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城
巴比倫城,外文名:BABYLON,基督教聖經地名。
《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1](含亞蘭文)寫就,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它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2]。
目錄
簡介
Ⅰ 舊約中
位於幼發拉底河邊的城市(現今伊拉克的巴格達以南八十公里),是巴比倫及其王國的政治及宗教中心,巴比倫文明亦建基於此。
a. 名字
希伯來文作 Ba{b[el;因希臘文為 Babylo{n,英譯本把它翻作 Babylon (創十10,十一9例外;參*巴別)。這都譯自巴比倫文 ba^b-ili,複數 ba^b-ila{ni;而巴比倫名又譯自更早的蘇默名 Ka*-dingir-ra,「神的門」。埃及人把名寫作 b-bi-r~ ( = bbr 或 bbl),古波斯阿墾米尼人寫作 babirus%。巴比倫文稿中其他常用的名稱有tin-tir (Ki),「樹的生命」-他們解作「生命的所在」,和e-ki,「河道之地」。耶廿五26,五十一41的示沙克(Ses%ak[)一般認為是巴別(Babel)的暗碼式翻譯(每字母均由希伯來字母倒數同位之字母替代),但亦可能是罕見的舊名 s%es%-ki。
b. 創設
根據創十10,*寧錄創立此城作為他的京都;但巴比倫神話認為是瑪爾杜克神所建的(不然該城的建立只在*巴別〔金字塔廟〕塔建造的有關經文中提及,此外別無記錄)。
c. 歷史
據傳亞加得(Agade)的撒珥根一世(約主前2400)和他的繼承人沙加利沙里(Sharkalisharri)為亞奴尼圖(Anunitum)和阿瑪(Amal)二神建造神廟,並修築廟塔。他們的亞加得城可能就建立在較早期的巴比倫城部分的遺蹟之上。舒爾吉(Shulgi)作吾珥王時(約主前2000)攻擊巴比倫城,此後由吾珥委派的統治者(patensi)管理。到了巴比倫第一王朝展開,亞摩利人掌權,蘇模阿布米(Sumu-abum)作王,重修城牆;漢摩拉比(Hammurapi)和他的後繼者則擴張市域,該城因成為他們領土之城都而盛極一時,直到約主前1595年被赫人推翻為止。經加瑟人(Kassites)統治一個時期後,該城叛變,但數度被擊,尤以約主前1100年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一世(Tiglath-pileser I)的攻擊為甚。巴比倫城一再奮抗謀求獨立,曾有迦勒底的統治者亞巴拉伊丁拿二世(Marduk-apla-iddina II,主前722-710, 703-702)遣使向猶大求助(王下廿12-18)。以賽亞描述該城的下場(賽十三),與亞述王撒珥根二世記述對該城之劫掠,措辭非常接近。為了除去叛軍的主腦,城中一些領袖被放逐到撒瑪利亞,他們把巴比倫本土的神像崇拜也帶了過去(王下十七24-30)。西拿基立立他的兒子為巴比倫城的王,但後者在主前694年被親巴比倫的以攔人所殺。於是西拿基立於主前689年洗劫此城,把神像剷除,務求止息巴比倫民族主義之高漲。他的兒子以撒哈頓則試圖重建這聖城,又將瑪拿西押解此地(代下卅三11),並巴比倫納為附庸市,派兒子蘇瑪蘇模克(S%amas%-s%umukin)管理,該兒子卻與其兄弟*亞述王亞述巴尼帕(Ashurbanipal)相爭。隨後在主前652至648年的戰爭中,巴比倫城被嚴重焚毀,亞述人再度嘗試委任一位本地的領袖甘德藍(Kandalanu)為總督。
亞述帝國的衰落,使迦勒底人拿布波拉撒(Nabopolassar)得以收復巴比倫城,並於主前626年建一新王朝。他的繼位者妥善地延續他重建巴城的工程,尤其他的兒子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王下廿四1)更以自己所重建的大城為炫耀(但四30)。巴比倫軍隊在戰勝猶大國後,就把擄獲的猶太人帶到巴比倫城這個地方。當中有約雅斤;該城的廢墟中發現有石刻,證明他的被擄。與被弄瞎了眼的西底家王一起帶回來,從耶路撒冷奪來的掠物(王下廿五7-13),均存放於城裡的大廟中──也許是瑪爾杜克的神廟。該城後來由阿美瑪爾杜克(Ame{l-Marduk,參*以未米羅達)管治。但以理就在這地方侍候最後一位迦勒底王,就是與拿波尼渡(Nabonidus)一同攝政的*伯沙撒。
