受隨州管轄。
民國初年屬湖北省江漢道。
1927年裁道,直屬湖北省。1932年屬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36年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革命戰爭時期,自1931年起,境內先後建有阪孝北縣、應山縣、應北縣、應南縣、安應縣、應隨縣、羅禮應縣、禮應縣、信應縣(信南縣)、禮南縣、隨南縣、信應隨縣等革命政權。
1949年3月30日,應山解放,5月,恢復應山縣建置,屬孝感專區。
1959年12月,撤銷孝感專區,改屬武漢市。
1961年6月,地市分治,復屬孝感專區(1970年5月改為孝感地區)。
1988年12月,撤銷應山縣,設廣水市,以京廣鐵路上鄂北重鎮廣水改名。
1993年4月,撤銷孝感地區,設孝感市,代管廣水市。
2000年7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湖北省設立地級隨州市的通知》(國函[2000]80號)和《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設立地級隨州市的通知》(鄂政發[2000]38號),廣水市由孝感市代管變更為隨州市代管。[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明嘉靖年間設2鄉9村。清康熙十二年(1673 年)設東西南北4鄉50個村,同治年間改劃為52會。民國年間,1928年設東南西北中5鄉區,1932年又改為6區100聯保、748保、7754甲。1936年又改為4區53鄉鎮、737保、7017甲。1946年設29鄉鎮316保4625甲。1948年改劃為東西南北囚區轄19鄉鎮。解放後,1949年5月設10個區。1950年廢除保甲,改為村組,改劃為城關、廣水2鎮8區151鄉。1953 年改劃為2鎮9區168鄉。
1979 年改劃為2鎮13個人民公社,下轄63個管理區521個生產大隊4645個生產隊。1983 年設區建鄉,設城關、廣水、馬坪三 鎮,城郊、廣水、楊寨、陳巷、長嶺、余店、關廟、郝店、吳店、蔡河10個區,下轄56個鄉,5個鄉級鎮,552個村,4392個村民小組。1987年撤區並鄉,改劃為14鎮9鄉。1988年12月撤應山縣設廣水市,下設廣水、十里、應山3個辦事處,東室、楊寨、陳巷、平林、長嶺、馬坪、余店、關廟、吳店、郝店、蔡河、平靖關12個鎮,漿溪店、花山、興隆、寶林、城郊、駱店、太平、李店8個鄉。不久,撤銷平靖關鎮併入蔡河鎮,撤銷漿溪店鄉及花山鄉分別併入吳店鎮、郝店鎮。
區劃詳情
廣水市共轄3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4個鄉,共17個鄉鎮辦事處,中華山、大貴寺、花山3個國營林場及三潭風景區和廣水經濟開發區,556個村民委員會,3701個村民小組,47個居民委員會,131個居民小組。包括:應山街道、廣水街道、十里街道、武勝關鎮、平林鎮、長嶺鎮、陳巷鎮、楊寨鎮、關廟鎮、余店鎮、蔡河鎮、吳店鎮、郝店鎮、馬坪鎮、興隆鄉、城郊鄉、李店鄉、太平鄉、駱店鄉、寶林鄉。[3]
地理環境
位置
廣水市位於湖北省北部偏東,以平靖關、武勝關與河南連界,自古為南北交通要衝,素有"鄂北門戶"之稱。地跨東徑113°31′-114°07′,北緯31°23′-32°05′。北與河南省信陽縣毗鄰,東鄰大悟縣,南接孝昌縣、安陸市,西連隨州市曾都區。
地貌
廣水市地處桐柏山脈南麓、大別山脈西端,屬低山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自北而南,山地、丘陵、崗 地、沿河小塊平原,依次分布。山地占總面積的30.1%,丘陵占67.4%,平原占2.5%。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東北部,一般坡度為30°至45°,最高處大貴山海拔907.8米,相對高差在300至500米之間。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及東南部,海拔一般在100米上下,坡度一般在15°左右。小塊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南及東南部,海拔一般在50米左右,最低處平林市水河床海拔37米,地勢以鄂豫邊界為脊干,以低山為屏障,丘陵崗地主體,由北向南逐漸傾斜,經橫坡河的切割,形成嶺谷平行並列的地貌景觀。
氣候
廣水市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適中,冬干夏雨,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16℃之間,北部為13-14℃ , 中部為14-15℃,南部為15-16℃,南北溫差2℃。一年中,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2.3℃;最熱多在7月,月平均氣溫27.9℃。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76年1月30日,為-16℃;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59年8月23日,為41.6℃。平均無霜期在201至240天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940至1040毫米之間。極端降水最多年出現在1980年,年降水量13303毫米,最少年出現在1978年,年降水量 497.7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083小時,最多年份在1978年,為2300 小最少年在1982年,為1713小時。
