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東鎮南門村
平東鎮南門村隸屬於汕尾市海豐縣平東鎮南門村委,位於平東鎮北部,距離鄉鎮政府約3公里。相鄰自然村有東至橋頭村;北至綿延山巒:西至上新村;南至南門下陂塘村。現村於2000年在原村前面田地重建新村。位於丘陵地帶,地勢西北高南低,主要山嶺有南門山,海拔最高300米。主要河流有吊景河,在村北面角頭,鄉道南門路經過本村。2013~2016年年,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機構評為廣東省衛生文明村;鄉規民約有《南門村村規民約》,於2014年2月14日制定。 2019年12月31日,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1]
中文名: 南門村
地理位置: 平東鎮北部
目錄
歷史沿革
清朝前,屬惠州府海豐縣石塘都南門約。
民國時期,屬海豐縣二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海豐縣二區。
1953年,屬海豐縣公平公社。
1957年,屬海豐縣平東鄉。
1958年,屬海豐縣公平區。
1974年,屬海豐縣平東公社。
1984年,屬海豐縣平東區公所。
1986年,屬海豐縣平東鎮南門村委至今。
地理環境
南門村位於平東鎮北部,距離鄉鎮政府約3公里。相鄰自然村有東至橋頭村;北至綿延山巒:西至上新村;南至南門下陂塘村。現村於2000年在原村前面田地重建新村。位於丘陵地帶,地勢西北高南低,主要山嶺有南門山,海拔最高300米。
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1068人。其中:男性640人,女性428人;60歲以上160人,最年長者年齡99歲,男性;生活主要依靠農業收入的人口有260人;常年在城鎮生活和打工的人口有800人;農村留守兒童18人;海外留學人員1人;實際在村人口268人;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有4人,祖籍本村的華人華僑有1人,主要分布國家或地區馬來西亞。
經濟
傳統經營傳統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蔬菜等,改革開放後,村民大部分外出打工、經商,在村居民以種植水稻、花生為主。現時一半以上的村民打工,從事手工業加工和服務性行業等。在村居民以種植水稻、花生為主,耕地面積在600畝左右,年均農業產值在60萬元以上,村民主要收入來源: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農業生產。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建國前夕,因南門劉姓人居多,為統一村名,經這三個門樓村民商討同意而取名南門村。
姓氏文化
該村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因曾、黃、葉三姓人先是遷此建居,後因遷移他地。隨後劉、謝、廖三姓遷入而形成。曾、黃、葉三姓人先是遷此建居,取名為「長興圍村」。據說,後因人畜不旺,不久便遷移他地。隨後劉、謝、廖三姓遷入,以三姓氏聚落座向設南、西、東三門樓。主要姓氏有3個。第一大姓為劉姓,元朝從福建寧化遷移至廣東五華縣河東賽洞,1730年從五華縣河東賽洞遷移至本地;第二大姓為廖姓,1861年從陸河書村遷移至本地;第三大姓為謝姓,清康熙年間從五華油田遷移至本地。
客家文化
世居民族漢族,世居民係為客家民系,本地通用方言為客家方言。
傳統民居
傳統民居現存50餘座。代表性民居有劉添財老屋,建於20世紀70年代,占地面積100平方米,主要建築特色以土木為材料,牆體以山石加灰土為粘合劑徹成,屋頂以杉木條為棟樑,上面蓋普通紅瓦片,建築方式主要有是三間過二伸手。三間過二伸手是傳統民居的基本建造單元之一,採用「井」字形格局,中心對稱,由相向的兩個一廳二房構成。廳大門居中正開。保存現狀大部分已破損,有人居住。
宗族文化
現存宗祠有2座。主要宗祠為劉氏宗祠,始建於清雍正年間。重修於1968年。占地面積250平方米。主要建築特色以土木為材料,牆體以麻石加灰土為粘合劑徹成,屋頂以木條為棟樑,中橫樑上畫中國結等吉祥圖案。屋頂蓋有琉璃瓦片,祠堂內有圓形石柱,有12棟柱等,棟柱有刻字等。建築設計以「四點金」為布局,其保留明代建築風貌,集青石雕、木雕、泥雕、金漆畫、嵌瓷等古建藝術於一體,仍作宗祠使用。代表性楹聯彭城世澤祿閣家聲,書於清代,現存於劉氏宗祠;代表性匾額太乙重光,書於清雍正年間,現存於劉氏宗祠。
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有場所,始建於明朝年,重建於90年代年。供奉觀音媽祖、十八羅漢等,主要祭祀活動與儀式全村村民統一舉行祭神、演戲、標炮頭等宗教活動,全村村民備上五犧酒禮及金銀寶綻祭祀神靈,舉辦素菜供各界人士吃齋。當地居民一年中參與祭祀活動1次,具體時間為正月初四。
傳統技藝
技藝有虎獅,形成於清至改革開放前年間,過程及特色簡介「虎獅」象徵威武無畏,能驅邪逐妖,滿足民眾迎祥納福,風調雨順的心愿。主要有舞麒麟(虎獅)和舞獅猊,其演繹方式及禮節不盡一致。出獅時平頭(虎叉)開路,神旗隨後,獅爺(獅頭)居中,左右由四名棍師保護。後面是手執紅帖和拿著禮籃的管事、提有姓氏及武館字型大小燈籠的壯漢,緊接著是鼓樂、彩旗、及全班成員(手執刀、尖串、劍、棍、鐵尺、半砍刀、藤牌刀等隊伍)。海豐麒麟舞至今為止還保留傳統的表演方式,通常以農村的曬場、空地為表演場所,首先安放好獅爺(在大鼓前面「丁字草蓆上」),吹樂手及壯士站在虎獅兩邊。開鼓時刻全班成員起立,用大鼓、大鑼、大鈸、大嗩吶、螺號,吹擊「催鼓調」,以震天動地之聲,起壯獅威開場(亦兼「退土」之意)。
風景名勝
南門水庫
南門水庫,位於平東鎮北部,1958年冬開工,1959年春下馬,1969年復建,1970年開始蓄水。集雨面積12平方公里,總庫容1759萬立方米,主壩長127.6米。壩後電站裝機1台250千瓦,二級電站裝機2台500千瓦。
視頻
南門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