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常綠鎮位於杭州市富陽區南部,地屬山區,東接蕭山區,南連諸暨市,西鄰湖源鄉,北靠上官鄉、大源鎮。距富陽區中心23.5公里。常綠鎮歷史上稱長春,謂全境遍市竹林、四季翠綠故稱。亦是原中共江南縣委駐地。居民絕大部分姓章。

全鎮山林面積3827公頃,其中竹林面積2600公頃,占全市的十分之一,素有"富陽竹鄉"之稱。山上自然植皮豐富,以竹林為主,松、杉、薪炭林等均有分布。[1]

目錄

鄉鎮介紹

常綠鎮地處富陽區東南部,東接蕭山區,南連諸暨市,西倚湖源、上官鄉,北靠大源鎮。鎮政府駐地大章村,東北距市中心28.5千米。1956年並鄉後始稱常綠。1987年11月,撤鄉建置為常綠鎮,此後建置和轄地一直穩定不變。至2005年底,全鎮轄15個行政村,70個自然村,140個村民小組。

歷史沿革

清康熙年間(1662~1722),轄區為長春鄉。光緒年間(1875~1908),為正南區大源八莊、九莊各一部分。入民國,稱親賢鄉。1950年民主建政時,為親賢、北黃、長春、五雲4鄉。1956年,五雲鄉劃歸諸暨縣,其餘3鄉合併為常綠鄉,因境內竹林遍布,四季常綠,故名。1958年,建立常綠公社。1959年11月,併入上官公社。1961年,恢復常綠公社。1984年3月,撤銷公社建置,復稱常綠鄉。1987年,撤銷常綠鄉,建置常綠鎮。

全鎮總面積49.31平方公里,地勢西北南三面皆高,惟東面較低。西北部層峰疊嶂,怪石嶙峋。白洋尖、石鰍坪、野貓嶺聳於西,大岩山、普恩嶺峙於北。白洋尖主峰海拔875米,為全鎮最高峰。境內山溪較多,歸納為南溪和北溪,分別自南而北和自西南而東北,匯合於大章村南,始稱常綠溪,復去東北,流經蕭山區,注入浦陽江。土壤以紅、黃壤粘土為主,灰土次之,適宜種植稻、麥、油菜、玉米、番薯等農作物。

氣候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溫度16.3度,無霜期210天。全鎮山林面積3827公頃,其中竹林面積2600公頃,占全市的十分之一,素有"富陽竹鄉"之稱。山上自然植皮豐富,以竹林為主,松、杉、薪炭林等均有分布。珍貴野生植物有南方紅豆杉,2003年普查時有百年以上珍稀古樹8株,樹徑10公分以上260餘株,主要分布於雙溪、化山、長佳等村。野生動物時有出沒,種類有穿山甲、野豬、黃麂、野兔、蛇類等。

常綠鎮面積52平方千米,1998年底人口為16942人,鎮人民政府駐地大章村。鎮駐地分為三個行政村,有居民4000多人。全鎮以大章村為中心,向四個方位散落着12個行政村。由於鄰縣差別,居民分別說富陽、諸暨、蕭山的語言,成為富陽語言學上一大特色。[2]

自然資源

作為山區的常綠鎮,毛竹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用於手工造紙。解放前這裡的紙就遠銷到上海、南京、蘇州,聲譽甚高。解放後,也一直是一項最主要的經濟收入。由於造紙原料的創新、機器造紙的崛起和市場競爭的激烈,常綠的手工造紙業受到強有力的衝擊。蠶繭是發展最快的一項副業生產,村民利用低山緩坡廣植桑枝,栽桑養蠶,1994年產蠶繭近百噸。

交通不暢、缺乏資金和人才流失是常綠髮展工業遇到的三大突出問題。因此,常綠鎮的鄉鎮企業一直處於初級階段,得不到很好發展。主要行業有五金、紡織、竹製品加工、彩印、塑料製品、造紙等,由於規模小,就業人員少,勞務輸出成為常綠鎮的一大創收舉措。

