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崖沙燕[1](學名:Riparia riparia)又名灰沙燕,

為燕科燕屬的鳥類,體長約11-14厘米,背羽褐色或砂灰褐色;

胸具灰褐色橫帶,腹與尾下覆羽白毛,尾羽不具白斑。成鳥上體暗灰褐色,

額、腰及尾上覆羽略淡;眼先黑褐;耳羽灰褐;至頸側灰白;灰褐色胸帶完整;

覆及尾下覆羽白毛;兩翅內側飛羽和覆羽與背同色,外側飛羽和覆羽黑褐;

腋羽灰褐色;尾羽黑褐沾棕。兩性同形。虹膜深褐;嘴黑褐;趾灰褐色,

爪褐色。分布於全世界,澳大利亞除外。歐亞大陸的鳥冬季南遷至東南亞及菲律賓。生活於沼澤尤其是有沙灘的河流。營巢於河岸洞穴。

目錄

外形特徵

崖沙燕雌雄羽色相似。上體從頭頂、肩至上背和翅上覆羽深灰褐色

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稍淡呈灰褐色具不甚明顯的白色羽緣。飛羽黑褐色,

內側羽緣較淡。外側2或3枚初級飛羽羽軸亮黑褐色,其餘飛羽羽軸亮栗褐色,

反面全為白色。尾呈淺叉狀,顏色與背同、但較暗,除中夾兩對尾羽外,

其餘尾羽均具不甚明顯的白色羽緣。眼先黑褐色,耳羽灰褐或黑褐色。頦、喉白色或灰白色,

有時此白色擴延到頸側;胸有灰褐色環帶,有的灰褐色胸帶中央部分還雜有灰白色,亦有少數個體胸帶中部向下延伸至上腹中央;

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灰白色,兩脅灰白而沾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灰褐色。

幼鳥羽色與成鳥相似,但背部具較寬的淡色羽緣,頦和喉黃褐色。虹膜深褐色,嘴黑褐色,跗跖灰褐或黑褐色。

生活習性

遷徙:崖沙燕在中國主要為留鳥,僅個別為候鳥,需作遷徙。

每年通常在4月末5月初開始遷來,9月末10月初開始南遷。常呈數十甚至上百隻的大群遷徙。

習性:常成群生活,群體大小多為30-50隻,有時亦見數百隻的大群。

一般不遠離水域、常成群在水面或沼澤地上空飛翔,有時亦見與家燕、金腰燕混群飛翔於空中。

飛行輕快而敏捷,常穿梭般地往返於水面,且邊飛邊叫,但一般不高飛。

休息時亦成群停棲在沙丘、沼澤地或沙灘上,有時亦見停棲於路邊電線上和水稻田中。

食性:崖沙燕主要以昆蟲為食。捕食活動在空中,專門捕食空中飛行性昆蟲,尤其善於捕捉接近地面和水面的低空飛行昆蟲。

所吃食物種類主要有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同翅目、雙翅目和半翅目昆蟲,

此外也吃浮游目昆蟲。其中較為常見的有蚊、蠅、虻、蟻、葉蟬、小甲蟲和蜉蝣。

叫聲:唧喳尖聲。

棲身環境

喜棲於湖泊、泡沼和江河的泥質沙灘或附近的土崖上,主要棲息於溝壑陡壁,山地岩石帶。

生長繁殖

崖沙燕繁殖期5-7月,成群在一起營群巢,通常10多隻至數十隻在一起營巢,

也有上百隻或數百隻在一起營巢的,巢洞一個接一個,彼此挨得很近。

通常營巢於河流或湖泊岸邊沙質懸崖上,由雌雄成鳥輪流在沙質懸崖峭壁上用嘴鑿洞為巢,

巢呈水平坑道狀,深度為0.5-1.3米。有時洞道多少有些彎曲。洞口扁圓或呈橢圓形,

大小直徑為5-10厘米或6-12厘米,平均5.9厘米7.1厘米。洞末端擴大成巢室,其大小為高8-11厘米,

寬10-14厘米。巢即築於室內,淺盆狀。巢材主要有蘆葦莖和葉、枯羊草和鳥類羽毛。

巢的大小為外徑10-13厘米,內徑6-8厘米,深1.5-2.0厘米,高2.0-3.5厘米。

巢洞鑿成一般需13-14天。每窩產卵4-6枚。卵白色、光滑無斑,

大小為12-14毫米或17-12毫米,重1.3-1.9克。孵化期12-13天,育雛期19天。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全世界(除澳大利亞)。歐亞大陸的鳥冬季南遷至東南亞及菲律賓。

分布狀況:地區性常見於各海拔高度有沙灘的河流。

亞種diluta繁殖於中國西北;tibetana於青藏高原;ijimae於中國東北;fokiensis於華中及華東。

所有亞種均南遷越冬,亞種ijimae及fokiensis在華南越冬[2]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

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參考資料

  1. 崖沙燕(附圖),中國自然保護區生物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2. 崖沙燕的地理分布,鳥類_百問中文,
  3.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