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崇禎皇后

崇禎皇后崇禎繼位後立周氏為皇后,冊封田氏、袁氏為貴妃。皇后周氏是蘇州人,後來徙居大興。明熹宗天啟間選入信王府邸。周皇后性情嚴慎,曾經有一次敵寇緊急,她婉轉對崇禎說:「我家在南中還有一處家居。」崇禎再想細問,周皇后就不說了。[1]

目錄

宮廷爭寵

崇禎繼位後立周氏為皇后,冊封田氏、袁氏為貴妃。皇后周氏是蘇州人,後來徙居大興。明熹宗天啟間選入信王府邸。周皇后性情嚴慎,曾經有一次敵寇緊急,她婉轉對崇禎說:「我家在南中還有一處家居。」崇禎再想細問,周皇后就不說了。大概她的意思是避寇南遷,至於其他的政事,周皇后從不參與。

田妃因為受到了崇禎的寵遇,她也自恃絕色而漸漸帶了些驕橫,六宮的妃嬪她從來不正眼相看,就是中宮的周皇后以及位次與她相等的袁貴妃也沒有放入眼裡。周皇后一向性格嚴慎,見到田妃的舉止越來越驕盈,於是決定打擊一下她的氣焰。

一次元旦的時候,戶外天寒地凍,冷風割面而來。田妃循宮中的舊例去坤寧宮朝拜皇后,等到了坤寧宮外面她停車聽候皇后的宣召。不料等了半天,沒有一個人出來,這時寒風差點將她凍成一個冰雕。又過了許久她密問宮監,才知道袁貴妃先她一步去了皇后的坤寧宮,此時周皇后正與袁妃促膝談心,兩個女人湊在一起那是有說不完的閒話,早將田妃忘了個乾淨。

直等到袁妃退出來,田妃才被召進去,周皇后竟然穿起了朝服高坐在御座上接受田妃的跪拜,拜完之後也不與她說話,令她立刻出去。此時的田妃氣得七竅生煙,慚恨交集,恨恨地回到自己的宮裡。

第二天見到了崇禎,田妃立刻淚流滿面,泣訴周皇后對她刻意的糟踐,崇禎聽了心疼不已。於是極力地勸慰,好半天田妃心裡的塊壘才稍稍化解開。

春天的時候上林苑一夜之間綻開了許多花朵,崇禎領着後宮所有的嬪妃去苑裡賞花。田妃見了周皇后,觸動了心裡的傷痕,扭轉了臉不去看她。周皇后又起了無名的怒火,她走到崇禎的面前訴稱田妃無禮。崇禎也假裝沒有聽見,周皇后還站在地上絮絮叨叨說個不停,崇禎早因為田妃的事情將周皇后恨之入骨,此時惹起舊恨,他揮臂將周皇后一下子掄在地上。周皇后撲通一聲仰面跌倒,宮人都急忙上前攙扶起來。周皇后哭泣嗚咽說:「陛下忘了當初為信王時,因魏閹用事而日夜憂慮,只有妾與陛下共歷患難,現在當了皇帝就這樣對待糟糠之人?」說完後自己轉身回到了坤寧宮。崇禎心裡也不是滋味,想起以前孤立無倚的時候與周皇后同歷苦境的一幕幕,對自己的行為也頗後悔。

史料記載

莊烈帝愍皇后周氏,其先蘇州人,徙居大興。天啟中,選入信邸。時神宗劉昭妃攝太后寶,宮中之政悉稟成於熹宗張皇后。故事:宮中選大婚,一後以二貴人陪;中選,則皇太后幕以青紗帕,取金玉跳脫系其臂;不中,即以年月帖子納淑女袖,侑以銀幣遣還。懿安疑後弱,昭妃曰:「今雖弱,後必長大。」因冊為信王妃。帝即位,立為皇后。

<明史 列傳二>

明朝後宮:想當皇后要通過八級考試 在大明一朝,誰想貴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語專業考級那樣,四六八級逐級過關,一直考過「八級」,才有資格母儀天下。據《明史·后妃傳》記載,朱元璋汲取歷朝後宮亂政的教訓,於洪武元年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選上,為防範朝中權臣與後宮勾結,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而且偏重於選擇清貧之家的女子,試圖以此輔佐皇帝去節儉勤政。當然,這不過是一個良好的願望罷了。但明代選后妃的制度卻是十分規範,其過程大致分為「八級」,逐級加以篩選淘汰。

第一級是「海選」。在皇帝屆大婚年齡時,派遣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十三至十六歲之間的良家美少女,從中海選出五千名。這五千人相當於拿到了一張選美「准考證」。皇家則支付若干銀幣作為聘金與路費,令被選少女父母按規定時限送女兒京城應選。

第二級叫初選。這初選得選擇一個大場子,由太監們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後,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這初選便會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級叫複選。一般於初選的第二天,這些初選過關的少女繼續列隊,太監們用十分挑剔的標準,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髮、皮膚,當然也包括「三圍」,只要有一項不合規定,即令「靠邊站」。然後就是讓大家自報門第、姓名、年齡等,以考察音色、儀態,淘汰掉嗓音粗濁、口齒不清、儀態欠雅者。如此又篩掉二千人。

第四級是精選。太監們用尺子細量少女的手足,再讓她們走上幾十步「台步」,看看步姿與風韻。於是,那些腳稍大的,手腕稍粗的,舉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終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宮中繼續參加「考級」。而太監們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號。

第五級是留宮。分頭安排宮中的老宮娥,將美女們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其體檢的嚴格程度不亞於選「航天員」。通過體檢,確定其中的三百人成為入選留宮的宮女。

第六級是晉嬪。這三百名留宮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專員詳細觀察一個月,依據她們的性情言語,判斷是否性格溫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並且賢惠。據此,再篩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動晉級為嬪妃。

第七級是「選三」。所謂「選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從五十人中選出三個供皇帝欽定。這倒有點類似科舉廷試後張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選後為例,當年由太妃劉氏親召五十人,「與之款語,試以書算詩畫諸藝」後選定三人,即皇后張嫣,貴妃王氏、段氏。

第八級是欽定。劉太妃先把張嫣等三人的美態轉告皇帝,熹宗再親自召見三人,直接進行面試。熹宗見着三個姝艷絕倫的美人,真有些左右為難,舉棋不定,便讓趙選侍決斷。趙建議定張嫣,於是欽定張嫣為中宮皇后,王氏封為良妃,段氏封為純妃。是年,張嫣年方十五。

一般「選三」後陪選的兩名美女,都會被封為貴妃,但也有被賜予金銀幣退回家的。如明光宗當太子時選太子妃,劉大姑與郭氏姐妹進入最後一輪角逐,郭氏老大被選為太子妃,其妹與劉大姑落選,賜給金幣後返回家中。據載,這位劉大姑自感身價百倍,回故里後不願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輩子老處女。

令人不無遺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選後制度,選出來的后妃終未能輔佐朱元璋的子孫們,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