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
中文名:工匠精神 外文名:Craftsman’s spirit 主 体:工匠 精神内涵:敬业、精益、专注、创新 |
工匠精神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新词。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国务院常务会新闻通稿中首次使用“品质革命”这一提法。
2016年12月14日,入选《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工匠精神被纳入。[1]
目录
报告原文
(2016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具体内容
政府应该也必须管的,是政策和制度环境的有效供给。针对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次常务会提出:
一是完善市场准入,取消不必要的审批及目录和不合理收费。
二是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
三是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
四是强化监管,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严打假冒伪劣,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发展措施
一要打造改革新高地,复制推广自贸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的成熟改革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三要带头发展新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生态。
四要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
五要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
内容解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建臣表示,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如果说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那么一个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主体的企业,就是民族振兴的动力源泉,是国家财富增加的源泉所在。
中国生产的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其中,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产业规模如此巨大,但却难称制造强国,消费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缺陷日益凸显,品种结构、产品品质、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容回避。
中国正在兴起一个规模可观的中产阶层,其消费需求正从“有”向“优”升级,从温饱向小康转变。当巨大的产业规模不能与庞大的消费群体完全对接,就会出现一方面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理念延伸
2016年12月14日,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工匠精神“入选。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2]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 任何行业、任何人 “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的精神,都可称“工匠精神”。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工匠精神被纳入。[3]
视频
什么才是工匠精神
Skr!超带感的工匠精神,这才是中国气质!
参考资料
- ↑ 李克强在推动一场“品质革命”,凤凰网
- ↑ 读懂了“工匠精神”!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自己升华了…,中国日报中文网
-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