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岳阳楼区

岳阳楼区(洞庭秋月)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岳阳楼区位于湖南东北部,岳阳市中心城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濒洞庭湖,北临长江,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总面积464.55平方千米,总人口66.95万人(2015年)。名胜古迹有洞庭湖、南湖公园、岳阳楼、岳州文庙、鲁肃墓等。

全区辖17个街道、1个镇、2个乡:岳阳楼街道、三眼桥街道、吕仙亭街道、金鹗山街道、东茅岭街道、五里牌街道、望岳路街道、城陵矶街道、枫桥湖街道、奇家岭街道、洞庭街道、洛王街道、南湖街道、站前路街道、王家河街道、湖滨街道、求索街道、西塘镇、郭镇乡、康王乡[1](其中,西塘镇、康王乡由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南湖、湖滨、求索3个街道由岳阳南湖风景区管理)。 驻五里牌街道。

目录

历史沿革

县——作为中国基础行政区域,始于春秋时代。秦统一六国后确立了郡县制[2],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县下辖乡、镇。

春秋时,属楚国。楚灭汉水流域的麋子国后,公元前505年,楚昭王谴王孙由于在梅子市(今梅溪乡梅子市村)筑东麋城,迁其遗民于此。后又在岳阳楼一带筑城,驻军监视,称西麋城,是为岳阳建城之始。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孙权派鲁肃镇守巴丘邸阁,筑巴丘城,岳阳正式建城。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建巴陵县,属巴陵郡管辖,城区始称巴陵城。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巴陵郡改为巴州。十一年(591年),改巴州为岳州,仍设巴陵县,巴陵城改称岳州城。元至正24年(1364年),朱元璋攻占岳州,定为岳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岳州路为岳州府。

1913年9月,巴陵县改称岳阳县,辖东南西北中五区,县城设城厢镇。基层设团,每团设团董。团下设街,设街长管理街巷。1930年4月,全县划为9个自治区,区下辖镇,镇下辖团、街,城厢镇属一区管辖。1932年4月,县政府以镇的区域过大,将其它镇撤销,仅保留城厢镇。

1933年2月,取消团、街,编组闾、邻,作为地方自治之基层组织。3至5户为一邻,5邻为一闾,特殊情况则以7邻为一闾,形成区、镇(乡)、闾、邻四级自治组织。1935年3月,实行保甲制,“以原有的四闾编为一保,二邻编为一甲”。

1945年,城厢镇设10保、121甲。1946年后,原第四、第五保合并改为第四保,第六、第七保合并改为第五保,原第八、九、十保分别改为六、七、八保。以后南津港一带划为第九保,因该地居民多系渔民、船民、流动性大,故又称临时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全县调整为5区16乡,城厢镇改为城厢区。全区共分8个保:一保南津港至先锋路,二保乾明寺,三保天岳山,四保金家岭,五保观音阁,六保岳阳楼,七保得胜门,八保五里牌。全区人口24000多人,面积2.2平方千米。

1953年10月,城厢区改为城厢镇。1955年9月,城厢镇将城区7个居委会划小,按街道划为25个街道居委会;城郊居委会则划分成白水、菜园头、得胜门、马壕、九华山等5个城郊居委会;211工厂(今3517厂)家属区成立剪刀池居委会,共计31个居委会。1955年下半年,城郊的5个居委会改为5个初级农业合作杜,仍属城厢镇管辖。

1956年6月,城厢镇将原有的25个街道居委会合并成7个,加上剪刀池居委会仍为8个居委会;水上居委会改为水上乡,脱离城厢镇。1957年底,城厢镇下辖望城、金鸡、五里、得胜、南井、汴洲,岳城7个高级合作社;复将水上乡划归城厢镇管辖,下辖湘湖、君山、城陵矶、月山、壕沟、西湖6个高级社。城区仍为8个居委会。

1978年2月13日,五里公社的蔡家,奇家、光明、五里、茶山、望城、望岳等7个大队组成北港公社。1981年10月12日,撤销岳阳县,八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岳阳市。辖17个区,其中5个城市区、12个农村区、3个镇、51个公社,下辖44个居委会、731个生产大队。总面积3656平方千米, 967848人。

视频

岳阳楼区 相关视频

岳阳楼Yueyang Tower,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
一分钟认识岳阳楼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