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嵐城鎮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地處嵐縣北部,東連順會鄉,南接土峪鄉,西與上明鄉、大蛇頭鄉接壤,北為河口,距嵐縣城約16千米,區域總面積109.28平方千米。

1949年,嵐城鎮境域屬嵐縣第三區;1984年9月,由嵐城公社改為嵐城鎮。 2021年5月,撤銷河口鄉,整建制併入嵐城鎮。以原河口鄉和原嵐城鎮的行政區域為嵐城鎮的行政區域 。截至2018年末,嵐城鎮戶籍人口為12504人。截至2020年6月,嵐城鎮下轄9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城內村。

2018年,嵐城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1]

目錄

建置沿革

1949年,嵐城鎮境域屬嵐縣第三區。

1950年3月,屬嵐縣第一區。

1956年,分屬嵐城、東土峪2個鄉。

1958年,為嵐城公社。

1962年3月,從嵐城公社析出東土峪公社。

1984年9月,嵐城公社改為嵐城鎮。

2021年5月,撤銷河口鄉,整建制併入嵐城鎮。以原河口鄉和原嵐城鎮的行政區域為嵐城鎮的行政區域 。

區劃沿革

1984年9月,嵐城鎮下轄23個行政村。

2002年4月,撤併村組,青灣子併入後黃簽村,郭家溝併入坪上村,王家村、陽坡、東溝併入陽灣村,石咀頭併入鬧沐浴村,馬澗併入正道村,河灣併入東河村,西溝、正溝併入城內村,嵐城鎮下轄14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下轄城內、坪上、獅吼、正道、鬧沐浴、鄧草溝、北關、南關、東河、前莊、馬家莊、陽灣西坡、王家村、東溝、雙井、後黃簽14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嵐城鎮下轄9個行政村:城內村、正道村、北關村、南關村、前莊村、馬家莊村、陽灣村、雙井村、後黃簽村,鎮人民政府駐城內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嵐城鎮地處嵐縣北部,東連順會鄉,南接土峪鄉,西與上明鄉、大蛇頭鄉接壤,北為河口,距嵐縣城約16千米, 區域總面積109.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嵐城鎮地處晉西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分為山地、丘陵溝壑;主要山峰有野雞山,境內最高峰位於青灣子村野雞山,海拔2151米;最低點位於東河村嵐城河河口,海拔1250米。

水文

嵐城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嵐城河1條,從南至北流經境內正道、嵐城、東河等村,長34.5千米。

自然資源

嵐城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錳、水資源等;動物有鹿、麝、豹、野豬、褐馬雞、山雞、野兔等;喬木以油松、落葉松、楊樹、樺林為主,灌木有沙棘、銀喬、毛榛等。2011年,嵐城鎮有耕地4.23萬畝,人均3.3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總人口1258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070人,城鎮化率32.35%;另有流動人口456人。總人口中,男性6417人,占51%;女性6166人,占49%;以漢族為主,達12580人,占99.98%;有彝族3人,占0.02%。2011年,嵐城鎮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3.2‰,人口自然增長率5.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5人。

截至2017年末,嵐城鎮常住人口為11200人。

截至2018年末,嵐城鎮戶籍人口為12504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嵐城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100元。

2018年,嵐城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農業

2011年,嵐城鎮農業總產值為1119萬元,比2010年增長0.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80。嵐城鎮糧食作物以玉米、高粱、馬鈴薯為主。2011年,嵐城鎮生產糧食7500噸,人均596千克,其中玉米2900噸,高粱1800噸,馬鈴薯2800噸。嵐城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嵐城鎮蔬菜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1300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560噸,豆角230噸,茴子白360噸,辣椒120噸,芹菜30噸。嵐城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嵐城鎮生豬飼養量2356頭,年末存欄885頭;羊飼養量3051隻,年末存欄1670隻;家禽飼養量1.67萬羽,上市家禽0.45萬羽。2011年,嵐城鎮生產肉類90.76噸,其中豬肉73.5噸,羊肉17.26噸,禽蛋380噸,畜牧業總產值33.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2011年,嵐城鎮水果種植面積0.019萬畝,產量90噸,主要品種有仁用杏,產量90噸。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有商業網點78個,職工134人。2011年,嵐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44萬元,比2010年增長0.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24萬元,比2010年增長0.13%。

郵電業

2011年,嵐城鎮郵政業務收入為3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1100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有小學10所,在校生682人,專任教師1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33人,專任教師36人,小升初升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2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86人,經營管理人才3人,技能人才39人,農村實用人才96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個,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4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3人。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3%。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廣播喇叭14隻,通響率100%;有中央、省、市、縣等54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6%。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0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2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3張;專業衛生人員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6人。2011年,嵐城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35萬人次。2011年,嵐城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萬人,參合率90%。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9戶,人數55人,支出10.56萬元,比2010年增長33%,月人均160元,比2010年增長3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62戶,人數662人,支出70萬元,比2010年增長33%,月人均88元,比2010年增長3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人,支出0.39萬元,比2010年增長4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0人,支出15.6萬元,比2010年增長33%;農村醫療救助6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65人次,共支出4.3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14人次,支出12.11萬元,比2010年增長185%;救災支出15.4萬元,比2010年增長98.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萬元,比2010年增長3.3%。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8千米,投遞點14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500份、期刊200冊;有固定電話用戶300戶,比2010年減少34戶,電話普及率9.6%,比2010年降低10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戶2500戶,比2010年增長45戶;光纜線路總長達28千米,主幹電纜達28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為5個,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5個,寬帶接入用戶700戶,比2010年增長202戶。[5]

基礎設施

道路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道路鋪裝面積12萬平方米;有橋樑1座,總長度0.05千米。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生活用水量為25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20噸。

供電

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有10千伏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3台;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97%。

水利工程

嵐城鎮境內嵐城水庫位於嵐城北4千米處,緊挨正道村。

交通

嵐城鎮有209國道過境。截至2011年末,嵐城鎮有縣鄉級公路1條,總長3千米。

歷史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嵐城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嵐城麵塑。嵐城麵塑是為紀念傳說中的一位賢孝媳婦而設立的一種紀念形式。2008年,嵐城面供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物古蹟

嵐城鎮古蹟有隋城遺址、宋城遺址、五龍廟等。

隋城遺址位於嵐城鎮北,隋煬帝十年(614年)建。唐高宗武德四年(621年),改為為州城,歷經唐、五代、北宋、延續550餘年。宋城建成後遂廢。今嵐城北門外仍稱東故城、西故城。

宋城遺址位於今嵐城鎮,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始築,為宋、明、清、民國縣城。

龍廟位於嵐城東門外,明洪武年間(1368年至1398年)建;民國十四年(1925年),重修。曾為八路軍120師司令部駐地。[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