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轮纹病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病菌侵染枝干,多以皮孔为中心,初期出现水渍状的暗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瘤状物。病部与健部之间有较深的裂开,后期病组织干枯并翘起,中央突起处周围出现散生的黑色小粒点。果实进入成熟期陆续发病,发病初期在果面上以皮孔为中心出现圆形、黑至黑褐色小斑,逐渐扩大成轮纹斑。略微凹陷,有的短时间周围有红晕,下面浅层果肉稍微变褐、湿腐。后期外表渗出黄褐色液,烂得快,腐烂时果形不变。整个果烂完后,表面长出粒状小黑点,散状排列。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是初次侵染和连续侵染的主要菌源。于春季开始活动,随风雨传播到枝条和果实上。在果实生长期,病菌均能侵入,其中从落花后的幼果期到8月上旬侵染最多。侵染枝条的病菌,一般从8月份开始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新病斑,翌年病斑继续扩大。果园管理差,树势衰弱,重黏壤土和红黏土,偏酸性土壤上的植株易发病,被害虫严重为害的枝干或果实发病重。[1]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增施基肥、合理灌水、控氮增钾、合理负载、壮树抗病、减少枝干病瘤等,是防治轮纹病的治本措施。冬、夏剪除的病枯枝,及时运出果园烧毁。贮藏期及时剔除病果,防止传染健果。
②药剂防治:一是清除病菌来源。发病初期刮治病瘤、病皮及翘皮,并涂抹50%多菌灵1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200倍液等,杀死病瘤内的潜伏病菌。二是在果树发芽前喷药。全树喷洒50%多菌灵1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40%代森铵水剂400倍液等。三是果实喷药保护。花谢后10天左右开始喷药,到8月下旬至9月中旬喷药结束。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洒50%多菌灵600倍液、50%苯菌灵700~8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7000~8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等。7月中旬以后喷布40%氟硅唑乳油7000~8000倍液+90%乙膦铝600倍液,或多菌灵+乙膦铝600倍液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共喷药3~4次。[2]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