正如以賽亞(十四1-23,廿一1-10,四十六1-2,四十七1-5)和耶利米(五十-五十一)所預言,巴比倫終必有敗亡之日而僅餘廢墟(看d)。主前539年十月,古列麾下的波斯人破城而入,伯沙撒被殺(但五30)。唯主要的建築物得以存留,神廟和其神像得王令予以重修。該城從此變為波斯國的一個副都,內有阿墾米尼王宮;管治的情況並無聖經以外的資料可以查究。聖殿的器皿被交給設巴薩(Sheshbazzar),放回耶路撒冷;這事的檔案可能藏於巴比倫城的典籍庫內,到大利烏一世期間被發現出來(拉五16起),導致在巴城中另一批流亡的猶太人響應以斯拉的號召回國(八1) 。一如往昔,巴比倫城是數次叛亂的中心;叛亂者有主前522年的尼丁土比爾(Nidintu-Be{l)和阿拉卡(Araka,主前521),及主前482年的比爾舒曼尼(Bel-shimanni)和沙瑪舍以利巴(Shamash-eriba)。薛西將後者鎮壓,並摧毀該城(主前478)。雖然亞歷山大計劃重建巴比倫城,但工程剛啟他便撒手塵寰。西流古王於主前312年攻陷巴比倫後,在底格里斯河邊另建西流基城為新都。自此巴比倫城(參:原稿)再度破落,失修廢置;唯楔形文字古文件記載,彼勒(Bel)神廟至少繼續存留到主後75年。
d. 遺蹟的探尋
自主前460年哈利卡內瑟斯(Halicarnassus)的希羅多德之後(History 1. 178-188),不少到過巴比倫城的旅客寫下了他們的遊歷記,計有:突底拉的便雅憫(Benjamin of Tudela,十二世紀)、羅沃夫(Rauwolf, 1574)、尼布爾(Niebuhr, 1764)、里奇(C. J. Rich, 1811-21)和克爾波特(Ker Porter, 1818)等。隨後的探尋者用更科學的方法測探遺蹟,繪畫圖則。拉雅德(Layard, 1850)和費雷奴(Fresnel, 1852)作了初步的探索;繼而是高杜威(Koldewey, 1899-1917)領導的德國東方學會(Deutsche Orient-Gesellschaft),在內城作系統的發掘。較近期的有1956至8年的李贊(Lenzen),和1962年開始探究的伊拉克人(工作範圍包括重修和保存寧瑪 [Ninmah] 的神廟)。
探究工程所得,加上超過一萬塊由原地居民在遺址掘磚時尋獲的刻字泥版,可提供相當多資料,讓學者重繪尼布甲尼撒時代的巴比倫城。厚厚一層碎片的覆蓋、歷代以來經常的毀壞與重建、加上幼發拉底河河道的改變和水位的上升,都使我們了解到:早期的城市除零碎部分之外從未出土。
遺址現時有一批零散的土丘(考古據點)。最大的是 Qasr,昔為城堡;Merkes,昔為一市區。北面的 Ba{wil,是尼布甲尼撒的北宮或夏宮。還有Amran ibn ~Ali,昔為瑪爾杜克神廟;另外 Sah]n 是金字塔型廟或廟塔之所在。
城的周圍有一列設計複雜的雙層城牆。外圍長廿七公里;城牆堅固而寬闊,可供戰車在牆頂之上來往,另築有防禦城樓,牆開之處有八道城門。北面有宏偉的伊施他爾(Ishtar)大門,標示出一大條巡行大道;引向南面的城堡、瑪爾杜克神廟以撒基拉(Esagila)、和鄰近的金字塔型廟 Etemenanki。這條鋪砌的路長約920公尺,牆壁飾以瓷磚,旅成120隻獅子(伊舒他爾的象徵)和575隻 mus%rus%s%u ──龍(瑪爾杜克)和牛(彼勒)的混合體,交替的排成一行一行。從這路又分出一條西行的路,跨橋渡過幼發拉底河,將西岸的新城市與舊都連接起來。歷王所大事修築的一些主要宮殿,現時可從城堡內綜合的建築中看到;當中有御殿(五十二乘十七公尺),或許是但以理的時代便使用的。宮殿的東北角有拱形屋頂的遺蹟,高杜威認為是梯田式「空中花園」的支撐;花園是尼布甲尼撒為他的米甸妻子阿美蒂斯(Amytis)建造的,以緬懷她的故鄉。
巴比倫城的廟塔以*巴別塔一名見稱。
城中各區各區中的廟宇有不少細節均已出土,其中有五十三個廟宇已被鑒認。這些區的區名有時會代表整個城市(S%u~ana 〔JCS 23,1970, 頁63〕,Shushan, Tuba, Tintir, Kullab)。由於此城經常被毀,廟中物件已很少留於原位。瑪爾杜克神像原放置於以撒基拉(Esagila)廟內;由於擁有此神像是勝利的標誌,征服者多把它運送到自己的國都去。該城的宗教和文化大致上與*亞述和*巴比倫二地的無異。
Ⅱ 新約中
1. 幼發拉底河邊的巴比倫城,特指以色列人被擄之地巴比倫(太一11-12、17[2];徒七43)。
2. 啟十四8,十八2的「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實是仿照賽廿一9而寫的(參:耶五十一8),但不再指幼發拉底河邊的那城,卻指羅馬城。啟十七9提及的七座山,正好說明這點(再參:啟十六19,十七5,十八10、21)。啟十七的那穿紫衣的大淫婦,在七頭之獸上掌權,額上有奧秘之名「大巴比倫」,乃指羅馬帝國所控制的羅馬城。這帝國的獸的七個頭,不僅象徵羅馬城的七座山,也同時解作七個羅馬的王帝──其中五位可能是亞古士督、提庇留、該猶、革老丟和尼祿,而當時在位的是維斯帕先(啟十七10)。
3. 彼前五13提及一位「在巴比倫、同蒙揀選」的女士(RSV)向受此書信者問安,這極可能指某基督教會。這「巴比倫」曾被認為是幼發拉底河的那城,也有認為是尼羅河邊的一個羅馬軍站(位於開羅);但最好還是把它看作羅馬城。
參考文獻
- ↑ 古希伯來字母的發展與演變,網易,2021-04-11
- ↑ 宗教文化的思想價值,豆丁網,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