山脈
境內山脈分屬桐柏山脈和大別山脈,因受地質構造控制和河流切割影響,呈北西一南東走向和北東一南西走向,可分為四個支脈,屬桐柏山脈的有四望山支脈、大貴山支脈和中華山支脈,屬大別山脈的有光頭山支脈。四望山支脈主要山峰有二妹山、偏頭山、大頭山(與曾都連界)、瞞箭垛、禹嶺崗、四望山、把齒岩(與河南信陽連界),以及應山河以西,境內損水流域和飛沙河流域諸山;大貴山支脈主要山峰有蝦子嶺、荒田坪、興旺寨、韭菜坡(與河南信陽連界),以及大貴山、蘆茅寨、打鑼包、黃土寨等小河流域諸山;中華山支脈主要山峰有牛脊山(與河南信陽連界)、中華山、擂鼓台、觀音頂、刀把石、空山等應山河與廣水河之間諸山;光頭山支脈主要山峰有光頭山(廣水與大悟、河南信陽三縣市界山、廣水河發源地)、老屋基、雞公山、望父牆(與河南信陽連界),以及香爐峰、 娘娘頂、萬泉寨等(與大悟縣連界),廣水河與大悟縣境灌水主幹之間諸山。
水系
境內河流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獅河、損水、 攝水三大水系。北部以飛沙河、小河為主幹,由南向北經河南信陽境內獅河匯入淮河;西部以櫻水(吳店河)、徐家河為主幹,由北向西南流入混水匯入長江 ;中部和東部以應山河、廣水河為主幹,由北向東南流入孝昌縣境內渥水匯入長江。[4]
自然資源
土地
廣水市土地總面積264517.7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0686.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5.4%;園地12553公頃, 占0.5%;林地95222.6公頃,占36%;草地1033.8公頃,占0.4%。城鎮農村居民及獨立工礦用地14159.8公頃,占5.3%。交通用地1603公頃,占0.6%;水域26108公頃,占9.9%。難利用土地84447.9公頃,占31.9% 。
礦產
廣水市已查明的礦產有32種,礦產地47處,探明儲量的有11種。優勢礦產為:重稀土釔、花崗岩、白雲岩、高嶺土、礦泉水、螢石、石墨、磷、大理石、滑石等。尤其以重稀土紀、花崗岩、白雲石、高嶺土、礦泉水為本市重要礦產。
水利
廣水市境內河流分屬長江、淮河流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337條,總長2418.5公里,均屬間歇性河流,總流域面積2434.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92%。境內地表水資源,主要為大氣降水產生的地表徑流。年平均降水量990毫米,平均徑流深351.6毫米,平均地表徑流量9.3億立方米。在時空分布上,降水量集中在5至8月。在地理分布上,降水量東部多於西部。在氣候成因上,豐水年十年一遇,枯水年五年一遇。境內地下水資源貧乏,為無統一地下水體的貧水區,地下水量為2726萬立方米。因地表為丘陵地帶,分布極不均勻,雖部分低洼地區有地下水,但水位低,儲量小,對農田灌溉無開發價值。
動物
野生動物有一百餘種,其中獸類有野豬飛野山羊、野兔、金錢豹、豹貓、草狐、果子狸、黃鼠狼、紡狼、豬灌、狗 灌、刺渭、水獗、松鼠等。禽類有雉雞、斑鳥、烏鴉、喜鵲、啄木鳥、翠鳥、八哥、秧雞、杜鵲、白鶴、自鶯、黃鶯、山雀、錦雞等。爬行類有龜、鱉、蛇等。兩棲類有皖、青蛙、瞻除等。節肢類有蝦、河蟹、蠅、蟆蛤等。蟲類有蜜蜂、蠶、蝴蝶等。其中,大規、水獗、老鷹、貓頭鷹、穿山甲、自鶯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家禽家畜主要有豬、牛、羊、驢、狗、貓、兔、雞、鴨、鵝、鴿等。
植物
木本植物共有65 科147屬355種,竹類3 種。主要用材樹種有馬尾松、柳杉、杉木、側柏、大葉朴、小葉朴、小葉棒、樺樹、翼榆、酸棗、栓皮柏、麻標、錐標、青岡標、鍛樹、毛 棘、泡桐及桂竹等。主要經濟樹種有杜仲、桃、李、杏、柿、砂 梨、蘋果、山植、油茶、青茶、中華捕。猴桃、油桐、烏柏等。屬國家二類重點保護樹種有香果樹、杜仲。屬國家三類重點保護樹種有銀杏、牛鼻栓、川桂、自玉蘭、凹葉厚朴、青檀、三尖杉、中 國粗桂、毛才味、大血藤。草本植物更為豐富,僅藥用植物就6類195科514種,主要有生地、菊花、麥冬、獲苓、南沙參、柴胡、連翹、毛植、半枝蓮、蒼朮、魚腥草、半邊蓮、夏枯草、金銀 花、射干、桔梗、絞股蘭、細梗胡枝子等。 野生牧草300餘種。花卉100餘種。食用菌類有香菇、白木耳、黑木耳、平菇、蘑菇、松菌等。主要農作物有稻穀、小麥、大麥、棉花、油菜、花生、芝麻、豆類、薯類、大蒜、蔬菜、麻類、煙葉等。
區域人口
