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書法家協會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的前身是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它創建於1963年,1981年更名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1992年改用現名。它不僅是我省歷史上的第一個全省性書法藝術[1]團體,而且是全國成立較早、成績較大的書會之一。創建之初,即與北京、上海的書法組織一起,為活躍60年代的中國書壇作出了重要貢獻。
目錄
發展歷史
創建
我會創建時,會員雖只20餘人,但有14人在1957年的第一次中日書法交流展上露過頭角,創作了全部100件作品中的18件,是一支頗為精幹的隊伍。他們以廣州文化公園為陣地,短短的幾年間,不僅成功舉辦過廣東歷代書法展覽和歷代碑帖展覽,而且舉辦了毛主席詩詞書法篆刻[2]展、王傑日記書法展、援越抗美書法展和日本豐道春海書法展等重大展事,透過星期講座、文史夜學院課堂和書法家各自家中的教學,把書壇搞得如火如荼,不僅開創了我省書法史上的一個黃金時期,而且為廣東書壇培養了一支堅強的後備力量。就是在「文革」時期處於組織癱瘓的環境中,仍組織起1973年、1975年的省展和1977年的省婦女展,這與當初打下的基礎是分不開的。
文革後
「文革」一過,我會工作迅即恢復。1979年第一期書法學習班,招生1700餘人,創辦時間之早、學習人數之多均居全國之冠,在全國書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由1979年至1984年的5年間,參加學習的達6500人(次),其蓬勃興旺,可想而知。在此期間,我會不但成功舉辦了1981年、1983年的省展、1985年的篆刻專題展、舉辦了廣東老書法家作品展、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中外書法家作品展以及與廣西、浙江的聯展,而且積極參與全國第一、二屆大展及第一屆中青展、全國群眾書法大賽、全國職工書展等全國性展覽,並獲得較理想的成績。1984年《嶺南書藝》創刊,既為廣東書法理論建設開闢了陣地,又為推動中國書藝發展作出貢獻。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可以講是廣東書壇的第二個黃金時期。我省的第一屆書代會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召開的。
最新高潮
廣東書協工作的最新高潮當在90年代下半葉至新世紀初。1988年廣東青年書法理論研究會的成立,1990年肇慶、韶關兩次書法理論研討會的召開,1992年第二屆書代會的舉行、與香港人士合作為書協籌集基金、對台灣桃園書協的訪問和定期交流關係的建立、以全省各市中青年骨幹作品調展為主要形式的中青系列展等等,都為我會工作新高潮的到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廣東書協在廣東省委、省文聯的領導下,經過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一定會更加興旺、發達,更加昌盛、繁榮,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更大的勝利!
書代會舉行
在省文聯的關懷下,第三屆書代會於 1997年順利舉行。由於新的書協領導班子更注重團結、務實、開拓、進取,我會工作出現了生機勃發的新局面。首先是對外交流的擴大,與韓國聯展並建立了定期交流關係、再度訪台並擴大與台灣書法界的交往、與北京的聯展、與港澳的聯展、與貴州婦女的聯展、中南五省(區)聯展、與西部六省(區)合辦的七省(區)聯展等等,既促進了相互的切磋、學習,增進了兄弟協會間的友誼,又起到了讓外界了解廣東的作用;其次是抓展覽、促創作,不但建立了省展、省青年展的定期定屆制度,設立了省書法最高獎項「南雅獎」,而且還舉辦了小字扇面展、楹聯展、篆刻展等專題展覽,以青年展系列為主的「朝霞工程」與以金秋展系列為主的「晚霞工程」並舉,既促進了創作,亦增強了書協的凝聚力;再是抓書法教育和理論建設,《書藝》的出版不僅為我省書法理論研究提供了陣地,而且以其優秀質量在全國書壇產生了很大影響。南海、順德等大型理論研討會的召開,每次展覽後必帶理論研討座談的習慣的形成,廣東省書協書法培訓中心的成立等等,都能起到為廣東書法理論研究與創作水平的發展提高推波助瀾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展覽的舉辦,一本又一本作品集和一期又一期《書藝》的出版,一個又一個省外代表團的到來和一個又一個本省代表團的出訪,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第一次被選為中國書協副主席,三名會員擔任了中國書協評審委員,三名會員擔任了中國書協創作委員,還有三名會員分別擔任了中國書協的教育委員、篆刻委員和學術委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已由當初的20餘人發展到今天的1200餘人,這不僅反映出我省書壇的繁榮,展示了廣東書法創作與理論研究的實力,而且標誌着廣東書協在全國地位的迅速提高。這是廣東書壇的真正黃金時期。
視頻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書法藝術本體基本特徵芻議,搜狐,2022-03-18
- ↑ 篆刻不僅是國粹,還是一種精神!,搜狐,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