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帶經而鋤的典故

帶經而鋤的典故,民間故事。[1]

目錄

故事內容 


常林,字伯槐,漢末河內郡溫縣人。他年幼時,就表現出超過常人的機智沉穩。有一次,父親的一位朋友來訪,一進門看見常林,就問:「伯先(常林父親的名字)在家嗎?你這孩子見了長輩怎麼不下拜?」


常林說:「你是客人,應當尊敬,但你當着別人兒子的面直呼其父的名諱,這樣不懂禮貌的人我為什麼要下拜呢?」


別人聽說後,都認為這孩子不平常,以後一定有出息。


後來,常林因家境貧寒,就搬到上黨郡的山野間居住,自己開墾荒地耕種。他非常好學,下地幹活還帶着經書,幹活的間隙,就拿起書來讀,十分用功。


有一年,上黨郡正逢大旱,蝗蟲成災,鄰居的莊稼都被蝗蟲吃光了,惟獨常林的地里未受損失,獲得豐收,他就把所有的鄰居都喊來,把收穫的糧食全都分給眾人。


過了幾年,并州刺史梁習推薦常林及一批賢士任各縣縣令,常林任南和縣令,因政績突出,治理有方,逐步升遷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後一直在朝為宮,直到八十三歲去世。


後來,「帶經而鋤」這一典故,用來稱譽人貧而好學。


註:


原文


常林少單貧,自非手力,不取之於人。性好學,漢末,為諸生,帶經耕鋤。其妻常自擔餉饋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


翻譯


常林年少的時候生活孤苦貧窮,縱然很窮,倘若不是自己親手勞作所得(不會拿),不從別人那裡索取(東西)。天性愛好學習,漢末時成為諸生,(經常)攜帶經書去耕種鋤田。他的妻子常常親自擔着飯菜去送給他吃。常林雖然是農民,但夫妻兩人一直相敬如賓。


參考資料 

  1. 帶經而鋤的典故 兒童故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