廣水市在原始社會已有人類居住。自秦至南北朝劉宋歷數百年後境內才有縣的建置,又被視為"邊縣"、"窮邑"。至唐宋始趨繁榮,但經宋元長期戰亂,加之瘟疫蔓延,境內幾無人煙。至明洪武年間,雖有移民遷入,境內戶不足干,人不滿萬。據舊志記載,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廣水縣960戶,6415人。至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也只1551戶26355人。清代社會有較長時間的安定環境,人口增長較快,至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境內已達74441戶449710人。
民國年間,社會長期動亂,兵災、匪患、荒旱連年,民不聊生,人口呈下降趨勢。至1949年境內人口374852人。
1955 年突破40萬,6年時間,年遞增5000人。1964年突破50萬,9年時間,年遞增11000人。1957年是歷史上第一個人口出生高峰年,年增人口18000人,自然增長率31.1% 。1960年是人口出生低谷年,年減人口3400人。但1961年、1962年人口迅速回升,年遞增人口20000人。1971年突破60萬,7年時間,年遞增人口1400人。1968年為歷史上第二個人口出生高峰年,年增人口17000人,自然增長率32.59%。1981年突破70萬,10年時間,年遞增10000人。1989年,突破80萬。8年時間,年遞增人口12000人。1996年接近90萬人,7年時間年遞增人口14000人。其間,1988年至1991年4年期間年遞增人口達20000人,1992 年後降到12000人,1994年至1996年降至8000人。1997年總人口為904312人。1998年總人口為910328人。1999年,總人口916700萬人。2000年,總人口為879216人。2001年,總人口889156人。
2009年,廣水市常住人口人口93萬。境內少數民族共有回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白族、壯族、維吾爾族、布依族、低族、拉枯族、藏族等12個少數民族,以回族居多。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6.37萬人,比上年增加0.15萬人。城鎮化率45.5%,比2013年提高1.64個百分點。2014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2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7‰。全市出生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21.02。2014年末戶籍總人口94.85萬人,比上年略增,其中男性48.62萬人,女性46.23萬人;農業人口78.69萬人,非農人口16.16萬人。[5]
區域經濟
綜述
2013年,廣水市生產總值211億元,增長11.5%。
201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04億元,增長9.6%。
第一產業
廣水工業形成以精品捲菸、造紙包裝、機械製造、新型建材、醫藥化工、食品加工等六大產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有60多種產品榮獲國家和湖北省級創優、創新獎;農業形成了糧食、畜禽、水產、蔬菜、食用菌、林果茶等六大產業為主體的農業經濟特色,是中國糧食大縣、商品牛和養蜂基地,湖北省重要的烤煙、蒜苔(砣)、銀魚、生豬出口基地。
在機械製造業建設中,中國風機製造基地廣水市是湖北省風機製造科研開發的重要基地,湖北三峰風機、雙劍風機、山力風機等6家企業總資產2億元以上,技術水平在國內風機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產品暢銷全國,並已出口到歐洲和中東地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0%。
食品加工業方面,水果、蔬菜、吉陽大蒜、珍稀食用菌、中藥材、蓴菜、銀魚、鱷魚、黃牛等綠色農產品是國家、省級生產基地。
在醫藥、化工業方面,(中美合資)湖北同濟奔達鄂北製藥有限公司、湖北吉達藥業有限公司、民族化工公司是廣水市初具規模的現代化醫藥、化工企業,發揮現有130多個藥品批號和乳酸加工專利產品的優勢,擴大中藥材GAP示範種植基地,新引進、研製開發中醫藥新品種8-10個。
在造紙包裝業方面,廣水市已成為湖北省再生紙生產基地,湖北廣彩印刷、中山造紙包裝、武勝紙業、金利包裝公司等造紙、印刷、包裝企業,年生產能力已達3億多元。
發展新型建材業,廣水市現有湖北永陽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廣大麗固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等8家骨幹建材企業,要大力引進高新技術和高素質人才,開發新產品,引進資金新建GRC板材、內外牆環保塗料、地板漆、水泥壓力輸水管、加氣混凝土砌塊、石材為主的新型建材企業。
外貿加工產業,培育廣水服裝、科威燭業、茂全制帽等產品出口型企業,鼓勵"三來一補"外資企業落戶廣水,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外貿出口。
