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口村
峴口村位於浙江省富陽縣南部的鼉江下游。全村343戶,1116人,其中務工及經商者194人。有24個姓氏,以周、邵、徐、金、孫5姓為主,有824人。峴口多山,有獨山、大山、打石山、五尖山、長山、水面山等44座大小山嶺,總計面積2980餘畝。山中蘊藏着豐富的礦石資源,有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頁岩和紅砂等。隨着經濟發展,1984年由村里投資40餘萬元,在祠堂山腳建造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影劇院,門廳為三層大樓,全院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100平方米,擁有903個座位。峴口村日益成為富春江畔的富裕地區。[1]
目錄
基本信息
峴口村位於浙江省富陽縣南部的鼉江下游。全村343戶,1116人,其中務工及經商者194人。有24個姓氏,以周、邵、徐、金、孫5姓為主,有824人。峴口多山,有獨山、大山、打石山、五尖山、長山、水面山等44座大小山嶺,總計面積2980餘畝。山中蘊藏着豐富的礦石資源,有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頁岩和紅砂等。隨着經濟發展,1984年由村里投資40餘萬元,在祠堂山腳建造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影劇院,擁有903個座位。峴口村日益成為富春江畔的富裕地區。
行政規劃
峴口村位於富陽縣南部的鼉江下游,東臨淥渚江(舊稱鼉江),西依洪家嶺,南與俞家、戚家為鄰,北至謝蓮村。據民國《新登縣誌》記載,曾為新南區峴口鎮。自民國以來,峴口行政區劃屢變,1931年為太平鎮,屬新登縣。1936年為淥川鄉第八保。1949年5月屬淥渚鄉。1950年劃歸雙龍鄉。1955年10月與董灣、謝蓮建立三聯社(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隨新登縣建制撤銷併入富陽縣,屬新登人民公社淥渚管理區。1961年7月為淥渚人民公社峴口大隊。1984年為淥渚鄉峴口村。1985年4月淥渚鄉人民政府遷入村東白墳頭。1987年10月淥渚為建置鎮,峴口成為淥渚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有金家、徐家、邵家、周家和柞州等5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周家。總面積3.4平方公里。1992年,全村343戶,1116人,其中務工及經商者194人。有24個姓氏,以周、邵、徐、金、孫5姓為主,有824人。峴口村的楓家塢口,已成為比較熱鬧的農村商業市場。[2]
經濟發展
農業概況
全村有耕地807畝,水田736.5畝。農業生產以水稻為主,種植柑桔為副。1949年前糧食產量極低,平均每畝不超過300斤。1949年後,水稻實行小株密植,產量提高到畝產800斤。嗣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行科技興農,貫徹土地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迅速增長,每畝年產水稻超過1200斤。
工業發展
1953年,縣地方國營水泥廠創建於峴口對山。初建時僅有30餘工人,手工操作。1970年遷建于楓家塢,稱為富陽水泥廠,隸屬縣工業局。是年始建4幢廠房,職工增至194人。後逐年發展,至1992年,全廠占地面積4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940萬元,已有原料、生料、機窯、成品、設備、電器等車間,有烘乾機、球磨機等生產設備,設施配套完善。全廠職工達387人,其中中級職稱技術人員20人。生產425#、525#普通硅酸鹽水泥,質量達到省優、部優水平。年產值1451.9萬元,創利稅272.9萬元,產品銷往省內外,是富陽縣建材行業的骨幹企業。自1977年至1988年多次獲得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建材工業局授予的先進企業稱號。
