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岫巖滿族民間刺繡

岫巖滿族民間刺繡

岫巖滿族民間刺繡,是指流傳於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滿族群眾中的刺繡藝術,是學習漢族刺繡和中華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產物。以緞織物、紗、粗布為主,如繡花衣、繡花襖、繡花鞋等。刺繡繡法較多,有扎繡緞繡割繡補繡包繡編繡等。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展現了滿族和漢族先民古樸的民風習俗和八旗女人們的智慧。2008年,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目錄

歷史淵源

岫巖滿族自治縣境內分布着滿、漢、回、鮮、蒙、錫伯等十餘個民族,其中滿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岫巖滿族民間文化積澱厚重,傳統民間手工技藝門類繁多,學習漢族先進文化歷史久遠,滿族民間刺繡便是其中之一。

「春季里來柳枝長,大姑娘窗前繡鴛鴦」。在古時候,岫巖滿族少女們不論家貧家富,從十三四歲起就描花樣,繡枕頭頂、袖頭、鞋幫等出嫁用品,誰家姑娘枕頭頂繡得越多越好看就說明這家姑娘手巧,活計好。在清代,刺繡更是深受人們的喜愛,成為滿族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而經久不衰。

滿族女人多是耕織多面手,特別是岫巖的滿族女性,婚前如果不會繡花或扎刺繡,嫁人是很難的,大多數在旗人家都必須讓姑娘婚前學會這門手藝,準備嫁妝。滿族民間刺繡實用性很強,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飾上到處可見,其中以枕頭頂刺繡最為精彩。花樣繁多,代表如意吉祥的枕頭頂,是婚後送給婆婆、小姑、妯娌的最佳禮物。

主要特色

岫巖滿族民間刺繡以緞織物、紗、粗布為主,如繡花衣、繡花襖、繡花鞋等。此外,民間日常生活中的荷包、煙口袋、桌圍子、腰搭子、枕頭頂等物品也都要刺繡一些精美的圖案。因此形成了岫巖滿族民間刺繡的獨特風格。岫巖的滿族民間刺繡繡法較多,有扎繡、緞繡、割繡、補繡、包繡、編繡等。岫巖的滿族民間刺繡題材上,大都打下了深深的時代印記,或觸景生情,或借物言志;手法上不拘一格,或粗獷豪放或細膩樸實;針法上行雲流水,針行龍蛇,套針、搶針、亂針、長針各顯其能,鎖針、花針、扎針、納針結合併舉,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岫巖地區的滿族民間刺繡吸收了中原蘇繡、蜀繡、汀繡、廣繡幾大名繡之長。以紗或緞織物為主,家織布、青、白布次之。刺繡題材花樣繁多,或呼應對仗,保證立意的完整,或左繡青龍,右繡白虎,或用割繡法使左右的完全一樣。造型、構圖非常講究,延續了中國傳統的「層層剝皮,疏密相間,疏能跑馬,密不透風」的民間構圖法則,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展現了滿族先民古樸的民風習俗和八旗女人們的智慧。

主要技法

岫巖的滿族民間刺繡方法分類比較特殊,一般地以民間習慣稱呼、叫法為準,有以下幾種,一是扎繡,亦稱納繡、戳繡、納紗,這種方法一般是在白紗、絲網之類上的面料上進行的,二是緞繡,這實際上是以面料界定方法的,因為是使用五彩線在緞面布料上刺繡的而稱緞繡,三是割繡,這種方法使用的面料要厚挺一些,把兩個繡品面緊貼一起固定在畫繃上,繡好後用刀從兩枕頂中間將線均勻割形,成兩個完全一樣的繡品,四是補繡,也稱貼繡,用剪子剪成各種色彩的圖案然後用針補、繡在面料上。五是包繡,也稱墊繡,用厚布或紙樣剪成所需圖形,以針能刺透為宜,繡在枕頂上,六是編繡,用長針、大針碼在面料上編繡所需圖案。此外,還有滾繡拉繡燙繡等。

傳承情況

舊時,岫巖女人都要在十七歲上「撐子」(也稱掙子、繃子),婚前學會刺繡的手藝,免的被人瞧不起,以至於嫁不出去,婚後帶着自己繡的枕頂等繡品做嫁妝送給婆婆、大姑姐、妯娌做見面禮,所以70歲以上的女人大都是滿族刺繡的行家裡手。岫巖從事滿族民間刺繡的基本上是在旗女人,可謂刺繡的「母系社會」,到21世紀初已傳承了八代。但在隨着社會發展,人民生活中繡品的使用越來越少,這也意味着滿族民間刺繡特別是民間枕頂刺繡這項古老的工藝也將隨之漸行漸遠。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序號:856

遺產編號: Ⅶ-80

項目名稱:滿族刺繡(岫巖滿族民間刺繡)

申報單位: 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岫巖滿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岫巖滿族民間刺繡」項目保護單位資格。[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