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工資基金理論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工資基金理論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目錄

名詞解釋

19世紀中葉,隨着生存工資論的日趨沒落,一種新的工資理論——工資基金論開始產生。工資基金理論的代表人物英國古典經濟學家約翰·穆勒(John S·Mill,1806-1873)。工資基金理論是指工人的工資受人口規律支配,工人的工資水平和工人的生活狀況就是隨工人人口的增減而變動,而周而復始的反覆下去,勞動基金,認為勞動貧民的安樂與工資的高低就完全取決於工人的人口數量。該理論的要點是:第一,工資不是由生存資料決定的,而是由資本決定的。第二,在工資基金確定後,工人的工資水平就取決於工人人數的多少。

工資基金理論發現的政策意義是從理論上闡釋了工人工資增長與勞動生產效率之間的關係。

工資基金理論的基本觀點

約翰·穆勒認為,在企業資本總額一定的條件下,工資取決於勞動力人數和用於購買勞動力的資本與其他資本之間的關係;用於支付工資的資本就是短期內難以改變的工資基金。

英國經濟學家納索·威廉·西尼爾在19世紀中期對此理論進行了修改。他將貨幣工資和實際工資劃分開來,並且否認了工資取決於總資本中用於支付工人的部分。他認為,工資應該是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中,分給工人的那一部分。工資基金的數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工人直接或間接生產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效率;另一個是生產這些商品過程中直接或間接僱傭的勞動力數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