2013年,廣水市加大抗旱資金投入,提水調水9000多萬方,組織打井700餘口,引導改種補種 8萬餘畝,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3家、隨州市級10家,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15家、家庭農場21家,新增省級示範專業合作社4家,新流轉土地2萬畝。推動農業機械化、標準化、品牌化,新增農機2.6萬台套,創建畜禽、水產養殖部級示範場4家、省級11家,獲"三品"認證14個。農民人均純收入9120元,增長 13%。
2014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7.6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種植業26.3億元,增長5.1%;畜牧業14.9億元,增長0.9%;林業2.1億元,增長7.4%;漁業3.3億元,增長4.8%。
2014年糧食播種面積89.2萬畝,增長5.5%。糧食綜合單產471公斤/畝,下降3.7 %。油料播種面積24.2萬畝,下降0.5%。蔬菜播種面積24.7萬畝,增長3.1%。水果種植面積8.2萬畝,增長11.2%。中藥材種植面積0.8萬畝,增長18.1%。
2014年糧食總產量達42萬噸,增長1.6%,連續11年穩定在4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0.3萬噸,增長2%;秋糧產量31.7萬噸,增長1.5%。全年穀物產量39.6萬噸,比上年增產18%。其中,稻穀產量29.4萬噸,比上年增長3%;小麥產量9.2萬噸,增產1%;玉米產量0.97萬噸,減產19.7%。
第二產業
2013年,廣水市爭取企業扶持資金5000餘萬元,爭取縣域經濟調度資金6700萬元,規模工業總產值366億元、增加值94億元,分別增長21.7%、14%。企業整合重組,新誠達收購利成製衣、西隴化工收購杜克化工、泰平再製造收購雷諾鞋業。實施投資過千萬項目78個、過億元32個,已竣工投產45個。新增規模企業32家,總數達198家。推動企業管理、技術、品牌創新,新增管理創新達標企業30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工程技術創新平台1家,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鑑定8件、著名商標3件、名牌產品1件,申報專利100件。
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7家,完成總產值403億元,增長10.11 %,其中農產品加工產值160.3億元,增長21.44%。
第三產業
2013年,廣水市引進資金63億元,其中利用外資2150萬美元;爭取國家項目資金8.6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207億元,增長25%。華鑫冶金二期、廣彩遷建、德潤鋰電池、二妹山風電等一批重點項目進展較快。大力培育市場主體,積極發展旅遊、商貿物流、信息服務業,消費需求日益擴大。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 7503家、限上商貿企業47家,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億元、增長15%。外貿出口再創新高,新增出口企業4家,預計全年外貿出口7000萬美元、增長32%。 財政收入16.6億元,增長18.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億元,增長20.3%。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212億元,較年初淨增31億元,增長17.2%;貸款餘額59.6億元,較年初淨增11.9億元,增長 25%。[6]
社會事業
交通
截至2012年,廣水市交通運輸有鐵路、公路、水路。境內有營運鐵路2條(京廣、武康增二線鐵路)。列養公路420.76公里,等級公路2469.85公里。
廣水市水運航道等級偏低,港口碼頭設施落後。共有通航河流 (府河)1條,通航水庫(徐家河水庫、花山水庫、許家沖水庫、高峰寺水庫)4座,通航總里程122公里,其中季節性通航里程就達106公里,占通航總里程的86.9%。主要作業碼頭有徐家河長嶺、桂花、龍泉、騎龍、肖店、平林等,主要運輸為庫區短途客運和貨物運輸,貨種包括黃砂和農副產品、生產資料等。全市共有主要碼頭29處,年客運量60萬人次,年貨運量20萬噸。
教育
2013年,廣水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入7000多萬元加快標準化建設,學校面貌發生顯著變化,高標準通過全省督導評估。學前教育加快發展,改擴建幼兒園12所,扶貧助學、義務教育學校就餐"一價制"惠及了更多學生。
醫療
