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扁豆
山扁豆 |
為豆科決明屬植物含羞草決明Cassia mimosoides L.,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洗淨曬乾。一年生或多年生半灌木狀草本,高30~45厘米。莖細瘦,多分枝,被短柔毛。
雙數羽狀複葉互生。夏季於葉腋開花,單生或數朵排成短總狀花序,花瓣5,黃色。莢果扁平微彎,稍似扁豆,因而得名,內有種子約20粒。甘、微苦,平。清熱解毒,利尿,通便。
用於腎炎水腫,口渴,咳嗽痰多,習慣性便秘,毒蛇咬傷。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山扁豆
拉丁學名; Cassia mimosoides L.
別稱; 假牛甘、細槓木、水皂角、黃瓜香、雞毛箭。
界; 植物界
種; 山扁豆
形態特徵
亞灌木狀草本,高30~45厘米。莖多分枝,分枝瘦長,斜升或四散,多少被有短柔毛。雙數羽狀複葉,互生,長7.5~10厘米;托葉線形,長尖;小葉25~60對,鐮刀狀錢形,長3~5毫米,少有8毫米,先端短尖。
花梗腋生。單一或數朵排成短總狀花序;萼片5,披針形,先端急尖;花瓣5,黃色,少有長於萼片者;雄蕊10,5長5短,相間而生;雌蕊1,子房線形而扁,花柱內彎,柱頭截形。
莢果條形,扁平,長2.5~5厘米;寬約5毫米,疏被毛。種子16~25粒,深褐色,平滑、光澤。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種子(山扁豆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分布範圍
生於林下山坡間及田野、路旁。分布華北,南延至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台灣等地。產廣東、廣西等地。
乾燥的全株。根細長,鬚根發達,外表棕褐色,質硬,不易折斷。莖多分枝,呈黃褐色或棕褐色,被短柔毛。葉捲曲,下部的葉多脫落,黃棕色至灰綠色,質脆易碎;托葉錐尖。氣微,味淡。以葉多者為佳。
主要價值
【化學成份】:地上部分含正-三十一烷醇(n-hentriacontanol),莖葉含大黃酚(chrysophanol)。
【性味】:甘苦;平;無毒
【歸經】:肝;腎;脾;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健脾利濕,通便。主黃疸,暑熱吐瀉,小兒疳積,水腫,小便不利,習慣性便秘,疔瘡癰腫,毒蛇咬傷
【宜忌】:過量服用引起腹瀉,孕婦多食引起流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8g。外用: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南寧市藥物志》:清熱,消食,生津。治疳積,止煩渴。
2.《廣東中藥》:治勞傷積瘀,內傷咳嗽。
3.《貴州草藥》:清熱消腫,利水通淋。
4.《廣東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積。治毒蛇咬傷。
5.《廣州植物志》:山扁豆,印度有用其根以治胃痙攣。
【摘錄】:《中華本草》
別 名:翼柄決明、翼軸決明、翼柄旃那、翅莢決明、有翅決明、對葉豆、印度黃槐、山扁豆、七金燭台
原產地:衣索匹亞等熱帶地區(或熱帶美洲),台灣於 1909 年由田代安定氏從印度引入,復於 1967 年顧元亮氏從美國引入。
分布:常被種植為庭園觀賞樹。
用 途:
1. 觀賞庭園樹。
2. 行道樹。
3.藥用:
性味:全草:葉:辛、溫。
效用:
全草:袪風燥濕,殺蟲止癢,緩瀉。治皮病,瘡揚腫毒,便秘;種子:治蛔蟲病。
莖:株高 3~5 公尺,直立,具有多數分枝,枝條細長而粗壯,帶有柔毛,幼枝有下垂現象。
葉:大形偶數羽狀複葉,長 40~60 公分,互生,小葉 8~12 對,最下位一對剛好生長於葉軸基部而抱莖,跟其他小葉保持有顯著的距離,其他小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卵形,長 8~12 公分,寬 3.5~4.5 公分,先端鈍或極少數凹頭狀,基部鈍而略不對稱,厚紙質,邊緣帶紅褐色,花後並延伸至葉片的先端;小葉柄短,長 0.2~0.3 公分。
花:花黃色,多數,自花梢頂生,呈總狀花序排列;花序長 50~70 公分(無花部份長 10~20 公分),先呈覆瓦狀排列,後脫落(早落性);花苞尖端褐黃,下部金黃,老化的花苞逐漸由下部脫落,顯露出細緻的花梗,花色艷麗;花梗長 0.8~1.5 公分;萼片帶有橙紅色澤,膜質,5 枚大小形狀相似;花瓣 5 枚多不擴展,略呈兜狀,卵形或長橢圓形,長 1.5~2 公分,先端鈍;2 枚前位雄蕊有大而強彎曲的花葯。花期秋至春天。
果:果實為莢果,長 12~18 公分,寬 2.5 公分,四周有寬闊的翼狀物,成熟時沿着腹縫線開裂,內有種子 50~70 枚;種子菱狀楔形,扁平。
特徵:粗狀直立灌木,幼枝和幼葉有下垂現象,一回羽狀複葉,小葉 8~14 對,最頂端一對最大。秋至春季開花,花序很特別,直立於莖頂,多枝簇集,每枝約 20 公分左右,花冠鮮黃,具脫落性大笣片。莢果有翼,線形,樹姿優美顯眼,花香葉綠,是常見的觀花及觀果植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