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太陽日
平太陽日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一種天文計時單位,指平太陽連續兩次上中天所經歷的時間間隔。它以地球自轉周期為基礎,太陽圓面中心連續兩次上中天經歷的時間間隔則稱為真太陽日。由於太陽在天球上的周年視運動不均勻以及太陽周年視運動在黃道上運行而時角在天赤道上計量,真太陽日的長度在不斷變化,最長和最短相差51s,因此不能直接用於計量時間。
實用上,假想天球上一點均勻地沿着天赤道作周年視運動,其運動速度等於太陽在黃道上周年視運動的平均值,該假想點稱為平太陽。
我們知道,地球沿着橢圓形軌道運動的,太陽位於該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因此,在一年中,日地距離不斷改變。根據開普勒第二定律,行星在軌道上運動的方式是它和太陽所聯結的直線在相同時間內所划過的面積相等,可見,地球在軌道上做的是不等速運動,這樣一來,一年之內真太陽日的長度便不斷改變,不易選做計時單位,於是引進平太陽的概念。
天文學上假定由一個太陽(平太陽)在天赤道上(而不是在黃赤道上)作等速運行,其速度等於運行在黃赤道上真太陽的平均速度,這個假想的太陽連續兩次上中天的時間間隔,叫做一個平太陽日,這也相當於把一年中真太陽日的平均稱為平太陽日,並且把1/24平太陽日取為1平太陽時。通常所謂的「日」和「時」,就是平太陽日和平太陽時的簡稱。
時長
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不均勻,又因黃道和天赤道不在同一平面內,所以一年中真太陽日的長短不一樣,用它來計時很不方便。在天文學中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假想有一天體在天球赤道上以勻速由西向東運行;此速度等於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平均速度。這個假想的天體,稱為「平太陽」。
平太陽相繼兩次下中天所經歷的時間(即一年內真太陽日的平均值)叫平太陽日。平太陽日比恆星日約長4分鐘。一平太陽日分為24平太陽小時,一平太陽小時分為60平太陽分,一平太陽分又分為60平太陽秒。這些就是平常所使用的時間單位。
1960 年以前,CIPM(世界度量衡標準會議)以地球自轉為基礎,定義以平均太陽日之86400分之一作為秒定義,即 1秒 = 1/86400 平均太陽日。
然而地球自轉並不穩定,會因其他星體引力的牽引而改變。1960~1967 年 CIPM 改以地球公轉為基礎,定義西元1900年為平均太陽年。秒定義更改為:一秒為平均太陽年之 31556925.9747 分之一。我們在生活中通常使用的是平太陽日,但也有別的太陽日。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