至1992年底,村內已有工廠(包括個體與聯戶企業)25家,有水泥、絲綢、服裝、建材、鞋業、皮革、印刷、鋸板等8個行業。其中,鎮辦淥渚水泥廠始建於1982年,廠址峴口打石山。1992年全廠擁有固定資產903萬元,有兩條年產4.4萬噸的生產線。廠房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職工295人。全年生產水泥6萬噸,產值1200萬元,創利稅90萬元。主要產品鼉江牌425#、525#普通硅酸鹽水泥,暢銷全國各地。1988年被評為省優產品。企業也被命名為杭州市明星企業。杭絲聯富陽峴口聯營絲織廠,是村的重點企業。始建於1992年10月,廠址大塢里。廠房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有準備、力織兩個車間。具有織機、打線車、牽經車、倒筒車等生產機械設備,有固定資產160萬元,職工112人。主要產品有真絲、化纖織品,產品銷往杭州及東北三省。
商業貿易
早在民國時期,就有南貨店1家,豆腐店2家,火藥店1家,肉鋪1家,茶室2家,飲食店1家,雜貨店3家,糕點作坊3家,小吃攤3個等17個網點。1950年淥渚供銷社創辦在楓家塢口。1964年淥渚糧站遷入對山。1985年以來,有小百貨、副食品、豆製品、飲食服務、旅社等,商業網點48個,攤商8個。1990年新建淥渚鎮綜合市場,至1992年全場已有農副產品攤位70個。淥渚信用社、工商所、財稅所等管理服務機構相繼建立。峴口村的楓家塢口,已成為比較熱鬧的農村商業市場。
礦業發展
峴口多山,有獨山、大山、打石山、五尖山、長山、水面山等44座大小山嶺,總計面積2980餘畝。山中蘊藏着豐富的礦石資源,有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頁岩和紅砂等。
據地質資料探明,石灰石蘊藏量約有3億噸左右,以每年開採20餘萬噸計,可開採1500年。自明洪武元年(1368)至今,開山採礦,從不停息。石英石開採始於1981年,平均每年開採30000餘噸。經開採軋碎加工後,由外來運輸工人用手扶拖拉機運至打石山碼頭,再由打石山運輸公司以輪拖船運往杭州、上海等地,其中每年有5000餘噸,由峴口村自辦石英砂軋石廠製成石英砂,運往杭州、上海等地。[3]
交通運輸
峴口村水陸交通便利。320國道穿村而過。平均日車流量約5000輛次。全村有貨車2輛,小轎車1輛,手扶拖拉機81輛,三卡和四卡各1輛,摩托車25輛。自行車遍及各家各戶。還有得天獨厚的水路運輸條件,淥渚江繞村東南沿岸,長達375米,江面寬達65米,河床較深,可航行160噸的船隻達富春江。據富陽縣交通局統計,1948~1949年,淥渚江經過峴口村的各種運輸船隻80餘艘,年貨運量達1萬餘噸。富陽縣打石山運輸公司創建於1956年,將當地礦石、黃沙建築材料運往上海、杭州、紹興等地。至1988年底,公司擁有輪船6艘,170多匹馬力,駁船60艘、4800多噸位,還有木輪船1艘。全公司有職工500餘人,年產值達400餘萬元。
公共事業
峴口村的村貌煥然一新。1986年至1992年底,新建造型新穎的住房179幢,建築面積43250平方米。有30%的村民遷入新居。全村道路拓寬。3條主要道路及通向各自然村的路,由村投資40餘萬元,澆成水泥路面,長2000餘米,達8000餘平方米。從杭新公路通向影劇院一段主路,長100米,寬15米,中間還有綠化帶。1991年9月村委會投資12萬元,對村辦企業和村民生活用電線路進行整理改建,成為全縣第一個標準化線路村。峴口村原來僅有1所初級小學,校址邵家祠堂,教員1名,學生30餘人,就讀高小的學生要走4里路到閬塢完全小學。1975年建造二層960平方米的新校舍。現在已有一至六年級5個教學班,教員6名,學生128名,小學普及率達到100%。淥渚鎮衛生院於1986年7月遷入峴口長山腳。新建的衛生院有650平方米,4張病床,10名醫務人員。
隨着經濟發展,1984年由村里投資40餘萬元,在祠堂山腳建造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影劇院,門廳為三層大樓,全院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100平方米,擁有903個座位。1991年10月,又由村集體投資12.5萬元,安裝了有線閉路電視。隨着村民經濟收入的不斷提高,各種家用電器不斷進入家家戶戶。至1992年,全村有電視機260台(其中彩電131台),錄像機6台,收錄機176台,電冰箱、洗衣機日見增多。1992年,人均收入1744元,是1979年的5.8倍,峴口村日益成為富春江畔的富裕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