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帽带企鹅

帽带企鹅
帽带企鹅原图链接

中文名: 帽带企鹅
学名:Pygoscelis antarctica
分布区域 南极、阿根廷、布维岛、智利
马尔维纳斯群岛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帽带企鹅(学名:Pygoscelis antarctica):最明显的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条纹,像海军军官的帽带,显得威武、刚毅。苏联人称之为“警官企鹅”。[1] 生活在南桑威奇群岛、南极洲、南奥克尼群岛、南设得兰、南乔治亚岛、布韦岛、巴勒尼群岛和彼得一世岛等地的企鹅。其头部下面有一条黑色的纹带,使它们看上去好像在戴着盔帽一般,故又称颊带企鹅,亦因为它们有这些特征,它们成为了最容易被辨认的企鹅之一。它们体长72厘米,成年的南极企鹅平均重约4千克。全球迄今为止共有7,500,000对有繁殖能力的帽带企鹅。主要食物是磷虾、虾和鱼类。

目录

形态特征

 
帽带企鹅原图链接
 
帽带企鹅原图链接

帽带企鹅体长72厘米,平均重约4千克,其头部下面有一条黑色的纹带,使它们看上去好像在戴着盔帽一般,故又称颊带企鹅或帽带企鹅。与同属的阿德利企鹅长得相似,眼圈为白色,头部呈蓝绿色,嘴为黑色,嘴角有细长羽毛,腿短,爪黑。羽毛由黑、白两色组成,它们的头部、背部、尾部、翼背面、下颌为黑色,其余部分均为白色。阿德利企鹅很想像,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他有一条黑色细带围绕在下颚。躯体呈流线型,背披黑色羽毛,腹着白色羽毛,翅膀退化,呈鳍形,羽毛为细管状结构,披针型排列,足瘦腿短,趾间有蹼,尾巴短小,躯体肥胖,大腹便便,行走蹒跚。

栖息环境

鹅栖息在南极洲,活动在在南大西洋海域,还有一小部分生活在新西兰南部。

生活习性

帽带企鹅是最大胆和最具侵略性的企鹅之一。它们的食物包括小型的浅水生活动物、磷虾、小型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的甲壳类动物。它们是岸边的掠食者,常会在浮冰上觅食,当然它们亦偶尔会在远岸的海洋出现。它们喜欢在离自己繁殖地不远的地方掠食。它们主要集中在半夜或正午来潜水觅食,而每一次潜下去一直也不会维持多于一分钟,也鲜少深逾200英尺。跟大部分的企鹅一样,南极企鹅用其鳍状肢划水前进,时速可达32公里。在陆上,南极企鹅以腹着地滑动前进,以脚部和鳍状肢作推进。在攀爬斜坡或离开水面时,它们会用四肢来作推进。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极、阿根廷、布维岛、智利、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旅鸟:澳大利亚、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新西兰、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 - 达库尼亚群岛、南非。
南桑威奇群岛是南极企鹅的主要聚集地,大约有200万只的帽带企鹅在此繁衍生息,这样庞大的数量,几乎占去了所有南极帽带企鹅总数的三分之一。

繁殖方式

在陆地上,帽带企鹅会筑起一个个由石头组成圆形的巢,每次孵约两枚卵,而孵卵则由雄性和雌性轮流进行,为期5至10天。亦会在冰山上进行繁殖。幼企鹅会约35天后孵化,初生时,其背部和腹部分别有灰色和白色的绒毛。幼企鹅在巢中多逗20至30天之后就会离巢。在出生后50至60天后会换毛,换为成体的毛之后就可以出海。
其排卵期为11月下旬,每年夏天通常孵出两只幼企鹅。与其它企鹅优先哺育较强壮的幼仔不同,帽带企鹅同等对待其幼仔。幼企鹅的羽毛在7-8星期后即长丰满。其捕食活动主要在其聚集地附近的海域。尽管其在海上可在白天和晚上觅食,其潜入海水捕食主要集中在午夜和中午。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参考来源

  1. 帽带企鹅概述(附图),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