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巴哈長老會是巴哈教派管理教務的領導機構。19世紀末由該派創始人巴哈烏拉(1817~1892)創立,國際最高長老會總部設在巴勒斯坦的阿克城。其職責是:主持傳教、制定教法、出版書刊、舉辦教育及社會慈善事業等活動。

目錄

長老會分級

20世紀30年代,隨着巴哈教派在世界各地的廣泛傳播,長老會分為3級:(1)國際性的最高長老會,為該教派的最高領導和權力機構,由9人組成,由各國長老會選舉產生。宣稱長老會成員的權力是由安拉所親授,具有絕對的決定權和裁判權。它由巴哈教派的領袖(總監事)領導,制定教法,任命各國長老會,管理國際教務。(2)國家一級長老會,由該國地方長老會選舉產生,由9人組成,領導和協調地方的教務活動。20世紀80年代,這種國家一級的長老會有130個。(3)地方性的長老會,規定在9人或9人以上的巴哈教徒中,可建立地方長老會,為群眾性宗教社匝組織,80年代共有地方性的長老會26000個左右。國際最高長老會對各國長老會直接行使領導權,各國長老會有獨立管理地方教務的權力。

發展歷程

各級長老會在每年列德旺節(4月21日~5月2日)期間選舉產生。1892年巴哈烏拉逝世後,國際最高長老會由其子阿卜杜·巴哈(1844~1921)和其外孫邵吉·埃芬迪·拉巴尼(1897~1957)相繼行使領導權。1957年拉巴尼去世後,教權承襲再不下傳。從1963年起該教派世界範圍的領導權由各國長老會所選出的最高長老會行使。其活動經費,國際長老會由所屬的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各國及地方長老會由教徒自願捐獻提供。國際長老會總部設有宣教、組織、新聞、出版、電台及慈善等附屬機構,免費向各國信徒贈送宣教書籍和報刊。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宣教中心。 (楊克禮)

長老會

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是基督新教三大流派之一,又稱長老宗、歸正宗加爾文派等,產生於十六世紀的瑞士宗教改革運動[1],後流行於法國、荷蘭蘇格蘭及北美。長老派採取1647年創作的《韋斯敏斯德信仰宣言》作為該會牧師受訓的標準教條。

長老會以加爾文的宗教思想為依據,亦稱加爾文宗,「歸正」為經過改革復歸正確之意。在英語國家裡,該宗因其教政特點又稱長老宗。歸正宗產生於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與安立甘宗和路德宗[2]並稱新教三大主流派別。教會體制上,歸正宗極重視教規,並由長老監督執行。在長老會裡,地方會選出長老,組成由牧師主持的會堂進行管理。在地區一級,由牧師和代表各會堂的長老組成區會進行管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