2013年,廣水市公立醫院改革平穩推進,合作醫療監管力度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惠及民眾,重大傳染病防控有力,衛生應急"五個一"工程規範化建設經驗全省推廣,市中醫院通過省二級甲等醫院評審,通過湖北省十強疾控先進市驗收。
文化
2013年,廣水市完成 471個20戶以下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群眾性文體活動經常開展。科技科協工作再創佳績,榮獲全省科技創新先進縣市,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科普示範市中期評估驗收。
社會保障
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0元,增長9%。城鎮新增就業4568人,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736人,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6685人,城鄉勞動力就業培訓5000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200萬元,扶持創業 236人。城鄉居民大病醫療實現統籌,"五項保險"參保27.95萬人次。關愛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生活,城鄉低保實現擴面提標,年增加低保金支出672萬元;改擴建農村福利院6所,建成市社會福利中心。為2.3萬名農村適齡婦女免費開展"兩癌"篩查,為1.2萬餘名八十歲老人發放高齡補貼、百歲老人發放長壽補貼,為2200名重度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建成公共租賃房629套,城市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1118套,新增租賃補貼400戶。
201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69元,比上年增加1367元,增長7%。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683元,比上年增長7.8%。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7.4%,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5.43平方米。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3.5元,比上年增加1273元,增長12.2%。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828元,比上年增加750元,比上年增長10.6%。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41.0%,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9.67平方米。[7]
地方特產
花山蓴菜
蓴菜,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蔬菜中的珍品,以嫩莖葉供食用。每100克鮮蓴菜,含蛋白質745毫克,並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膠質,以及氨基酸等。
廣水市花山水庫盛產的蓴菜,經廣水市花山水庫蓴菜廠深加工後,可貯藏。是廣水市出口創匯的重要蔬菜品種之一。
徐家河銀魚
銀魚是淡水魚,長約七至十厘米,體長略圓,細嫩透明,色澤如銀,因而得名。俗稱"麵條魚"。中國廣水是世界銀魚(銀魚科Salangidae的簡稱)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地區。銀魚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均很高,是重要的經濟魚類。
白靈菇
白靈菇是珍稀食藥兩用菌,有"天山神菇"之美稱。2003年,廣水市試種2.5萬袋獲得成功後,2004年,廣水市種植白靈菇450萬袋。廣水市的白靈菇等珍稀菇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吉陽大蒜
吉陽大蒜是廣水市傳統名特優產品,種植歷史悠久,因產於陳巷吉陽山周圍而著稱於世界,年產3萬餘噸。吉陽蒜薹脆嫩、汁多、味辣。吉陽大蒜質優,砣大、皮薄、肉嫩、瓣勻、味辣、營養豐富,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風景名勝
黑洞灣古墓群、龍泉寺、楊漣故居、炎帝神農故里、九口堰紀念館、三潭風景區、九口堰紀念館、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黑龍潭風景區。
著名人物
連舜賓、鄭獬、連南夫、李庭芝、顏木、楊漣、洪起元、聶洗、鄒家尤、聶華桐、任蒙、胡道順、嚴冰、程建寧、曾傳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