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寺
常寺 |
常寺 舊時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即說話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進行人身攻擊,而冒犯君主或尊親超然的地位。 該詞語出自《淮南子·要略》《顏氏家訓·風操》《蒲劍集·屈原考》等。《公羊傳·閔公元年》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目錄
基本信息
釋義
觸犯忌諱。
摺疊編輯本段出處 《淮南子·要略》
基本解釋
君王或尊親為了顯示威嚴,規定人們說話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寫其名,而以別的字相代替。
例句
1、迴避;避忌。
《淮南子·要略》:"故言道而不明終始,則不知所仿依;言終始而不明天地四時,則不知所避諱。"
唐 張鷟《遊仙窟》:"下官起,諮請曰:'十娘有一思事,亦擬申論,猶自不敢即道,請五嫂處分。'五嫂曰:'但道不須避諱。'"
《醒世姻緣傳》第十九回:"小鴉兒也不消查考,晁大舍也不消掩藏,唐氏也不用避諱。"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三四回:那起小人的嘴有什麼避諱,心順了,說的比菩薩還好;心不順,就貶的連畜生不如。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三回:他是罵他外孫女兒,我才剛也聽見了。這種東西說話再沒有一點道理的,他們懂得什麼避諱。
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三二章:"既然是朋友,說話也就沒有啥的避諱。"
2、謂帝制時代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凡避諱者,皆須得其同訓以代換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稱;厲王名長,琴有修短之目。"
宋 莊季裕《雞肋編》卷下:"而唐馮宿父名子華,及出為華州刺史,乃以避諱不拜。"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塾師教小子道:'書中有數字,須要曉得避諱。'"
郭沫若《蒲劍集·屈原考》:"始皇名政,別人一定要避諱。"
3、修辭學上辭格之一。說話時遇有觸犯忌諱的事物,不直說該事該物,而用旁的話來委婉地表述。
4、指所隱晦的事。東方朔《七諫·謬諫》"恐犯忌而干諱"。
5、在死者名前稱諱,表尊重。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子厚諱宗元"。
6、不願說出或聽到某些會引起不愉快的字眼。例如舊時迷信,行船的人避諱'翻'、'沉'等字眼。
7、迴避。例如:都是自己人,用不着避諱。
起源
一說起源於夏商時期。錢希言在《戲瑕》中提出,避諱之俗夏商時已有之,證據是《山海經》中往往把夏後啟寫作夏後開,這就是夏人避諱的實例。但陳光堅《諱源略說》一文以為,避諱起自夏商的證據不足,《尚書》中對夏商國君的名字,都直書不諱,如《尚書·五子歌》雲:"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黎咸貳。"太康是繼啟之後的帝王,可臣下並不避諱。《山海經》《楚辭》中之所以避啟為開,乃是漢朝人按當時日趨嚴格的諱法,抄書時避漢景帝劉啟諱所致。
一說起源於西周。《左傳·桓公六年》說:"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禮記·檀弓下》也說:"卒哭而諱,生事畢而鬼事始也。"因此,宋代洪邁《容齋三筆·帝王諱名》提出,避諱之制始於周代,但僅在本廟中避諱。生者避諱是很不嚴格的,當時有所謂"讀書不諱"、"臨文不諱"、"不諱嫌名"等,如《詩經·雝》"克昌厥後"以及《詩經·噫嘻》"駿發爾私"中的"昌"、"發",都沒有避諱。
一說起源於春秋時期。清代趙翼《陔余叢考·避諱》主張避諱習俗始於東周。其理由是,晉僖侯名司徒,宋武公名司空,魯獻公名具,魯武公名敖,避諱之風興起後,造成晉廢司徒的官職,宋改司空為司城,魯國改掉具、敖二座山名。他們都出生在西周末年,如果當時已有避諱之俗,為什麼要為他們取那樣的名字呢。陳光堅《諱源略說》也力主避諱之俗起自春秋時期。
避諱之風至唐、宋和清朝,極為盛行。
避諱對象
避諱的對象有四類:
一是帝王,對當代帝王及本朝歷代皇帝之名進行避諱,屬於當時的"國諱"或"公諱"。如在劉秀時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詔門聯中不許有五福臨門四字,為的是避諱順治帝福臨之名。有時甚至還要避諱皇后之名,如呂后名雉,臣子們遇到雉要改稱野雞。
二是諱長官,即下屬要諱長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甚至一些驕橫的官員嚴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諱。陸游編著的《老學庵筆記》記有一故事:一個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屬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寫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燈三天。寫布告的小吏不敢寫燈字,改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笑話。
三是避聖賢,主要指避至聖先師孔子和亞聖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之名,有的還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讀書讀到"丘"字的時候,都應讀成"某"字,同時還得用紅筆在"丘"字上圈一個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從此以後,都要加個耳字旁,改姓"邱"字,並且不許發音為"邱",要讀成"七"字。 於是,天下姓"丘"的,從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來的"丘"字了。
四是避長輩,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諱"或"私諱"。與別人交往時應避對方的長輩之諱,否則極為失禮。唐代詩人李賀之父名晉,"晉"與"進"同音,故李賀一生不能舉進士。《紅樓夢》中林黛玉之母叫賈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讀成米或密。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所以《史記》里,把跟他父親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張孟談",改為"張孟同";"趙談",改為"趙同"。 後來《後漢書》的作者范曄也是如此,因為范曄的父親叫"范泰",所以在《後漢書》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覺地變為"郭太"了;叫"鄭泰"的,也變為"鄭太"了。
又如唐朝的詩人杜甫,父親的名字叫"杜閒",為了避"閒"字的諱,杜甫寫了一輩子的詩,卻沒在詩中用過"閒"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無海棠詩,不名母名也。
又如蘇軾祖父名"序",即諱"序"字,所以蘇洵不寫"序"字。碰到寫"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蘇軾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敘"字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