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镬耳屋
广东镬耳屋 |
中文名:广东镬耳屋 类型:岭南传统民居 |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镬耳屋,因此亦称"锅耳屋"。[1]
目录
概述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镬耳屋,因此亦称"锅耳屋"。 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镬耳屋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
旅游景区
镬耳屋
镬耳屋是家境殷实的象征,所用材料讲究,而且造工精细。如镬耳屋所用的青砖 ,以警告打磨的水磨青砖为上乘,若非大富之家,是用不起也住不起的。又如屋两边的镬耳,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
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可以看出当时珠三角古居民建筑风格。当时顺德还有一种以蚝壳砌墙的居屋,很有特色,据说冬暖夏凉,间或也有以蚝壳代替青砖建造的镬耳屋。广州市海珠区的黄埔古港和小洲村就有这样的建筑。
六巷
六巷是六条古老巷子的统称——“荣阳首里”、“朱正邸”、“家乐里”、“青云巷”、“居仁里”、“悉里”。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荣阳首里“青石板小巷里,伴随着久经风霜的循上石阶,清一色的“镬耳屋”错落有致,分列两旁。据专家介绍,这里是西城村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石巷。村中年近六旬的文叔告诉记者,六条巷子中的镬耳屋超过30间,不少已有100多年历史,最古老的甚至有300余年。
历史文化
传说故事
相传明朝名满珠三角的太师梁储年老告归,依依不舍的皇帝问老师有何要求。老太师沉吟片刻才讲:希望能整天想到皇上。皇上说,那有什么最好的方法?梁储说:我请求皇上能批准我仿照皇家建筑模样在家乡建一间房子,这样我一抬头就似乎看到皇宫也就马上想到皇上。鉴于梁储曾为自己和自己的父亲担任过老师,更是耿耿无私的大忠臣,这个提议虽对皇家建筑规例有点打“擦边球”的味道,但料他都不敢为非作歹,于是很痛快地批准了梁储这个请求,后来梁太师果然在家乡建造了这种略似皇宫但又具岭南民居特色的镬耳大屋。当然这只是口耳相传的故事,但这种镬耳确实颇像明朝文官的官帽模样,因而残存着明代的建筑与文化信息。当年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享受这种住房优惠,所谓“千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但后来山高皇帝远,这种堂皇沉雄的建筑也就慢慢平民化起来。于是镬耳屋也逐渐散发出一种提醒村中晚辈读书入仕,光宗耀祖的内涵。
另外,因它状若镬耳,且只有大户人家才能享此豪宅,故后人增添出“手抓镬头耳,有得蒸来有得炒,衣食丰足无牵挂”的涵义。它更逐渐融合了衣食丰足和独占鳌头的双重内涵,但说到底也不外寄托着人们对丰裕生活,安足人生的一种纯朴向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剔除故事和猜测,人们一直没对镬耳屋形状构成的内在关键文化原因作深入探究,令它长期处于传说状态。其实,中国山墙分五种,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形状。镬耳为金形山墙,金生水,水克火,具镇火作用。形状原因就在于此。
历史发展
很多人一听到“镬耳屋”三个字都觉得俗不可耐,但正是这种充满家庭况味甚至散发着田埂野草气息的称呼却正好折射出本地人最古朴和单一的理想,那就是将最表层的“民以食为天”思想首先外化为一种凝固具象,至于内里的那种催人奋进,鞭策后辈的文化力量则在长辈拈着手指不紧不慢的述说中逐渐筑成晚辈解读家族昔日历史,奋发超越前贤的一道文化门槛,同时也成为后人走进顺德精神文化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这些古老大屋两侧上高高耸起的封火墙,做成平时乡村灶头炒菜用的大镬耳朵形状,有的甚至做成镬铲一般,最初的功用是阻止火势恶化。因为昔日农村,到处禾秆成堆,蔗壳满目,火势难遏时,清风一吹,也就祸上他人瓦头。因此大多镬耳屋山墙用双层砖砌成,内藏空气层,做到对内隔热散气,对外防火避灾,并且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并祸及邻居,这其实是一种“宁可我下地狱,不可我负他人”的善良深沉人文关怀的直接体现。
至于平时,则可遮挡太阳直射,减少屋内日晒所带来的闷热。当然,天朗气清时,这些高高的镬耳山墙如一双大手将天上清风轻轻招引走进两侧长长窄窄的巷道,清风顺势通过门窗自如灌满屋中。这种聪慧的设计,令屋中主人尽享天然清凉快意。因而,许多人看到镬耳旧宅上那高高窄窄的小窗总替前人“捏一把汗”且深感纳闷,但我们若明白清风的来路和清凉程度也就疑惑冰释。另外,窗户如此窄窄高开,一来防盗,二来有避免“散气”、“漏财”,当然还有避免北风和自我隐蔽的作用。但清风从门窗自然流入,使得家居清凉如水倒是窗户不必大开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