有狀元遺風的常綠鎮,民間向來重視教育,1956年就辦起了富陽第二中學。現有小學一所,初中搬至環山中學;全鎮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得到普及。

常綠鎮的交通運輸全靠公路,現已建有經蕭山地域通往富陽、杭州的柏油路,聯結金杭線的雀鳴嶺公路也已打通,但由於是山區公路,需翻山越嶺,路況差,距城市遠,交通仍不夠通暢、便捷。[3]

大事記

1982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6年,批准為革命老區鄉;全鎮普及自來水。

1991年,投資40萬元的雀尾嶺道路改建工程破土動工,於1994年10月竣工。

1992~1994年,全鎮各村普及閉路電視。

1993年,投資55萬元的常綠鎮中學綜合大樓動工興建,1995年竣工。

1994年,投資52.26萬元的醫療大樓動工興建,次年竣工。

1995年,投資35萬元興建北黃完全小學,次年投入使用。

1996~1997年,總投資50萬元的金融大樓建成。

1997年,由富陽市交通局投資10萬元,鎮、村、村民三方集資40萬元興建的北黃柏油公路建成並通車。

1998年,投資66萬元的電力大樓建成並投入使用;投資68萬元的楓桐塢水庫建成;實行殯葬改革,全面推行火化。

經濟建設

常綠鎮是農業鎮,以種植業為主,尤其是山林生產,素占農業主導地位。開闢杉木林基地233公頃,建成林特優產品基地340公頃,主栽品種有茶葉、食用竹、青梅、板栗、雷竹、杜仲等20餘種,達到了糧豐林茂,農業鼎盛程度。

由於農業產業結構和種植業結構調整幅度較大等因素,糧食產量雖漸有下降,但山林基地建設、農田基本建設投入逐年增大,農業的基本面貌有較大改善。至2005年,全鎮已完成改建山塘59個,興建小型水庫8座,修建溪堤堰壩35千米;建成林特產品基地5處,面積75公頃。農業總產值中80%以上產值來自山林產品產值。森林覆蓋率達77.7%,為歷史最好時期。

1991年,工業生產主要有造紙廠、包裝印刷廠、家庭織布業、竹製品加工業等。1998年,全鎮從事竹製品加工業的從業人員達4600多人,加工產品有蠶匾、畚箕、竹籃、竹椅、書架、豆製品加工工具等,竹編花籃是當時聞名於市的手工工藝品,形狀有菱形、圓形、橢圓形、長方形、六角形等十幾種,產品遠銷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年創匯30萬美元,一度成為外貿定點生產基地。後受出口渠道、市場價格等影響,竹製品加工業逐步下降,繼而家庭織布業快速發展,成為全鎮主導產業。

至2005年,全鎮有家庭紡織戶1248戶,其他工業企業23家,從業人員4141人,全為非公有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富陽市村南第二造紙廠1家,生產高級皮紋紙,是全市惟一的產品。全年工業產值中,紡織業產值38500萬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65.4%。

1991年,商業網點有常綠供銷社和常綠糧站,以及各行政村的供銷社代銷店。1992年始實行商貿體制改革,各村代銷店轉為個體經營。1993年,建立集鎮農貿市場,占地面積260平方米,設攤位25個。至2005年底,全鎮有個體工商戶179家,其中"放心店"15家,超市1家,年營業總額1288.8萬元。[4]

全面發展

常綠鎮積極實施生態鎮戰略,按照生態鎮的建設規劃,開發建設常綠鎮。投資200萬元的常綠溪堤護岸、溪邊美化、綠化、溪道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得到基本處理。在集鎮和治溪下游段建造了垃圾箱和垃圾焚燒爐、垃圾填埋場,落實專人進行清理,實行長效管理。保持現有的原生態環境不受破壞,嚴格控制污染源進入常綠。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完善村級體育場所的建設,常綠鎮現已建成正規的水泥地籃球場12個,使常綠鎮真正成為富陽市籃球之鄉。全鎮籃球運動十分普遍,15個行政村及機關、學校都建有籃球場,被杭州市體育局命名為2005年度"杭州市體育強鎮"。有腰鼓隊1支,舞龍隊3支,老年活動室11個,健身場地6處。

