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岩松鼠

中文名: 岩松鼠
英文名: David’s rock squirrel
拉丁学名:Sciurotamias davidianus
别 称: 扫毛子、石老鼠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
门 纲:哺乳纲
目:啮齿目
科:松鼠科
亚 科:松鼠亚科
属: 岩松鼠属
种: 岩松鼠
分布区域: 中国
天 敌: 猫、猫头鹰、老鹰和蛇等
主要危害作物:对干果和农田等生产为害
命名者及年代: Milne-Edwards、1867

岩松鼠(学名:Sciurotamias davidianus),别称扫毛子、石老鼠,属啮齿目松鼠科,是中国特有物种。岩松鼠体型中等,体长约210mm。尾长短于体长,但超过体长之半。尾毛蓬松而较背毛稀疏,全身由头至尾基及尾梢均为灰黑黄色。背毛基灰色,毛尖浅黄色,中间混有一定数量的全黑色针毛。

岩松鼠昼行性,营地栖生活,在岩石缝隙中穴屠筑巢,性机警,胆大,多栖息于山地、丘陵多岩石或裸岩等地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果树林、灌木林等较开阔而不很郁闭的生境。岩松鼠每年繁殖1次,每胎可产2~5仔,最多8仔。

岩松鼠已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1]

目录

形态特征

岩松鼠体型中等,体长约210mm。尾长短于体长,但超过体长之半。尾毛蓬松而较背毛稀疏。前足掌指垫3个,掌垫2个。后足不具跖骨垫,趾垫4个。雌性乳头3对,胸部1对,鼠鼷部2对。口腔内具颊囊。

前足第2~5指发达;第1指退化,仅保留一甲状突起。后足5趾。爪均正常。

岩松鼠全身由头至尾基及尾梢均为灰黑黄色。背毛基灰色,毛尖浅黄色,中间混有一定数量的全黑色针毛。腹毛较背毛稀、软,毛基亦灰色,毛尖黄白色。眼周毛白色,形成细的白眼圈。耳后毛白色,下颌毛白色,须黑色。吻端至眼并后达耳廓毛色带黄,隐约如一条黄纹。头部其他部分较背毛色深。尾毛色似背毛白而较长和蓬松。尾毛尖白色,尾上卷时,形成两道白边,很易识别。

岩松鼠头骨长椭圆形,较光滑。吻短而宽,鼻骨似长方形,后缘达颧弓前缘。眶间部平宽,眶上突尖出,眶间无嵴。后头圆滑,颧弓平直。腭孔小,位于腭部前端。腭骨后端与臼齿后缘齐平或接近。听泡发达,下颌骨粗壮。
岩松鼠上门齿平宽。前臼齿2枚,臼齿4枚。臼齿内侧咀嚼面平,外侧具2横嵴。第1枚上前臼齿极小,单尖,位于第2上前臼齿的内侧且低于第2上前臼齿。下门齿细长,下前臼齿1枚。下臼齿3枚,第1枚下臼齿最小,依次渐大。

栖息环境

岩松鼠是半树栖和半地栖的松鼠,多栖息于山地、丘陵多岩石或裸岩等地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果树林(核桃、栗等干果)、灌木林等较开阔而不很郁闭的生境,在海拔较高和林木非常茂密之处几乎见不到它们的踪迹。

生活习性

岩松鼠昼行性,营地栖生活,在岩石缝隙中穴屠筑巢,性机警,胆大,常见其进入山区民宅院。遇到惊扰后,迅速逃离,奔跑一段后常停下回头观望。攀爬能力强,在悬崖、裸岩、石坎等多岩石地区活动自如。清晨活动时常发出单调而连续的嘹亮叫声。

岩松鼠喜食带油性的干果,如油松松子、核桃楸果实、核桃、山杏、栗等都是其最喜食的食物,能窃食谷物等农作物。有贮食习性,将干果存于树洞等处,一只岩松鼠可能有多个贮食的地点。

岩松鼠不冬眠,但冬季活动量相对较少,主要在日出之后活动。其天敌主要是食肉的猛禽和猛兽。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岩松鼠通常每年繁殖1次,春季交尾,每胎可产2~5仔,最多8仔。6月间出现幼鼠,秋末为数量高峰期。雄鼠的阴囊从2月下旬至9、10月份均外露。5、6月间阴囊特别膨大。9、10月雌鼠的乳头均已萎缩;说明此时已停止繁殖。寿命为3~12年。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已经被认定为种群密度很大的物种(Smith and Xie 2008),其种群数量趋势未知。

该种种群受到较大的威胁主要是干果林中大量使用的农药。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