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氏鎮
平氏鎮位於桐柏縣城西45公里處屬南陽盆地東部邊緣。北鄰312國道,S239線橫貫全境,北與埠江鎮為鄰,南與程灣鄉接壤,東與新集、安棚兩鄉相連,西與唐河縣搭界,地勢除南與西南部為淺山區外,余皆平坦,交通十分便利,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集鎮面積1.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28070畝,其中田11000畝、地17070畝,現有小二類水庫4座、塘堰174口、荒山荒坡7000餘畝、經濟林2400畝、用材林5000畝 。[1]
目錄
概況
平氏鎮位於桐柏縣城西45公里處屬南陽盆地東部邊緣。北鄰312國道,S239線橫貫全境,北與埠江鎮為鄰,南與程灣鄉接壤,東與新集、安棚兩鄉相連,西與唐河縣搭界,地勢除南與西南部為淺山區外,余皆平坦,交通十分
平氏鎮便利,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集鎮面積1.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28070畝,其中田11000畝、地17070畝,現有小二類水庫4座、塘堰174口、荒山荒坡7000餘畝、經濟林2400畝、用材林5000畝。鎮轄12個行政村、13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360人,其中農業人口23649人、非農業人口1711人,鎮直單位20個。[2]
歷史沿革
平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春秋戰國屬楚,西漢始置平氏縣,王莽建新後,改名平善縣,東漢恢復平氏縣。歷經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清代居桐柏四大鎮之首。該鎮是一個富有革命傳統的鄉鎮,1947年12月17日桐柏區委、行署及軍區駐地平氏鎮。李先念、趙紫陽、劉志堅、王宏坤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工作和戰鬥過,現有紅色文化遺址3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是歷史上著名的宛東三大名鎮之一。
經濟
平氏鎮是傳統的平原農業大鎮,常規農業以玉米、小麥和水稻為主,特色農業以中藥材、蔬菜林果和螺旋藻養殖為主,芹菜、蘿蔔和黃酒是該鎮的三大名產,並享譽豫鄂兩省四縣八方。2004年該鎮GDP達到1.49億元,農業產值1.78億元,人均純收入1670元,2000年以來,該鎮立足實際,適時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以蔬菜和中藥材為主的特色產業,止2004年底,蔬菜面積已達到2800畝,其中大棚蔬菜800餘畝,以板藍根、梔子為主的中藥材1500餘畝,林果2600餘畝,其中退耕還林1400餘畝,年特色產業產值2500萬元。被省政府授予「無公害中藥材生產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花生生產基地」之稱號。2005年,鎮黨委書記馬書培、鎮長安鳳輝帶領鎮新一屆領導班子開拓創新、務實重干、拼搏進取,實現了鎮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歷史性新跨越。該鎮該年GDP達到1.78億元,農業產值實現2.03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1897元,是平氏歷史上增長幅度較為明顯的一年。大力實施「富民工程」特色產業增長明顯。新建螺旋藻生態養殖基地2個共500畝、新發展蔬菜面積600畝、中藥材900畝,速生用材林2100畝,以蔬菜、中藥材、速生楊和螺旋藻養殖等為主的特色產業面積達到6500餘畝,產值達到4600萬元。同時,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2005年新發展專業養殖廠15個,畜禽存欄達到12萬隻(頭),出欄18萬隻(頭);認真落實「惠民工程」,農田水利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大力實施以治山整地為主的農建工程,共開挖荒山荒坡6000餘畝,栽植以兩松和梔子為主的綠化樹木近60萬株;高標準水泥硬化10個村鄉村道路16.8公里,處理路基31.6公里;克服夏季洪澇災害的應響,主動出擊,新打機井9眼,修建機電灌站6處,提灌站4處,塘堰清淤68口,修復完善渠系1.2萬米,除險加國庫塘堰壩1500米,摘奪了南陽市農田水利建設「興水杯」和「三星級小城鎮」等榮譽稱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