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崔偉宏

來自 中國針灸學會 的圖片

崔偉宏,男,聯合國科學院院士[1]、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地球信息科學家;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原秘書長[3],地球信息科學部副主任。 1962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測繪工程學院(技術碩士),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員。2012年4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正式批准崔偉宏研究員為外籍院士。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原秘書長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崔偉宏現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2021年當選聯合國科學院院士

畢業院校----蘇聯莫斯科測繪工程學院

個人成就

崔偉宏研究員曾參加和主持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監控配套系統研究;主持我國第一個基於計算機技術的製圖自動化系列裝置研製,為建立基於數字的空間信息系統創造條件;在面向對象的數據結構和模型的基礎上,深入研究超圖數據結構及應用,提出以特徵為基礎的時空數據概念模型、理論設計及時態地理信息系統的構建;從事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信息化,3S集成技術等創新性研究,從地球信心科學的高度從事全變氣候變化研究以及在數字生態、農業、烤煙生產等方面的應用,在理論和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主編專著五部,發表論文約200篇;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共10次[4];兩次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獲國務院頒發的科學技術突出貢獻榮譽證書及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貢獻:

1、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宇航系列地圖及監控裝置項目的總負責人(1965-1970) 。該項目是為我國人造地球衛星軌道設計、飛行控制、軌道記錄、飛行預報、着陸點選擇服務,包括六種超高精度的特種地圖及大屏幕顯示。經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飛行檢驗,符合設計要求,並應用於遠距離導彈發射,洲際導彈實驗,得到應用部門的好評,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2、我國最早(1970年5月)提出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圖像製圖自動化,獲中科院重大項目立項,積極參加組織和推動項目完成。擔任中國科學院圖像製圖自動化組組長(1970),從調研到具體組織項目的實施,參加圖像製圖自動化系列裝置的頂層設計,組織各參加單位項目論證,協調設計及系統溝通,對接各裝置之間的關係等。歷時7年終於通過鑑定和驗收,完成我國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圖像製圖自動化系列裝置,為後來地理信息系統發展奠定了基礎。

3、最早系統提出區域可持續發展信息系統的理論方法(1992)。負責多項地區和省、市可持續發展決策支持系統研究。提出區域可持續發展信息化內涵、理論和方法、指標體系、數據結構、模型體系以及預測和規劃的方法等。提出了兩種不同類型:發展牽引和診斷決策兩種可持續發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

4、提出了循環經濟信息化的理論框架(2012)。提出了循環經濟信息化的理論框架,包括循環經濟內涵、循環經濟科學基礎理論框架、循環經濟技術支持體系、循環經濟信息化體系、循環經濟信息化基本類型,循環經濟信息化應用範例等。該書循環經濟信息化部份已被國外翻譯成英文和俄文,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重視。

5、國內最早開展"超圖數據結構研究及應用"及出版我國第1部。"空間數據結構研究。"專著。超圖數據結構是法國Bouile教授應歐洲航天研究發展局的要求提出的新一代空間數據結構。在美國工作期間,對超圖數據結構進行深入研究,回國後在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80055)和(49371052)支持下建立了在三維CoBert的基礎上的超圖數據結構和超圖HBDS自動拓撲分析、超圖HBDS目標定向分析及空間層次分析方法,為HBDS從理論走向實用創造了條件。並在此基礎上完成了"空間數據結構研究"的編寫。

社會職務

崔偉宏現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地球信息科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中國投資協會新型產業中心項目部首席科學家,NIPCC(非政府國際組織氣候變化委員會)中國聯絡站主任,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組組長,《中國循環經濟》副主編等職。

獲得榮譽

2021年8月,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UNSTO)公布了53位著名學者為其科學院首批院士,崔偉宏位列其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