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門意為寺院正面的樓門,寺院的一般稱呼。過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于山林之間,因此稱山號、設山門。後世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一般有三個門,所以又稱"三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之寺院或僅有一門,也可稱之為三門。

中文名: 山門

拼 音: shān mén

含 義: 墓門道觀或佛寺的外門

目錄

詞義

墓門

《宋書·袁顗傳》:「奈何毀擲先基,自蹈凶戾。山門蕭瑟,松庭誰掃?」

佛寺的外門

唐 李華 《雲母泉》詩:「山門開古寺,石竇含純精。」《水滸傳》第九十回:「﹝ 宋江 等﹞轉到山門外,只聽寺內撞鐘擊鼓,眾僧出來迎接。」 洪深 《青龍潭》第一幕:「 智圓 :『村里人跑來敲山門,我們反而不明白是為了什麼事情呢?』」

指道觀的外門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杜慎卿 ﹞坐轎子一直來到 神樂觀 ,將轎子落在門口,自己步進山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 玄妙觀 ﹞山門外面,有兩家茶館。」1989年《睢縣誌·文化·古建築》:「袁家山(袁可立別業),……昔日,前有山門,中有大殿,後有八卦亭。」

代指寺院

五代 齊己 《送林上人歸永嘉舊居》詩:「東 越 常懸思,山門在 永嘉 。」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僕人順手直東指,道『兀底一座山門!』」《西湖佳話·六橋才跡》:「山僧有一句轉語,學士若答得來便罷,若答不來,便請解下身上系的玉帶,留鎮山門。」

佛學內容

又作『三門』。寺院正面的樓門,為禪剎七堂伽藍之一。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于山中,因此稱山號、設山門。關於『山門』一詞,《法苑珠林》卷三十九有有關荊州河東寺的記事︰『寺開三門兩重七間』。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載︰『西國僧佛陀波利空手來到山門。文殊現老人之身,不許入山。』而於大華嚴寺條載︰『院內大眾相送到三門外,捫淚執手別。』金閣寺條︰『出金閣寺三門,尋嶺向南』等。

禪宗盛行以後,寺院都設有三門。《敕修清規》卷一〈聖節〉(大正48·1113a)︰『啟建之先一日,堂司備榜,張於三門之右及上殿經單俱用黃紙書之。』卷六〈日用軌範〉(大正48·1145c)︰『食罷出寮,不得出三門。』該書並將寺院的開山祖稱為開山,其他寺院稱為諸山,或採用山門作為一寺一山的稱呼。

此外,《釋氏要覽》卷上〈住處〉解釋三門的字義雲(大正54·264a):「凡寺院有開三門者,只有一門亦呼為三門者何也?佛地論雲︰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大宮殿喻法空涅盤也,三解脫門謂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盤人居之故由三門入也。」

寺院的稱呼

寺院正面的樓門。寺院的一般稱呼。因為以前寺院多築于山林之間,故以山門為寺院的別名。這是因為過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于山林之間,因此稱山號、設山門[1] 。後世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一般有三個門,所以又稱"三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之寺院或僅有一門,也可稱之為三門。這三座門常蓋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間的一座蓋成殿堂,叫「山門殿」或「三門殿」。殿內塑兩大金剛力士(屬護法神「天龍八部」)像。金剛力土是手執金剛杵守護佛法的護法神,其形象一般都是面貌雄偉,作忿怒相,頭戴寶冠,上半身裸體,手執金剛杵,兩腳張開。所不同者,只是左像怒顏張口,以金剛杵作打擊之勢;右像忿顏閉口,平托金剛杵,怒目睜視而已。

由山門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殿中間供大肚彌勒菩薩(或天冠彌勒),面朝南。彌勒菩薩的背後,供韋馱菩薩(護法神),面向北。兩尊菩薩背靠背,中間隔板壁。我國漢地一般寺廟供奉的彌勒像為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因傳說為彌勒化身,故後人塑像供奉之。據《高僧傳》記載,布袋和尚為五代梁時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謂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詳。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世傳為彌勒菩薩之應化身。常以杖荷一布袋,見物則乞,故人稱布袋和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載,布袋和尚身材肥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貯於囊中,時人稱為長汀子布袋師。師能示人吉凶,頗能預知時雨。梁貞明二年(916)三月,師將示寂,於岳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