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塞(唐朝王昌齡詩作)

山塞(唐朝王昌齡詩作)

王昌齡詩作
圖片來自搜狗網

《出塞》是樂府詩歌的舊題,唐代詩人常用這個題目描寫邊塞生活。這首詩即藉此題寫了唐代戍邊將士的生活情景,表達了對長期戍邊戰士的同情,希望能有像漢朝李廣那樣的大將戍守,使邊境得以安寧。詩的大意說:從秦漢時,明月就照臨着邊境上的古老關塞,至今,這裡仍然還有無數離家萬里的戰士,在這關塞上戍守,不能返還家鄉。只要能有像李廣那樣的將領在這邊界上把守,外來的敵人就不敢來侵犯了。

目錄

原文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 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 陰山。

人物簡介

王昌齡(王江寧,698年—757年),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他早年貧苦,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有「開天聖手」「詩天子」的美譽,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齡北歸,游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孟浩然由於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復發,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還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郊遊,也都有留詩。

天寶三載甲申(744年),四十七歲,在江寧丞任。四月曾因事暫至長安,與辛漸、李白、王維過從。

天寶七載戊子(748年),五十一歲,至此年,官江寧丞前後共八載。此年昌齡乃自江寧丞貶為龍標尉。昌齡自金陵首途赴龍標,基本上是溯江前往,曾順道游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

[1]

參考文獻