鎮內有醫院1家,防保所1家,村衛生室10個。鎮衛生院占地0.38公頃,建築面積1464平方米,設內科、外科、婦產科、骨傷科、牙科等7個科室,設施完善。鎮內有衛生院1家,原防保所併入衛生院,共建村衛生室3個。1996年,鎮衛生院易地興建,投入使用,位於大章村委旁。2005年,全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2萬人,參保率85.20% 。

旅遊

山清水秀的常綠鎮,風景比較著名的有位於大章村西10千米處的石梯。據《富陽地名志》記載"石台四面皆峭壁,如石削成,有石徑自下而上,遠望如天梯,故又名石梯"。由於地勢高,夏天非常涼爽,若加以開發,是理想的避暑度假勝地。龍門壇是常綠的又一處佳景,這裡曲徑通幽,兩旁翠竹掩映,舉目見怪石嶙峋。常綠風景不下十餘處,有一石刺天的石柱,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白石嶺勝景等等。但都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

宋代,章允文(常綠章氏始祖、狀元之子)時任杭州通判,元代,章楊,庫治河(黃河)有功,官至河南布政使;清代,章欽文,因為官清廉,欽命河南省巡撫。蔣忠烈士,常綠鎮木塢村人,曾任浙東抗暴游擊副司令員,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積極組織群眾開展武裝鬥爭。1948年在與敵遭遇戰中犧牲,富陽市人民政府在常綠大門山麓建烈士墓,供後人憑弔。

清代前期時,常綠曾昌盛一時,章村建有規模宏大、名揚百里的宗祠,還有"飲旌純孝"匾額的牌坊及文昌閣等。當時街衢如織,商店鱗次櫛比,乃方圓幾十公里地的聚會集市重鎮。解放初,這裡是富陽最早建立鄉民主政權和組織互助組的地方,是窈口區的區委所在地。

紙糊高照

紙糊高照是常綠鎮大章村流行久遠的一項造型藝術,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現在常三村還有保存。據介紹,高照在常綠大章村已流傳很久。解放以前,每年的正月十二開始豎燈,至十八落燈。常綠高照的特色是蠟燭燈外部用色彩繽紛、圖案精美的紙糊起來,而其他地方的高照是布做的。清時,高照燈作為當地村民鬧元宵的燈舞節目,很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電,高照放在龍燈隊伍前面,既有觀賞功能,又有照明功能 。

常綠紙糊高照由主燈和兩側輔燈組成,主燈由2根長約12米的杉木做成梯子狀,分33層,每層一盞共掛置32盞紙糊蠟燭燈,輔燈是在兩根杉木外側各懸掛28隻紅燈籠。高照頂端是由紙花紮成的花籃。高照未豎起橫扛時,這些花燈懸垂下來各自成盞,狀似游龍;高照豎起時,這些花燈層層排列,接近四層樓房高,儼然像一座燈塔。豎高照時,主燈與輔燈銜接;待高照豎起,懸掛着的紅燈籠迎風搖曳,高照主燈則大放異彩。

撐高照表演,先要將高照與1.5米長的毛竹連接,撐高照人穿一件子彈袋的皮背套,將毛竹插在背套里行走,四周有四人牽制從高照頂端懸垂下來的四根繩索,使高照保持平衡。隨着撐高照人腳步移挪,高照緩緩轉變角度,觀眾在遠處就可以感受到高照的五彩斑斕、萬千氣勢。據村民回憶,撐高照時需要好幾個漢子一起發力,用繩索將高照拉起,另幾個人則固定住高照底端,這樣才能將高照成功豎起。

據考證,常綠的紙糊高照與福建北部的"豎高照"十分類似。大章村的紙糊高照源於何時,沒有明確的記載。據老人回憶,大約是在晚清,與福建建陽的高照出現的時間相距不遠。常綠章氏源自福建浦城,而浦城毗鄰建陽,同屬福建四平市。據現有國內的研究資料表明,高照這一民間藝術僅存在閩北和浙北。章守本老人說,如今即使是福建閩北,也已經見不到高照了。[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