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巷子,一縷被凝固的時光(黃平)

《巷子,一縷被凝固的時光》中國當代作家黃平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巷子,一縷被凝固的時光

巷子,如一首難讀懂的古詩,流淌着時代的遺風;巷子,似一縷被凝固的時光,積綻着天地的滄桑。平時,路人總是行色匆匆,一般不走隱形的巷子。故而,巷子更叫人琢磨不透。   

在巷子裡,沒有分明的氣象提醒日月的流逝,定格的時針布滿灰塵,「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直沿襲着。當路人從擁擠不堪的鬧市大街步入巷子時,似乎才體味到巷子的寬鬆和舒緩。早起的晨曦,吱嘎一聲,叩開了小巷人家的大門。勤快的腳步,默默地把小巷打理得井井有條。悠閒的時光,則端着老爸茶坐在斑駁的巷牆上享受溫馨的午後。鄰里之間最純樸的友誼,總是把東房西屋的家常拉成一串串。許多年青人已往外搬,而濃濃的故居情結,硬是把老人的夕陽灑在了永遠的小巷裡。星星還是那顆星星,巷子還是那條巷子,若要說變的話,那就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光蔭荏苒,小孩把猜拳的石頭剪刀布丟在巷子的三道彎里,伴着捉迷藏的嬉戲聲漸漸長大成人。   巷子,是一個記憶深處的符號。如果說大街是一棵大樹杆的話,那么小巷就是無數延伸的小樹枝了。小巷子彎彎曲曲中,又坎坎坷坷。時光老人漫走到這裡,折返不出去,便形成了「死胡同」。然而,絕處逢生也由此變得精彩。那胡同兒,牆壁上長滿苔蘚,寄生着小樹,與牽牛花為伴,閱盡了人世間的蒼涼與繁華,資格倒是老着呢。朱君說,三十年前,他曾來過這座城市。如今,慈祥的巷子還記得他,微笑着向他招手。城區發展快,一環擴一環,又縱橫開出若干條大道來,「路名」挺時尚。但東西南北中,他已辯不清方向。他唯感親切的,乃是老城區中那些枯而不朽的小巷乳名。   

巷子,是一條尋找親人的最佳線索。人世間最難以割捨的,恐怕是親情了。一位九十多歲的老母親,曾在老城區生了一對雙胞胎。因家境貧寒,小兒子送給一對好心的夫婦收養。然而,歲月跌宕,失去了聯繫。思念是痛苦的,但又無法停止。這位老母親為在有生之年看到小兒子一面,攜大兒子一起,在茫茫人海里,開始了尋親之旅。但時過境遷,人已顏老珠黃,許多有價值的線索均化為烏有,無了頭緒。小巷,永存割不斷的愛,扯不斷的情。唯一的辦法,是回到曾經居住的巷子裡探訪知情人,尋根問底,期盼奇蹟出現。這齣尋親記經媒體播出後,感動了蒼天,相信骨肉之情終能了卻這份心愿。   

巷子,總是浮現在凡塵世俗的生活表層。鼓起來的腰包給房東買了私家車,但車到巷前卻無路。古老的人力車永遠在此牽線搭橋,穿越時空。小巷的那層土路面,若挖開看,至少有幾個朝代不同的「活化石」呈現。小巷兩旁的老房祖屋,一些保留着當年騎樓的建築風格,門廊串成街廊,肩並肩緊挨着,好象老者拄着拐杖趔趄走着。一樓漸漸地成了淘金的商鋪,而二樓以上則是四代同堂的窩居。「小食文化」在此演澤得淋漓盡致。匆匆過客常常是走東街過西口穿小巷衝着「小食」而來,或坐板凳上或乾脆站着,品嘗在「大雅之堂」吃不到而又實惠的「美味佳肴」。有些人家做飯還用柴燒,當炊煙裊裊升空時,你這才感覺到陳城舊巷的幽深和僻靜了。每年清明及農曆七月等傳統節日,人們喜歡焚燒冥幣祭神祭祖,但紙灰飛得滿巷都是,讓人感覺移風易俗依然是小巷裡一道難抹的風景。   

巷子「搖身一變」,消逝在城空中。老城區的街巷擁擠不堪,為創造優美的人居環境,常被市政府列為改造對象。印着祖祖輩輩足跡的小巷被塗上「拆」字。接着,工人進場,推土機擺陣,老房舊屋轟然倒地。人們戀戀不捨,卻又欣喜萬分,終於盼到了這一天。從此,小巷的故事,只有滿臉皺紋咧着笑嘴的爺爺奶奶講得最動聽。喜遷新居時,老人家很哲理地對兒孫說:新家園寬暢的路道,可是小巷「進化」而來的喲。   

巷子,是鑲嵌在老城區上的阡陌,耕耘着百姓和諧安逸的日子。巷子,如一幅掛在老牆上早已褪色的水墨畫,似一部被歲月固化了的歷史文獻,讓世人來傳閱。巷子的人生,永遠是從容淡定的,不看風使舵,不奢華擺闊,也不故步自封,而是持知足者常樂的心態,平平淡淡中綻放着真情實意。不少文人墨客為撰寫小巷傳記,在此找到了創作靈感。   

巷子,宛若一件泛着古韻的雕塑,其神態看似靜,其實在思變着,給世人留下了無窮無盡的回味。巷子雖說狹窄修長,但心寬路自寬,是一條被許多街坊認定為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1]

作者簡介

黃平主要從事散文創作,偶寫影評及隨筆等,海口市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居椰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